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76篇
  免费   1153篇
  国内免费   123篇
耳鼻咽喉   59篇
儿科学   48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521篇
口腔科学   49篇
临床医学   1111篇
内科学   514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751篇
外科学   326篇
综合类   2147篇
预防医学   641篇
眼科学   70篇
药学   780篇
  18篇
中国医学   223篇
肿瘤学   1597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95篇
  2022年   348篇
  2021年   399篇
  2020年   437篇
  2019年   386篇
  2018年   242篇
  2017年   345篇
  2016年   420篇
  2015年   447篇
  2014年   608篇
  2013年   504篇
  2012年   611篇
  2011年   540篇
  2010年   439篇
  2009年   403篇
  2008年   441篇
  2007年   336篇
  2006年   284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针对患者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剂量学验证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目的建立针对调强放射治疗患者的剂量学验证方法。方法对100例患者进行的剂量验证共有3个测量项目一是采用小灵敏体积的电离室在仿人形模体中测量靶区剂量参考点(一般是射野等中心点)的绝对剂量,二是采用胶片测量一个治疗计划的所有射野在仿人形模体内形成的复合剂量分布,三是采用胶片或半导体探测器阵列在干水模体中测量单个射野的强度分布。由于完成全3个测量项目占用机器的时间过长,实际操作时采用自适应的方式,即首先测量靶区剂量参考点的绝对剂量,如果剂量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则不再进行其他的测量;如果剂量误差超出允许范围,则增加两个电离室测量点,并采用胶片测量横断面的剂量分布和(或)射野强度分布。结果93%患者的计划可以顺利实施,其他患者的计划需要调整铅门位置或完全重新设计。87%患者计划的剂量误差在临床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其他患者的计划需要对射野机器跳数进行修正;修正系统误差后,有96%患者计划的剂量误差在临床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结论利用已有的设备条件建立了患者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剂量学验证方法,这种方法随着设备条件的改善和经验的积累还会进一步完善。针对患者的计划进行剂量学验证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2.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技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刘俐  孙世良 《中国肿瘤》2004,13(3):194-196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是按设计好的强度分布在治疗机上采用某种调强方式而实施的治疗。IMRT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照射使靶区接受的剂量最大,靶区周围正常组织受量最小,增加肿瘤控制率;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全文介绍。IMRT的特点,调强方式的实现,调强治疗实施过程以及调强靶区位置和治疗剂量学的验证、适应证。  相似文献   
93.
妇科恶性肿瘤体外放射治疗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治疗区域中包含了小肠、直肠和膀胱,消化道和泌尿系的急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了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调强放射治疗可以替代传统体外照射,在不增加甚至减少正常组织受量的前提下增加肿瘤的照射剂量,从而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降低各种急慢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现综述调强放射治疗的特点及其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94.
目前脑肿瘤的治疗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术后放射治疗有利于减少局部复发、提高生存率。随着肿瘤影像诊断学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用于脑肿瘤放射治疗的新技术不断推出,包括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调强放射治疗技术,质子治疗技术、中子治疗技术和近距离治疗技术,达到高精度定位、高精度计划设计和高精度治疗,将成为放射治疗技术的主流。  相似文献   
95.
背景与目的:脑胶质瘤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和放射治疗,其中放射治疗在综合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技术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及可行性分析。方法:对7例接受IMRT的脑胶质瘤术后患者的治疗计划进行评估,根据ICRU50号和62号报告要求勾画肿瘤靶区,通过Corvus3.0逆向计划计算系统分别得出肿瘤靶区的剂量分布情况以及肿瘤周围重要器官的所照射剂量。结果:肿瘤靶区最小、最大、平均剂量分别为63.17Gy、73.03Gy、69.93Gy,平均D95为67.25Gy,平均V95为99.99%。各重要器官所接受的照射量明显低于常规放疗技术中的最小耐受剂量。结论:从剂量学和放射生物学角度来看,IMRT技术在脑胶质瘤放疗方面应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6.
