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64篇
  免费   1126篇
  国内免费   865篇
耳鼻咽喉   594篇
儿科学   431篇
妇产科学   100篇
基础医学   1124篇
口腔科学   278篇
临床医学   3976篇
内科学   2578篇
皮肤病学   1232篇
神经病学   477篇
特种医学   9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1486篇
综合类   7154篇
预防医学   1865篇
眼科学   213篇
药学   2381篇
  25篇
中国医学   1230篇
肿瘤学   639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454篇
  2022年   474篇
  2021年   553篇
  2020年   513篇
  2019年   528篇
  2018年   263篇
  2017年   377篇
  2016年   476篇
  2015年   555篇
  2014年   947篇
  2013年   941篇
  2012年   1382篇
  2011年   1562篇
  2010年   1340篇
  2009年   1448篇
  2008年   1620篇
  2007年   1534篇
  2006年   1535篇
  2005年   1499篇
  2004年   1175篇
  2003年   1087篇
  2002年   956篇
  2001年   851篇
  2000年   525篇
  1999年   498篇
  1998年   468篇
  1997年   492篇
  1996年   469篇
  1995年   442篇
  1994年   336篇
  1993年   274篇
  1992年   240篇
  1991年   230篇
  1990年   186篇
  1989年   192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郭根凯  孙凌云 《江苏医药》2007,33(5):537-537
Churg-Strauss综合征(CSS)亦称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是一类少见的主要累及中小动脉的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现将我院近6年收治的5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2.
目的:评价变应性哮喘患儿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S-ECP)水平改变及其意义。方法:测定25例哮喘发作期患儿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12周前后,及20例未予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的哮喘缓解期患儿S-ECP水平,并对发作期患儿S-ECP水平变化与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B-EOS)、肺功能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一秒用力呼气量比用力肺活量(FEV1/FVC)及症状评分的关系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哮喘发作组治疗后S-EC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与对照组(健康儿童10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哮喘缓解组S-ECP水平明显高于发作组治疗后,但明显低于发作组治疗前。哮喘发作组治疗前S-ECP水平变化与B-EOS无相关性,与FEV1、FEV1/FVC呈负相关,与症状评分呈正相关。结论:监测S-ECP水平可作为评价哮喘气道炎症程度、病情预后和指导抗炎治疗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3.
人的中性粒细胞(PMN),用罗氏染色(Romanowsky stain)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胞浆中含有两种颗粒:嗜天青颗粒(又称初级颗粒)和特异性颗粒(又称次级颗粒)。嗜天青颗粒为粗大的紫红色,在原始粒细胞阶段很少或见不到,至早幼阶段含量最丰富。随着细胞的成熟,酸性粘蛋白合成增加,并与嗜天青的碱性颗粒形成复合物,从而失去嗜天青的特性。故自中幼阶段以下,嗜天青颗粒已变得不明显,甚至已见不到,而让位于细小、不规则的特异性颗粒。然而,在电子显微镜下,即使成熟的PMN,嗜天青颗粒仍可见到。[第一段]  相似文献   
34.
35.
36.
赖晶红  葛宪民 《广西医学》2002,24(12):2024-2027
随着基因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甲~庚型肝炎病毒相继被发现 ,但在临床中仍有 1 0 %~ 2 0 %的病毒性肝炎患者依然病因不明 ,无法用已建立的甲~庚型肝炎的实验室方法进行病原学分型 ,所以称为非甲~庚型肝炎。 1 997年 1 2月日本学者Nishizawa等( 1) 应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技术 ,从输血后肝炎患者的血清中克隆出新的肝炎病毒 ,并以该患者姓名的大写字母名为 TTV,该命名恰巧与输血传播病毒 ( 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三个英文名字的字头一致。随后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人群中普遍存在 TTV感染 ,且呈全球分布 ,感染率高 ,TTV除可经…  相似文献   
37.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少见的胃肠疾病,是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细胞(eosinophilic cell,EC)的异常浸润为特征.由于其临床表现为多样性、非特异性,易发生漏诊、误诊.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从1995至2002年共确诊3例患者,现将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和病理、治疗及预后作一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38.
患者,女,19岁,因结膜炎而就诊。患者戴“OK”镜。考虑“OK”镜浸液有菌污染,故送“OK”镜浸液做细菌培养。  相似文献   
39.
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对透析液的选择和治疗药物的选择进行了讨论,并对病人产生的贫血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40.
父子同患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27岁,因上腹部痉挛性疼痛,伴发热、腹泻、体重减轻2周就诊。查体:体温38.9℃,脉搏92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25/80mmHg。急性病面容,神志清楚,自动体位,步态正常。皮肤粘膜无黄染、皮疹或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两侧呼吸动度一致.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腹无膨隆,腹软,上腹部剑下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