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9篇
  免费   1137篇
  国内免费   118篇
耳鼻咽喉   56篇
儿科学   47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513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1070篇
内科学   508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733篇
外科学   199篇
综合类   2012篇
预防医学   620篇
眼科学   48篇
药学   714篇
  18篇
中国医学   199篇
肿瘤学   1579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97篇
  2022年   342篇
  2021年   391篇
  2020年   423篇
  2019年   376篇
  2018年   240篇
  2017年   334篇
  2016年   408篇
  2015年   437篇
  2014年   587篇
  2013年   484篇
  2012年   581篇
  2011年   500篇
  2010年   403篇
  2009年   374篇
  2008年   404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比较脑转移瘤全脑放射治疗(WBRT)3种放疗技术对中耳的剂量学差异,对比3种放疗技术在改善靶区剂量和保护中耳腔和咽鼓管峡部的优劣势。方法 选取2018年7月1日—2019年8月1日我院收治的30例脑转移瘤患者,分别设计固定野调强放疗(ff-IMRT)计划、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计划,要求处方剂量(40 Gy)覆盖95%的计划靶区(PTV)。对比分析3组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机器跳数等差异。结果 ff-IMRT计划的适形指数(0.93 ±0.02)优于VMAT计划(0.89 ±0.01)和3DCRT计划(0.73 ±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ff-IMRT、VMAT和3DCRT 3种计划的均匀指数分别为(0.05 ±0.01)、(0.08 ±0.1)、(0.08 ±0.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梯度指数分别为(1.77 ±0.1)、(1.61 ±0.07)、(1.39 ±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机器跳数分别为(1551.97 ±85.05)、(303.7 ±24.28)、(226.2 ±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ff-IMRT、VMAT和3DCRT 3种计划中耳腔最大剂量点(Dmax)分别为ff-IMRT(2557.54 ±477.39)cGy、VMAT(3107.9 ±362.28)cGy、3DCRT(4055.37 ±71.45)cGy;咽鼓管峡部Dmax分别为ff-IMRT(2425 ±380.4)cGy、VMAT(2902.4 ±526.3)cGy、3DCRT(3862.7 ±135.9)cGy,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全脑放射治疗中,ff-IMRT和VMAT与3DCRT相比明显减少了双侧中耳腔和咽鼓管峡部的照射剂量;而VMAT与ff-IMRT相比,明显减少机器跳数、降低了机器损耗,WBRT时推荐使用VMAT技术。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比较在鼻咽癌放疗患者同步推量VAMT计划设计中,Monaco系统Pareto (靶区优先)和Constrained (危及器官优先)2种模式的剂量学差异,为以后的模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在同一CT定位图像上分别进行Pareto和Constrained模式的计划设计。PGTV、PTV1、PTV2靶区的处方剂量分别为70.29、60.39Gy和 54.45 Gy,每周5次,同步推量33次。在肿瘤靶区95%体积达到处方剂量的条件下,比较二者计划靶区相关参数,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MU (总机器跳数)和Segments (计划子野数)等差异。结果 Constrained组的PGTV、PTV1、PTV2的均匀性指数HI和适形指数CI优于Pareto组,其中PGTV和PTV1的CI值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 < 0.05);脑干外扩、脊髓外扩、右侧晶体、右侧视神经、垂体的最大剂量,腮腺V30,颞颌关节 V50 Constrained计划优于Pareto计划,其中脊髓外扩和右侧腮腺V30剂量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 < 0.05);总机器跳数和计划子野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Monaco系统的鼻咽癌同步推量的放疗计划中,Constrained组的靶区适形度更好,危及器官的保护更优,建议在鼻咽癌放疗计划设计时选择Constrained模式。  相似文献   
73.
