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06篇
  免费   4649篇
  国内免费   1142篇
耳鼻咽喉   565篇
儿科学   127篇
妇产科学   44篇
基础医学   1248篇
口腔科学   361篇
临床医学   12178篇
内科学   2179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492篇
特种医学   184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960篇
综合类   11677篇
预防医学   1718篇
眼科学   987篇
药学   2853篇
  38篇
中国医学   486篇
肿瘤学   1779篇
  2024年   340篇
  2023年   1068篇
  2022年   1023篇
  2021年   1138篇
  2020年   1419篇
  2019年   1096篇
  2018年   830篇
  2017年   1116篇
  2016年   1407篇
  2015年   1729篇
  2014年   2951篇
  2013年   3144篇
  2012年   4332篇
  2011年   4435篇
  2010年   4337篇
  2009年   4534篇
  2008年   4180篇
  2007年   3632篇
  2006年   3428篇
  2005年   2579篇
  2004年   1778篇
  2003年   1232篇
  2002年   1248篇
  2001年   1024篇
  2000年   560篇
  1999年   563篇
  1998年   509篇
  1997年   324篇
  1996年   358篇
  1995年   242篇
  1994年   202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目的研究吸入不同浓度地氟醚麻醉下健康志愿者脑血流(CBF)分布的动态变化。方法选择9名志愿者,每位志愿者分别在清醒、吸入0.5和1.0MAC地氟醚后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仪进行扫描,观察地氟醚麻醉下人局部脑血流(rCBF)的动态变化。结果全脑CBF计数在清醒时为127.5±23.1,吸入0.5MAC地氟醚麻醉后全脑CBF计数为130.8±25.4,吸入1.0MAC地氟醚后为128.8±22.9,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额叶、顶叶、颞叶、枕叶、中脑、小脑、丘脑、海马、基底核、扣带回和舌回等脑区rCBF计数差异也均无显著意义。结论在保持PETCO2和MAP稳定且在正常范围时,吸入地氟醚麻醉不影响人脑内血流量的分布。  相似文献   
72.
笔者采用MODEL HX902型X线定位碎石机通过CT和U插管双项定位技术治疗急性U阴性结石15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3.
1.病例资料:患者,男,48岁。以“乏力、多饮、多尿、多食,伴消瘦4个月,加重1周”入院。既往有乙型肝炎和地中海贫血病史30年,无输血史,无血色病家族史,曾行“脾脏切除”治疗。查体:慢性贫血面容,全身皮肤黄染有散在色素沉着,巩膜黄染,双手肝掌,男性乳房发育;肼右肋下3cm,剑突下5cm,质硬;腹部未触及肿块。  相似文献   
74.
梗阻性黄疸诊断进展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5.
李强  张昱苹  谢东 《海南医学》2002,13(3):18-20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对颞部疾病的检查价值。方法:对43例颞部疾病患者行常规CT和高分辨率CT(HRCT)检查所获图像对比分析,并讨论HRCT的检查技术和图像后处理。结果:HRCT对病变的显示率及病变引起骨质破坏的程度,病变边缘,轮廓的显示均明显优于常规CT,尤其能清楚显示常规CT难以显示的中耳及内耳的细微结构,结论:高分辨率CT是颞部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使用高分辨率CT对颞部疾病的检查给临床提供更多,更准确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76.
脾脏钝伤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2例脾脏钝伤CT平扫的表现;对脾损伤进行CT分类;指出腹腔积血和脾周血块(“哨兵血块征”)在诊断脾损伤方面的作用。CT平扫诊断钝性脾脏损伤是一种敏感、可靠的方法,可帮助外科医生制订治疗方案。CT平扫诊断钝性脾损伤的灵敏度为94%,诊断正确率为91%  相似文献   
77.
鼻部源性突眼的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提高对鼻部源性突眼的认识。材料和方法:本文19例鼻部源性突眼,其中鼻咽癌7例,鼻咽纤维血管瘤2例,鼻腔纤维血管瘤、恶性肉芽肿和嗅神经母细胞瘤各1例,上颌窦癌和软骨肉瘤各2例,上颌窦恶性肉芽肿、纤维肉瘤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各1例,全部病例均作轴位CT扫描,12例加作增强扫描,详细分析了它们CT表现。结果:源于鼻咽的放疗前鼻咽癌和纤维血管瘤,其病变主要位于鼻咽腔和咽旁,后者显著增强并有钙斑,与前者不同;源于上颌窦的肿瘤,病变占据上颌窦的全部或大部分,软骨肉瘤有钙斑且无强化,易与其它肿瘤区别,它们破坏上颌窦顶部进入眼眶;鼻腔嗅神经母细胞瘤在鼻腔和筛窦形成肿块,破坏筛骨眶板侵入眼眶。结论:根据CT所见,可判断突眼原因。  相似文献   
78.
肝细胞癌SCT表现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细胞中nm2 3 H1基因和C erbB 2基因的表达和其与SCT表现的关系。方法 对 3 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行螺旋CT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的肝细胞癌病例 ,观察其SCT表现特征 ,如包膜、子灶、门静脉癌栓、肝门淋巴结转移、肿瘤的大小和强化特征。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癌组织中nm2 3 H1基因和C erbB 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肝细胞癌细胞中 ,nm2 3 H1阳性 2 1例 ,阳性率为 5 8.3 % ,转移高危组 (子灶、门脉癌栓、肝门淋巴结转移 )nm2 3 H1基因的表达低于转移低危组 (P <0 .0 5 ) ;C erbB 2基因阳性 2 2例 ,阳性率为 71.1% ,C erbB 2基因的表达在中等大小肝癌组表达高于小肝癌组和大肝癌组 (P <0 .0 5 )。结论 肝细胞癌的SCT表现与nm2 3 H1和C erbB 2基因的表达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9.
王凯 《实用医技杂志》2002,9(11):825-826
目的 :根据直肠癌的 CT表现 ,探讨 CT对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5 4例经手术和 /或活检病理证实的直肠癌病人的 CT资料 ,观察其 CT征象。结果 :典型直肠癌在 CT平扫时表现为低密度的软组织块影 ,肠壁不规则增厚 ,肠腔狭窄 ,增强扫描强化较明显 ,对于判断肿瘤大小及侵犯范围的价值最大。 期 18例 , 期 2 9例 , 期5例 , 期 2例。结论 :CT为直肠癌早期诊断 ,临床分期 ,判断治疗效果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0.
CT-脑立体定向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CT-脑立体定向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CT-脑立体定向仪完成28例次脑立体定向手术,分析其临床诊疗效果。结果 立体定向活检术10例,术后病理诊断明确;定向开放手术12例,病灶一次切除;立体定向穿刺分流术6例,术后症状改善明显。手术均一次成功,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CT-脑立体定向手术能精确定位,确定最佳手术路径,为颅内多种疾患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