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411篇
  免费   10042篇
  国内免费   3276篇
耳鼻咽喉   542篇
儿科学   967篇
妇产科学   546篇
基础医学   4412篇
口腔科学   691篇
临床医学   42221篇
内科学   8794篇
皮肤病学   234篇
神经病学   5274篇
特种医学   265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73篇
外科学   10769篇
综合类   49794篇
预防医学   9490篇
眼科学   2220篇
药学   18494篇
  289篇
中国医学   5630篇
肿瘤学   2696篇
  2024年   1438篇
  2023年   4549篇
  2022年   4539篇
  2021年   5472篇
  2020年   5514篇
  2019年   5204篇
  2018年   2713篇
  2017年   4760篇
  2016年   5585篇
  2015年   5868篇
  2014年   9786篇
  2013年   9710篇
  2012年   12358篇
  2011年   13298篇
  2010年   12016篇
  2009年   11558篇
  2008年   11547篇
  2007年   10188篇
  2006年   9293篇
  2005年   8911篇
  2004年   6984篇
  2003年   5838篇
  2002年   4600篇
  2001年   3800篇
  2000年   2797篇
  1999年   2204篇
  1998年   1905篇
  1997年   1665篇
  1996年   1437篇
  1995年   1107篇
  1994年   872篇
  1993年   540篇
  1992年   426篇
  1991年   354篇
  1990年   323篇
  1989年   290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85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用于动态检测脑功能的方法,能够很好地反映抑郁人群认知活动期间大脑有氧代谢的变化,为阈下抑郁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结合中医情志理论,在过往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探讨中医情志刺激对阈下抑郁的反应机制,为后期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可行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分析小切口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配合。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34例接受小切口联合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前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术中积极配合,术后对患者进行后期护理。结果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切口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结合手术配合,不仅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疾病,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MRI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9例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9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4例位于头颈部,4例位于四肢,1例位于躯干;8例位于曝光部位,1例位于非曝光部位。4例为结节隆起型,2例为皮下结节型,1例为溃疡型,2例为混合型。5例表现为椭圆形肿块,4例表现为不规则形肿块。与肌肉信号相比,T1WI:2例呈等、稍低信号,7例呈等信号;T2WI:9例呈稍高信号;DWI:5例呈弥散受限高信号表现,4例未行DWI;Gd-DTPA增强扫描:7例重度强化,2例中度强化;7例见"鼠尾征",其中5例位于皮肤,2例位于皮肤和浅筋膜。结论:较大的皮肤鳞状细胞癌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MRI对病灶术前评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4.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临床疗效研究中fMRI的应用现状、问题及前景。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多个中文及英文数据库,系统评价BOLD-fMRI、DTI及1H-MRS在中医药临床疗效研究中的应用。结果:纳入研究的47篇文献中,27篇使用BOLD模态,13篇使用MRS模态,4篇使用DTI模态,3篇同时使用2种模态。目前研究多集中在局部脑区功能和环路异常2个层面,未发现脑网络研究;理论驱动和数据驱动的数据处理方式均得到运用,但ROI的选择存在较高的异质性,限制了DTI和MRS研究结果的可比性。结论:中医药临床疗效的fMRI研究呈爆发态势,但在参数设置方面需更加规范,在多模态融合、节点-环路-网络的靶点选择及数据分析方式等方面应增加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25.
癫痫作为多种病因引起的神经系统慢性、发作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其及时诊断和早期治疗极为重要。目前已有多种神经影像技术用于癫痫的定位、定侧和病理生理研究。弥散张量成像是利用水分子在组织中弥散的各向异性成像的磁共振技术,是目前唯一能在活体中无创性地显示脑白质纤维束的方法,它能敏感地显示脑部细微结构,并能揭示各个结构间的功能联系,有助于癫痫的研究。本文主要从癫痫的病因诊断、癫痫手术的辅助指导、癫痫的结构网络及其与癫病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等方面对DTI应用于癫痫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6.
脑梗死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其发生原因除与动脉粥样硬化存在密切关联外,还与过度精神压力、缺乏体育锻炼、吸烟、急性心脏病等有关,可对患者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影响[1]。该疾病患者的治疗与时间窗有关,且需依据其病理周期设计对应治疗方案,以控制病死率与致残率。因此,在疾病早期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显得极为重要。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对早期脑梗死尚缺乏敏感性,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为功能性成像,可有效观察病灶特征、神经纤维束形态等[2]。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DTI对不同时期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
患者男,65岁,因“上腹饱胀部不适1个月”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饱胀不适,伴呃逆,无黑便,无反酸、呕吐、腹泻等。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基本正常;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HBV-DNA 2730 IU/mL;肿瘤标记物(CEA/CA199/CA50/AFP)均正常。影像学检查:腹部CT平扫+增强扫描示肝右前叶下段见一稍低密度结节影,形态欠光整,边缘模糊,大小约1.7 cm×2.2 cm,增强动脉期轻度强化,主要表现为边缘强化,静脉期呈持续强化,病灶实性部分平扫CT值约为39 HU.  相似文献   
28.
利用空间频域成像技术搭建的成像系统检测多种皮肤病组织的光学参数和生理参数信息,并对比分析讨论不同类型的皮肤病与光学参数、生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病变皮肤组织与正常皮肤组织之间在光学参数、生理参数上存在较大差异,这将为临床医生对皮肤病诊治提供一种新颖、可靠、科学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29.
30.
摘 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林州市人民 医院 2018 年 7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 9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5 例。 对照组行常规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则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水平、不同时间段血浆脑 钠肽(BNP)水平及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 结果: 治疗前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 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 后 2 d 血浆 BN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 3 d、7 d 血浆 BNP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6.67 % 低于对照组的 2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状况,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