"脱敏缓激汤"治疗变异性咳嗽21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 ,以平喘、解痉、脱敏、缓激为法组成脱敏缓激汤治疗变异性咳嗽 2 1 2例 ,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患者共 2 1 2例。其中男 1 0 7例 ,女 1 0 5例 ;年龄 8月~ 72岁 ,平均 36 4 6岁 ;病程 1个月~ 32年 ,平均9 32年。诊断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及WHO《全球哮喘防治创议》〔2〕拟订如下 :(1 )咳嗽 ,咽痒 ,咯痰 ,痰多或粘而不爽。 (2 )可伴胸闷 ,气短 ,气急 ,反复发作 ,病程较长。 (3)发作常与病毒性上感、运动、理化刺激、接触变应原有关。 (4 )通过中西医一般治疗疗效不满意…  相似文献   
97.
弧形吻合治疗187例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食管胃弧形吻合在预防食管癌术后返流性食管炎和吻合口狭窄方面的疗效。方法:食管断端外弧形切断,胃壁弧形切口并剥除弧形瓣浆肌层,暴露粘膜下层后与食管逐排吻合,后壁悬套,形成后壁的半弧瓣。术后观察指标:进食情况;吻合口大小及钡剂返流情况;餐前、后食管液pH值测定;食管24小时pH值监测。结果:吻合口狭窄发生率1.6%,进普食者73.3%。24小时pH值监测:立位和卧位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吻合方式能预防返流性食管炎,减少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进普食者居多)。  相似文献   
98.
探讨缺铁性贫血(IDA)患儿血小板数(PLT)和血小板平均容积(MPV)的变化。方法:采用Cell-DYN1700型血细胞分析仪对32例IDA和22例ID患儿治疗前及其铁剂治疗30天后进行PLT和MPV测定。结果:IDA、ID患儿治疗后PLT为226.6→、283.2、252.3→274.5×109/L,MPV为6.80→7.70、7.72→7.53fl。IDA患儿PLT、MPV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LT:281.9±87.6×109/L,MPV:7.67±1.12fl);铁剂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结论:IDA患儿PLT减少、MPV降低与机体铁缺乏有关。  相似文献   
99.
乳腺癌旋转切线调强照射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等中心旋转切线调强照射技术,在保持调强技术靶区剂量均匀性不变情况下,试图进一步减少患侧肺组织及心脏卷入射野的体积和剂量。方法根据等中心旋转切线照射的物理原理,使用PinnacleVersion7.4的子野优化软件做治疗计划。旋转切线野沿靶区等中心切线设置,相邻切线野的机架转角间隔5°、10°、15°,切线野的内缘和外缘分别与靶区内缘(胸壁)和靶区外缘相切,起始野和终止野处设立一对穿野,旋转等中心一般设置在与弯形靶区中心(即剂量归一点)相对应的胸壁附近。利用BEV视图设置每个切线野的形状和大小。对每个切线野预设7个子野。按临床治疗要求设置靶区、重要器官(肺和心脏)的剂量处方。结果靶区内处方剂量50Gy的体积V50为95.1%。靶处方剂量的95%、105%、110%及115%以上的相应等剂量线面包围的体积V95%、V105%、V110%、V115%分别为0.98、0.84、0.53、0.18。患、健侧肺和心脏的V10、V20、V30、V40、V50值都很低。结论旋转切线调强技术不仅能得到靶区内很好的剂量均匀性和较高的靶区剂量适合度,而且能更好地保护患侧心脏和肺组织的受量大小和受量范围。定位摆位相对简单。在任何带有子野优化的治疗计划系统上都可作为该技术的计划设计。如果配以限制或跟随胸廓运动的措施,将会更充分地发挥该技术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应用容积输液液泵进行区域性灌注化疗的护理。方法:针对76例患者在灌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心理护理、容积输液泵使用过程中仪器报警的预防及处理。结果:76例患者中5例因血管痉挛,引起上腹疼痛,经过处理后好转;输注过程中容积输液泵有11例发生空气报警,3例发生压力报警。结论:通过护理使患者了解容积输液泵报警的原因,解除心理负担,顺利进行化疗,提高患者生活、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