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53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570篇
预防医学   10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68篇
  2篇
中国医学   131篇
肿瘤学   3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异位妊娠是常见的妇产科疾病,近年来其发生率有明显升高趋势,同时由于速效敏感的B—HCG放射免疫连续测定和阴道超声检查的应用,使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率不断提高,从而使许多未破裂异位妊娠得以药物保守治疗,其中氨甲喋呤(MTX)是最常用的药物。我院妇科应用MTX静脉注射治疗输卵管妊娠2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2.
笔者应用氨甲喋呤(MTX)加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氨甲喋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观察组给予氨甲喋呤50mg/m2肌肉注射1次,米非司酮50mg/次,一日2次,共3d;对照组给予氨甲喋呤50mg/m2肌肉注射1次。结果 观察组血β-HCG下降快,转阴时间短,成功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氨甲喋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4.
氨甲喋呤和髂内动脉栓塞治疗罕见异位妊娠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秀云  李选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4,26(2):157-157,161,T6
  相似文献   
95.
96.
米非司酮与氨甲喋呤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静云 《广西医学》1998,20(4):578-580
采用米非司酮与氨甲喋呤分别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结果:用药后米非司酮组的血HCG下降程度较氨甲喋呤明显(P〈0.05);平均住院天数,米非司酮组较氨甲喋呤组短(P〈0.05),两组治愈率相同,结果显示米非司酮组服药方便,临床效果好,无毒副作用,是一种理想的药物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7.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并注入氨甲喋呤治疗输卵管妊娠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并注入氨甲喋呤治疗输卵管妊娠葛春晓丁慧娟马莉宫腔镜下采用输卵管插管注入5-氟尿嘧啶治疗输卵管妊娠,已有报道[1]。我院自1993年12月至1995年5月,在宫腔镜下采用输卵管插管一次注入氨甲喋呤(MTX)40mg,共治疗输卵管妊娠1...  相似文献   
98.
藻蓝蛋白对氨甲喋呤和顺铂的体外增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MTT法在体外培养的喉癌Hep-2细胞中观察了藻蓝蛋白对氨甲喋呤和顺铂细胞毒性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藻蓝蛋白与3种浓度的氨甲喋呤合用后显著增强氨甲喋呤的毒性,其增敏效果近似于异搏定。藻蓝蛋白与0.1μg/ml、1μg/ml顺铂联合应用后能显著增强顺铂的细胞毒性,但对10μg/ml顺铂的增敏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的疗效已日趋提高,但尚有少数病例及部分复发者对多种治疗缺乏效应,即所谓“难治性”ALL。我们应用中剂量氨甲喋呤静脉注射诱导治疗难治性ALL 5例,均于短期内获得较好疗效。5例病人,男3例,女2例,年龄3月~14岁,平均年龄7.5岁。均为骨髓复发病人,其中3例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1例面瘫,共济失调,颅脑CT为多发性颅内肿块;另2例头疼、呕吐,脑脊液找到白血病细胞)。所有病人均采用多  相似文献   
100.
氨甲喋呤(MTX)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爌杞  翁帼英 《药学学报》1983,18(6):453-459
本文探讨了提高MTX脂质体包裹率、影响它对热稳定性的因素,并自行设计了简便、迅速、重现性好的测定MTX脂质体的方法。结果表明:采用二次乳化蒸发法制备MTX脂质体,在控制乳化温度及有机相比例的条件下,可获得50%左右较高的包裹率。另外提示,脂质体分散溶媒的离子强度和脂质体中胆固醇的含量是影响MTX脂质体对热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以选用50mM的磷酸盐缓冲液为分散溶媒和PC/CHOL/SA的脂质体组成,则100℃加热30分钟灭菌,所包MTX可滞留90%。且灭菌前后的脂质体经电镜观察形态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