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64篇
  免费   554篇
  国内免费   339篇
耳鼻咽喉   79篇
儿科学   118篇
妇产科学   160篇
基础医学   675篇
口腔科学   476篇
临床医学   2424篇
内科学   926篇
皮肤病学   373篇
神经病学   176篇
特种医学   5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3438篇
综合类   6040篇
预防医学   1506篇
眼科学   366篇
药学   2204篇
  20篇
中国医学   1571篇
肿瘤学   302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326篇
  2022年   249篇
  2021年   349篇
  2020年   326篇
  2019年   315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224篇
  2016年   314篇
  2015年   415篇
  2014年   879篇
  2013年   850篇
  2012年   1171篇
  2011年   1200篇
  2010年   1168篇
  2009年   1193篇
  2008年   1431篇
  2007年   1355篇
  2006年   1117篇
  2005年   1312篇
  2004年   1207篇
  2003年   1115篇
  2002年   903篇
  2001年   732篇
  2000年   583篇
  1999年   424篇
  1998年   389篇
  1997年   281篇
  1996年   308篇
  1995年   279篇
  1994年   180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1.
巨大蛇形动脉瘤(GSAs)实际上是一个影像学概念,即在血管造影片上,表现为一迂曲、不规则的血管影,形状如蛇,因此而得名。GSAs属于巨大动脉瘤的一个亚类,但又有明显区别于梭形动脉瘤或囊性动脉瘤的特征。现详细介绍如下。1发病率、发病年龄及好发部位GSAs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到目前  相似文献   
12.
40岁以上多发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指征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5年来到我院就医的40岁以上多发子宫肌瘤患者1434例,现就行子宫切除术及子宫肌瘤核出术的情况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查阅1990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在我院住院,经手术治疗的40岁以上多发子宫肌瘤患者,无其他合并症及并发症,每连续5年为一组。  相似文献   
13.
趾蹼血管分型的临床认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120例足趾移植再造手指病例,对趾蹼间的血管形态和交通情况进行观察,并阐述其临床意义。方法临床观察120例156侧趾蹼,对第一跖骨背动脉和第一趾底动脉在趾蹼间的走向、口径以及两者的交通支情况进行记录并进行分型。结果按孙博的分型方法:Ⅰ型72侧,占46.2%;Ⅱ型57侧,占36.5%;Ⅱ型7侧,占4.5%;Ⅳ型3侧,占1.9%;Ⅴ型15侧,占9.6%;另有2侧(占1.3%)第一跖骨背血管口径〉1mm,虽发出趾背动脉供养蹲趾胫侧和第二趾腓侧,但在趾蹼内与趾底血管无吻合,故称之为孙博Ⅵ型。结论(1)从解剖形态看应增加孙博Ⅵ型较全面;(2)从临床实用角度出发,趾蹼间血管可以简单分为三型:Ⅰ型交通支口径在0.5mm以上。Ⅱ型交通支在0.5mm以下。Ⅲ型无交通;(3)手术中采用第一套或第二套供血系统,首先要看趾蹼间血管的交通支,即按本组的分型属Ⅰ型采用第一套供血系统,Ⅱ、Ⅲ型采用第二套供血系统。  相似文献   
14.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临床经验的积累,当前临床上断指再植手术的成功率不断提高,国内73.5%~97%,国外46%~94.5%[1].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28岁,因电锯伤右手1h于2006年2月10日急诊入院,术前检查:右食指自远侧指间关节处完全离断,创面不整齐,离断指体挫伤较重,入院诊断:右食指完全离断。急诊在臂丛神经麻醉下行右食指清创再植术,吻接动、静脉,修复双侧指神经。术后常规“三抗”治疗。术后血运好。术后第7d出现血管危象,给予相应处理。术后12d右食指末节指腹及中节指背皮肤部分坏死。术后第39d在臂丛神经麻醉下行右食指坏死组织清除、中指桡侧指固有动脉串联皮瓣修复术。术后皮瓣存活,术后10d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6.
赵仲和  张婕 《广东医学》2006,27(10):1538-1538
患者,女,48岁,医生,因右手拇指肿胀、疼痛、感觉迟钝、功能活动受限8个月,于2006年3月27日来我院就诊。检查:右手拇指屈伸功能受限,局部压疼明显,并有触电样感觉,拇指屈肌腱增粗粘连,活动时伴有弹响。诊断:右手拇指腱鞘炎。并于次日在局麻下施行腱鞘分离切除术,手术进展顺利,术后服用西力欣片,每次0.5g,3次/d,弥可保片,每次500u,3次/d,连服3d。术后第2天,切口干燥,局部疼痛,肿帐,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输出功率100MW,光斑直径2cm,当照射到10min时.患者出现口干、出汗、发冷、烦躁不安等症状,立即停止照射,属患者平躺休息,喝温开水,15min后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17.
疏东升  汪全红 《安徽医药》2006,10(4):287-288
目的探讨经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经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共35例,其中行EST及取石术32例,行EPBD及取石术3例。EST胆总管取石时根据结石大小决定切开大小,不宜EST或结石较小者可选择EPBD后取石。结果35例均成功取出胆总管结石,取得较好的疗效。EST术中局部渗血4例,当时予电凝或喷洒止血药物即迅速止血,术后急性胰腺炎1例,经适当处理后1周痊愈,EPBD及取石术后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非医学指征剖宫产母儿愈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剖宫产对母儿愈后的影响.方法 对845例同期住院分娩病例进行分析,比较非医学指征剖宫产与有医学指征剖宫产及自然分娩的母儿近期结局.结果 非医学指征剖宫产母亲产后抑郁发生率高(P<0.001;P<0.05),非医学指征剖宫产新生儿羊水吸入综合症及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高(P<0.001).结论 剖宫产对低危妊娠新生儿造成一定伤害,应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9.
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6年7月至2004年6月间利用消化道管形吻合器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后壁切除吻合术治疗胆石症92例,术后随访5个月至8年,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重症多形红斑是一种少见的,严重的,并可累及多个部位的皮肤粘膜综合征。常伴有眼、口腔、呼吸道、消化道和外阴部粘膜的损害。其发病原因不甚明确,治疗较为棘手,并发症多,护理难度大。我院自2001年4月至2002年5月共收治5例重症多形红斑病人,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