目的:以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配准结果为参考,验证TiGRT IVS系统的在线校位精度,从而验证其临床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全军肿瘤研究所放疗中心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30例肺癌患者。首次摆位时行TiGRT IVS系统和CBCT位置验证,常规剂量分割患者每周行1次位置验证,大剂量分割患者每次治疗时均行位置验证,并与数字重建放射影像(digitally reconstructured radiograph,DRR)图像进行配准。其中TiGRT IVS系统配准方法分为IVS-A和IVS-B 2种,IVS-A根据椎体、肋骨等进行骨性配准;IVS-B在IVS-A的基础上,正位片采用气管作为特征结构进行配准。将IVS-A和IVS-B配准的结果与CBCT进行比较,观察TiGRT IVS系统对肺癌调强放射治疗摆位误差的分析与控制结果。结果:IVS-A、IVS-B、CBCT配准所需时间分别为(69±12)、(54±8)、(112±14)s,TiGRT IVS系统配准时间少于CBCT,而且IVS-B配准时间少于IVS-A。TiGRT IVS系统的摆位误差主要集中在0~5 mm,8 mm以上的摆位误差很少,且TiGRT IVS系统与CBCT得到的摆位误差只有在患者Vrt(前后)方向上具有统计学差异,但在临床标准范围内。对于1例大剂量分割患者在Lng(头脚)方向前1~7治疗分次的摆位误差,TiGRT IVS系统配准结果与CBCT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TiGRT IVS系统能够有效测出肺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正位片中可选气管作为配准的特征结构,大剂量分割患者图像引导时可结合CBCT观察靶区位置。  相似文献   
74.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四肢血管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四肢血管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了解四肢血管与周围病变组织之间关系,为临床科室提供治疗依据。方法 对8例患及4例正常人进行四肢CT血管造影检查,3例同时行DSA检查;使用GE Light speed plus四层螺旋CT机,经静脉快速注射造影剂ultravist,扫描方式是螺旋扫描,螺距为6:1,层厚1.25~2.5mm,间隔为1.25—2.5mm,高速方式(HS),管电压为120kV,管电流为200~300mA,重建方式为标准重建,扫描时间(rotation time)为0.5~0.6s/转,扫描完后,将数据传至工作站(ADW3.1),进行图像后处理,行三维容积显示(VR)、表面遮盖显示(SSD)、最大密度投影(MIP)等,从各种角度观看血管与病变组织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8例患中,假性动脉瘤伴动静脉瘘1例,深部静脉血栓2例,恶性骨肿瘤1例,外伤性血管断裂术后复查2例,前臂骨囊肿行骨移植术后复查1例,前臂血管瘤1例。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较好地显示四肢血管影像,便于观察血管与病变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外科手术方案的拟定;与DSA相比,MSCTA创伤小,并能观察到血管与周围骨、肌肉、病变等组织间的结构关系;MSCTA是四肢血管性病变较为理想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5.
刘泽岩  周姝  张浩  程景林 《安徽医学》2023,44(5):523-527
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MR)探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AMI)急性期后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的因果关系。方法从基因组和表观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EWAS)数据库选取TGF-β和AAMI后LVEDV数据。TGF-β数据包括982例样本,LVEDV数据包括35 407例样本。选择与TGF-β独立相关的显著基因位点作为工具变量,分别使用逆方差加权法(IVW)、加权中位数、加权模式法及MR-Egger回归研究TGF-β与AAMI急性期后LVEDV的关系。结果逆方差加权法(IVW)法结果显示,TGF-β升高能增加AAMI后LVEDV扩大的风险(OR=1.021,95%CI:1.007~1.035,P=0.004)。与加权中位数法(OR=1.017,95%CI:1.008~1.026,P=2.26×10-4)及加权模式法(OR=1.014,95%CI:1.000~1.028,P=0.043),结果一致。MR-Egger回归截距为-0.002(95%CI:-0.018~0.014,P=0.791),表明工具变量几乎不存在多效性。散...  相似文献   
76.
俞婷  刘娜娜  钟青  苏涛 《陕西医学杂志》2023,(10):1407-1410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比传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在阵发性房颤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诊断为阵发性房颤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沙库巴曲缬沙坦组50例及ACEI/ARB组50例,治疗时间均为1年。观察两组治疗后1年房颤复发率、左房内径、左房容积、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再住院率。结果: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心慌、气短等症状立即做心电图或24 h动态心电图,沙库巴曲缬沙坦组与ACEI/ARB组房颤发生率分别为10%与3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沙库巴曲缬沙坦组与ACEI/ARB组比较,左房内径、左房容积、LVEDD降低,LVEF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沙库巴曲缬沙坦组NT-proBNP下降更明显;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再住院率低于ACEI/ARB组(10%与34%,P<0.05),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有7例出现血压偏低,药物减量后仍能坚持服药。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与传统ACEI/ARB比较可以降低房颤复发率,改善心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77.
目的评价多功能周围血管检查(personal vascular laboratory,PVL)与双功彩超在检测下肢动脉闭塞症中的优缺点和相对适应征。方法对29例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术前应用PVL、双功彩超和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方法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与动脉DSA相比,PVL检测下肢动脉闭塞症的符合率为73.9%;双功彩超与动脉DSA检测下肢动脉闭塞症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VL仍不失为诊断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初步筛选方法;双功彩超可为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的治疗提供更为精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78.
螺旋CT采用滑环技术使扫描及成像速度加快,扫描范围增加,图像质量提高,在硬件支持下的图像后处理软件对于多方位的显示解剖结构,病理变化增加了丰富内容,有利于提高影像诊断水平,为临床提供了全方位的可靠图像。螺旋CT图像处理的质量受控于整个容积数据采集方式,技术条件和成像方法。本主要介绍胸部螺旋CT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以达到对图像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79.
80.
观察机械性损伤的海马神经细胞在不同浓度高晶体- 高胶体渗透压溶液中容积的变化。取原代培养大白鼠胚胎的海马神经细胞,用超声波机械损伤细胞后暴露于含0.5 g/L、1 g/L和2.5 g/L氯化钠的细胞培养基中15 m in。结果显示机械性损伤的细胞明显肿胀(P< 0.05)。当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高晶体- 高胶体溶液15 m in 后, 细胞容积与同一实验时间的对照值相比明显下降, 并保持至第7 d (P< 0.05)。表明受到机械性损伤的海马神经细胞在高晶体- 高胶体渗透压环境中的容积调节功能丧失或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