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17篇
  免费   1615篇
  国内免费   981篇
耳鼻咽喉   322篇
儿科学   82篇
妇产科学   1154篇
基础医学   1421篇
口腔科学   425篇
临床医学   3037篇
内科学   1150篇
皮肤病学   287篇
神经病学   147篇
特种医学   7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2篇
外科学   1116篇
综合类   9672篇
预防医学   2135篇
眼科学   4393篇
药学   3145篇
  45篇
中国医学   1201篇
肿瘤学   2109篇
  2024年   206篇
  2023年   757篇
  2022年   662篇
  2021年   864篇
  2020年   732篇
  2019年   825篇
  2018年   490篇
  2017年   772篇
  2016年   817篇
  2015年   855篇
  2014年   1337篇
  2013年   1400篇
  2012年   1791篇
  2011年   2032篇
  2010年   1849篇
  2009年   1648篇
  2008年   1891篇
  2007年   1691篇
  2006年   1505篇
  2005年   1489篇
  2004年   1114篇
  2003年   1023篇
  2002年   881篇
  2001年   1003篇
  2000年   838篇
  1999年   761篇
  1998年   639篇
  1997年   547篇
  1996年   514篇
  1995年   463篇
  1994年   349篇
  1993年   214篇
  1992年   155篇
  1991年   164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12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体术后视网膜脱离的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 对16例视网膜脱离患者做常规巩膜扣带术或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完全复位14例,一次复位率为87.5%,另2例患者经二次手术后完全复位,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对该类患者术前应仔细检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尽早施行手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2.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全球每年约有20万妇女死于宫颈癌。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宫颈癌的发病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发病率以每年2%~3%的速度递增,发病年龄呈年轻化。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作为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它的外表可以是正常的,但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有了异常增殖的改变,既具有上皮细胞异型学特征,又保持一定的分化能力,在某种意义上CIN具有双相发展的可能性。根据其非典型增生程度,CIN分为CINⅠ、CINⅡ和CINⅢ。有时它们的差别可能非常…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采用高频电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73例中重度慢性宫颈炎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在月经干净3~7d内进行高频电刀宫颈锥切术并追踪观察分析。结果 373例患者中宫颈电切术前后病理证实慢性宫颈炎213,一次性治愈201例,治愈率94.37%;宫颈上皮内瘤变160例,一次性治愈123例,治愈率76.88%。两组比较:慢性宫颈炎组治愈率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电刀治疗慢性宫颈病变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既保留了生理功能,又不影响生育;切除组织可行病理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在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方面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4.
宫颈上皮内瘤变9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立兰 《吉林医学》2010,(24):4156-4157
目的:探讨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收集9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并分析不同级别患者不同治疗方式的疾病转归情况。结果:根据患者要求、CIN级别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CIN-1级患者,物理治疗后半年治愈率为92.5%,CIN-I和CIN-II级患者采用宫颈锥切术,半年治愈率均为100%,1年内复发率为0;CIN-III级患者采用宫颈锥切术半年治愈率为60%,1年内复发率为20%,采用全子宫切除术,半年治愈率为100%,1年内复发率为0。结论:阴道镜下活检可以作为CIN的确诊手段,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病变性质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以避免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肾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的临病理特点和免疫表型。方法对1例肾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的临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9岁,左腰部不适1年余。B超与CT检查均显示左肾下极实性肿物,行左侧肾切除术。大体见位于肾下极肿物18cm×12cm×8cm,切面呈黄白色结节状,与肾实质分界清,质韧。镜下肿瘤构成复杂。散在的微囊和小管内衬单层或复层立方上皮,区域形成粗大的乳头状结构。间质细胞密集区与稀疏区交替存在,细胞呈短梭形或卵圆形。上皮细胞CKpan和Vimentin(+),间质细胞ER、PR、Actins和Desmin(+)。结论肾混合性上皮和问质肿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组织学上以不等量增生的腺上皮和不同排列方式的梭形细胞问质成分混合构成为特征,是一种独立的肾疾病,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6.
自内障是眼科一种常见病,高原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平原地区,加之西藏高原少数民族卫生防病知识缺乏,交通不便,就诊晚,致使成熟期自内障明显多于平原地区。2005年7月笔者有幸参加了全国防盲办组织的青藏高原光明行之五——西藏行医疗队,我们在短短的5d内共完成了138例自内障手术,现将此行的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7.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发生于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在组织学上该肿瘤由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或多形性细胞组成,呈束状或弥漫性排列;在遗传学上由于GIST存在频发的c—kit基因突变,导致其编码的蛋白CD117在免疫表型上的过度表达;在临床上手术完整切除肿瘤为主要的治疗方法。然而,有10%-30%的病例表现为不良的生物学行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决明方对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疗效。方法将266例患者按手术时间先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33例,手术后采用复方妥布霉素眼药水治疗,治疗组133例手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决明方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痊愈时间。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疗程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决明方对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干预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69.
白内障是目前主要致盲的眼病之一,为使其复明,需要采用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要等到白内障完全成熟才进行,且术后并发症较多.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是在白内障未完全成熟时实施手术,其具有损伤小、愈合快、住院时间短、术后散光小及视力恢复快且稳定等优点.但是此手术不但要求手术者有精湛的技术,还需要眼科护理人员在术前及术后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所以该项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对患者术后预防感染及能否达到预期目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2005年以来,成功开展了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术前及术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无需缝线的小切口折叠式人工晶体进行人工晶体睫状沟固定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12例(12只眼)患者进行无需缝线的角膜小切口折叠式人工晶体进行人工晶体睫状沟固定术。结果 术后效果良好,术中并发症少,未见术后并发症。结论 使用折叠式人工晶体行二期无需缝线的小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术,使得手术切口减小,手术安全,术中易于操作。同时术口封锁不需缝线,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