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5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3篇
口腔科学   66篇
临床医学   98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62篇
外科学   92篇
综合类   226篇
预防医学   8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8篇
中国医学   69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提出一种利用相关性和RR间期比相结合的快速室性早搏的检测算法.该算法具有一定的病人自适应性.通过MIT-BIH心律失常数据库的验证,该方法对Normal和PVC有很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22.
《中国临床康复》2012,(24):M0004-M0005
“无规矩不成方圆”是中国人常用的一句俗语,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和规则,否则无法成功。  相似文献   
23.
24.
在前期提出超分子化学对中药四性理论特殊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药升降浮沉的历史沿革、研究概况,并运用超分子"印迹模板"理论对中药"升降浮沉"理论进行解析,提出对中药"升降浮沉"的评价方法。人体与中药均是印迹模板印迹作用的聚集体,在印迹模板作用规律下,不同类型的中药成分与人体的靶点通过"锁-钥"关系以非共价键结合,中药客体超分子通过键的作用可纠正人体主体超分子在自识别、自组织、自组装、自复制过程时发生的寒热、气机失调。人体具备抵抗外界病邪侵袭的能力,有赖于其气机"升降出入"的正常;中药具有"升降浮沉"的性能并能祛除病疾,有赖于其能调整人体气机紊乱,或顺应气机、祛邪外出以增强机体免疫的能力。基于此,在分析中药"升降浮沉"药理作用的基础上,探究其物质基础,并建立中药"升降浮沉"的评价方法,通过超分子印迹模板理论对中药升降浮沉进行剖析,揭示其科学内涵,推动中药药性理论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R-R间期的改进型模板匹配法在心电图(ECG)自动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6例受试者ECG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分为3组。10例心律失常患者数据作为实验组,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58.4岁。再选取10例正常人数据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例,女性7例,年龄26~45岁,平均年龄32.2岁。另选取6例ECG时间大于6 h的长时间病例数据用以证实算法的稳定性,其中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42~63岁,平均年龄56.6岁。使用改进型的信号模板匹配算法检测R波并进而利用计算机程序计算出诊断心率变异性(HRV)的多个因素,借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生理数据库(MIT/BIH)中数据进行测试,对测试结果分组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所选数据组间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NSSD)、正常窦性心搏间期的平均值(NNVGR)、相邻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个数占所有R-R间期个数的百分比(PNN50)的计算结果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进型模板匹配法得到的6例长时间病例心律失常患者均值都高于对照组。结论该方法可以用来初步筛选ECG心律失常患者,可作为心电预警自动诊断的一种检测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数字化导向模板技术和3D软组织打印制作的个体化经皮穿刺中上胸椎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数字化导向模板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例中上胸椎骨折患者CT扫描数据。将数据输入3D打印机打印1∶1带软组织胸椎模型,并应用Mimics 15.0软件中3-matic模块设计中上胸椎体表椎弓根钉道及相应导向模板,3D打印机打印导向模板并固定带软组织胸椎模型后置入2.0 mm克氏针,CT扫描观察穿刺针的准确性,通过穿刺管注入骨水泥并用影像学进行验证,记录带软组织中上胸椎模型的打印时间、钉道设计及体表导向模板制作时间以及费用。结果:3D打印的一体化胸椎模型及数字化经皮穿刺中上胸椎椎弓根入路数字化导向模板能够满足中上胸椎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穿刺的要求,导板与皮肤表面贴合良好,骨水泥充盈良好。中上胸椎模型的打印时间及钉道设计、手术导向模板制作时间分别为(719.00±3.03) min,(12.30±1.01) min和(55.50±10.30) min,平均费用约为3 150元。结论:基于3D软组织打印技术的个性化经皮穿刺中上胸椎椎弓根导向模板可实现经皮穿刺的精确置入。  相似文献   
27.
T波终点识别是ECG信号QT间期检测中的关键技术。由于T波末端呈对数衰减及易受杂音叠加的影响,使得高精度的T波终点识别显得困难。定义T波末端衰减率至某一阈值δ的时刻为T波终点,并将此法应用于QT间期的自动检测。以T波顶点为标识,将其后的0.2 s数据叠加成一个平均信号φ(t),以函数φ^(t)=Aeαt拟合φ的末端,并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其参数。将此φ函数作为模板去匹配心电图的T波可获得相应的A和α值,并通过微分运算得出T波终点的位置。利用此方法进行QT间期检测,显示出良好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28.
王莉莎 《中国临床康复》2012,(23):M0004-M0005
“无规矩不成方圆”是中国人常用的一句俗语,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和规则,否则无法成功。  相似文献   
29.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5):1405-1408
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快速成型制造技术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此技术目前已经在医学领域有了比较广泛的应用,比如术前规划、手术导板、医学教育、定制假体、定制内置物以及非常有应用潜力的生物打印等。本文综述了目前3D打印技术在脊柱外科的的应用进展,同时对其在脊柱外科未来的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0.
智能医疗     
智能医疗是将物联网技术用于医疗领域,借助于数字化、可视化模式,可使有限医疗资源让更多人共享。智能医疗可在电子病历、医生的模板化开方、读卡收费等环节应用。如在监管抗生素滥用方面,由于病人的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