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87篇
  免费   1472篇
  国内免费   1853篇
耳鼻咽喉   55篇
儿科学   198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1794篇
口腔科学   2331篇
临床医学   6627篇
内科学   894篇
皮肤病学   101篇
神经病学   376篇
特种医学   21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9514篇
综合类   9787篇
预防医学   2088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3449篇
  57篇
中国医学   5524篇
肿瘤学   296篇
  2024年   284篇
  2023年   737篇
  2022年   796篇
  2021年   974篇
  2020年   1045篇
  2019年   944篇
  2018年   512篇
  2017年   744篇
  2016年   904篇
  2015年   1214篇
  2014年   1984篇
  2013年   2209篇
  2012年   2713篇
  2011年   3088篇
  2010年   2762篇
  2009年   2729篇
  2008年   3079篇
  2007年   2772篇
  2006年   2555篇
  2005年   2585篇
  2004年   1817篇
  2003年   1446篇
  2002年   1121篇
  2001年   1058篇
  2000年   884篇
  1999年   765篇
  1998年   616篇
  1997年   592篇
  1996年   510篇
  1995年   433篇
  1994年   373篇
  1993年   240篇
  1992年   203篇
  1991年   183篇
  1990年   146篇
  1989年   162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笔者自1990~2004年采用坐位脊柱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后小关节紊乱378例,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2.
寰枢关节错位引起眩晕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眩晕在临床发病率越来越高,据相关研究发现50岁以上头晕患者中,约50%为颈性眩晕[1],70%以上的原因不明头晕与寰枢关节紊乱有关[2],不少临床工作者往往会忽略这一点。本文将对寰枢关节错位导致眩晕的36例的临床诊治作一浅表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36例,均为本院门诊及  相似文献   
93.
膝关节是人体主要的负重关节,膝关节的退行性和风湿性改变在中老年多见,尤其女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是老年骨性和风湿性关节炎的根本治疗方法。此类病人关节疼痛较重,病程较长,导致久病卧床,多合并内科疾病,各脏器功能低下,代偿能力较差。加上手术创伤,术中术后出血、疼痛、心理等因素影响,可使病人出现心血不足、心气虚弱或瘀阻心脉型心悸。2003年至今对35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心悸的病人进行观察,并根据病情辨证施护,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控制病情发展,为肢体功能康复创造良好全身条件。  相似文献   
94.
骨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规要固定患肢,患者肢体在固定后往往会出现关节强直、功能障碍。祖国医学认为:关节强直是因为气血不畅,筋脉失养而致,治宜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疏利关节。本院自配骨科洗剂和药进行外用,配合功能锻炼治疗关节强直5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9~70岁,平均42岁。其中内固定后关节强直21例,外固定后关节强直19例,骨病好转后关节强直10例;上肢关节(肩、肘、腕、掌指关节)26例,下肢关节(膝、踝关节)24例。1·2治疗方法①骨科洗剂,方药组成:青皮15 g、五加皮15g、红花20 g、防风…  相似文献   
95.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口腔科常见疾病,好发于青少年,病因较为复杂,多由于精神紧张、受凉、单侧咀嚼习惯和过度咬硬物所致,单纯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笔者近年来运用电针配合推拿治疗该病,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6.
自1998年以来,笔者依据脊柱生物力学知识结合杠杆原理,采用正骨推拿定点复位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4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腰椎形态结构变化对峡部裂性滑脱及小关节退变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改良的“非种子区域分割方法”及非平行“最佳切割平面”等一系列新型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方法精确建立包括椎间盘高度、腰椎小关节角、椎间盘前凸角改变的L4~L5活动节段有限元模型;在2700N轴向压缩载荷条件下,分别对各有限元模型的峡部、小关节应力、小关节接触力以及椎间盘负载进行测试。结果:压缩载荷下,腰椎活动节段峡部、小关节等效应力及小关节接触力随椎间盘高度的减小而减小,随小关节角的增大而增加,随椎间盘前凸角的增加而减小。结论:椎间盘高度、腰椎小关节角、椎间盘前凸角等形态结构变化对腰椎节段有限元模型的峡部、小关节应力及小关节接触力有明显的影响。提示腰椎峡部应力性骨折及小关节退变的发生与椎间盘高度、腰椎小关节角、椎间盘前凸角等解剖形态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8.
王相荣 《中外医疗》2009,28(36):185-185
颈椎小关节(含钩突关节)慢性劳损,退行性变,骨赘形成,颈椎神经后支受累,是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因素。应用指压颈椎小关节旋转复位法以缓解颈椎病症状效果良好,现提出与同行共同研讨。  相似文献   
99.
胡军  敬琳  苏萍  王雅琴  方红霞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2):2095-2096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伴股骨头坏死的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围手术期的循证护理。方法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12例18个有股骨头坏死成人先天性髋关节税位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患者进行从心理护理到出院的继康指导。结果12例患者经护理术后恢复良好,平均经过2年的随访无疼痛发生,关节伸屈功能、负重、行走,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获得完全恢复,未出现任何护理并发症。结论按循证护理选出最佳的护理方法,增加了护理方法的可信度,患者及其家属易于接受,积极配合,减少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护理的质量,促进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0.
股骨下端单髁或双髁后方的冠状位骨折,为关节内骨折。1904年Hoffa首先描述了这种骨折,故又称Hoffa骨折,临床非常少见,属于AO分型的B3型。相对而言,大家对A、C型骨折研究较多,对B型骨折研究较少。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工业、采矿业和建筑业的发展,该型骨折日渐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