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600篇
  免费   20111篇
  国内免费   12053篇
耳鼻咽喉   1803篇
儿科学   2197篇
妇产科学   1533篇
基础医学   12832篇
口腔科学   3030篇
临床医学   61580篇
内科学   43162篇
皮肤病学   1071篇
神经病学   10666篇
特种医学   451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16篇
外科学   21703篇
综合类   105237篇
预防医学   18239篇
眼科学   5937篇
药学   35690篇
  529篇
中国医学   14806篇
肿瘤学   9257篇
  2024年   2496篇
  2023年   8207篇
  2022年   7999篇
  2021年   9621篇
  2020年   10373篇
  2019年   9184篇
  2018年   4899篇
  2017年   8471篇
  2016年   9890篇
  2015年   10792篇
  2014年   17535篇
  2013年   17447篇
  2012年   22075篇
  2011年   23991篇
  2010年   22148篇
  2009年   22560篇
  2008年   22975篇
  2007年   21036篇
  2006年   20571篇
  2005年   20384篇
  2004年   16946篇
  2003年   16578篇
  2002年   13556篇
  2001年   11358篇
  2000年   7986篇
  1999年   6651篇
  1998年   5590篇
  1997年   4819篇
  1996年   4252篇
  1995年   3614篇
  1994年   2846篇
  1993年   2113篇
  1992年   1592篇
  1991年   1274篇
  1990年   957篇
  1989年   1138篇
  1988年   248篇
  1987年   246篇
  1986年   155篇
  1985年   99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目的探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加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8例。结果术后随访1年一3年6个月,8例骨折均愈合,未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侧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治疗股骨颈骨折,同时给以良好的内固定,可促进骨折愈合,降低了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MRA与CDFI在VBI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4例VBI患者于发作期行MRA与CDFI,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MRA阳性率为78.1%,CDFI阳性率为46.7%,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MRA、CDFI均可评价VBI发作期血管形态学变化,但MRA更具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血管内皮功能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互关系.方法:对8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坎地沙坦酯进行观察.采用水银血压计测量坐位右上肢血压,放射免疫法测定ET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含量.结果: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高血压患者ET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NO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坎地沙坦酯能调节血管内皮ET与NO的分泌,平稳有效降低血压,并可能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预后;本研究也提示,高血压患者血压增高与内皮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994.
《医药保健杂志》2009,(18):39-39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成立于2003年。以冠心病科、高血压科、起搏电生理科、普心内科、心律失常组、中心监护室(CCU)为主体,结合了心脏外科、心功能科、心血管实验室及干部心血管病房等多个科室组成,是具有现代诊疗模式和国内一流诊疗设备的中心。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分析Dandy—Walker综合征的临床及cT与MR!影像特征。方法采用cT与MRI常规扫描,对12例Dandy—Walker综合征的临床表现、CT与MRI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Dandy—Walker综合征的CT与MRI表现归纳为①小脑蚓部缺失,小脑半球发育不良、完全分离,分离的小脑半球可以不对称;②第四脑室呈囊状、扇形、三角形显著扩张或后颅窝巨大囊状阴影与第四脑室相通;③窦汇异常抬高,越过人字缝/天幕抬高;④幕上脑室对称性扩张,脑积水。结论对Dandy—Walker综合征的诊断,CT扫描能够显示后颅凹及天幕上下脑的形态与结构,其CT表现具特征性;MRI可多平面扫描,无骨质伪影,显示后颅凹优于CT,在矢状面上可显示小脑、第四脑室、导水管、后颅凹囊肿以及与天幕的关系。CT与MRI扫描对Dandy—Walker综合征能够做出定性诊断,是术前诊断的主要依据,检查无痛苦,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96.
MRA在游离组织瓣移植术中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已被广泛应用于脑、颈、心脏、肾及肺的临床诊治,但其在手外科的临床应用则少见报道.自2004年2月作者在游离组织瓣移植术中,利用供区、受区的MRA行术前设计、术中指导以及术后监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联合股-股动脉旁路移植术(cross-femoral bypass grafting,CFBG)的单臂支架型血管(aortouniiliac,AUI)腔内修复腹主动脉瘤(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的疗效。方法1997年5月~2007年2月,对8例因髂动脉的特殊解剖条件无法应用分叉支架型血管的腹主动脉瘤采用联合CFBG的AUI支架型血管进行EVAR治疗。术后观察内漏、缺血并发症、股股旁路血管的通畅性以及下肢血供情况等。结果围手术期无死亡,1例因急性心肌梗死于术后15个月死亡。3例原发性内漏分别于术后1、3、6个月自愈。8例平均随访24个月(3~72个月),旁路均通畅,1例于术后1年吻合口轻微狭窄但无下肢缺血症状。结论因髂动脉解剖条件复杂不能应用分叉支架型血管的腹主动脉瘤采用联合CFBG的AUI支架型血管进行EVAR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8.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endovascular surgery for the treatment of thromboangitis obliterans (TAO). Methods Sixteen patients (18 limbs) with thromboangitis obliterans were treated by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plasty (PTA). Results Angiographic success on the limb basis was achieved in 15 of 18 treated limbs and the initial technical success rate was 83.34%. Doppler anklebrachial index (ABI) increased from 0.33±0.16 to 0.79±0.23 one week after PTA. The follow-up time was 2~24 months, the average time was 10.84 months. The 3-month, 12-month accumulated primary patency rate were 81.33% and 60. 23%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PTA is effective primary invasive treatment for thromboangitis obliterans yielding acceptable primary clinical success with a low complication rate and resulting in moderate long-term clinical patency and a high limb salvage rate.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观察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到大鼠损伤脊髓(SCI)后迁徙情况的方法.方法:体外培养大鼠NSCs,应用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 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及多聚左旋赖氨酸(PLL)标记NSCs,分别进行普鲁士蓝染色、电子显微镜观察NSCs在体外标记情况.6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损伤组(A组)、脊髓损伤对照组(B组)、脊髓损伤后NSCs移植治疗组(C组),分别在细胞移植术后第7d、14d、21d、28d及35d,按照改良Tadov评分法和Rivlin斜板试验观察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B、C组术后第7、21、35d行MRI检查,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T2*WI.结果:(1)普鲁士蓝染色证实SPIO和PLL标记NSCs的有效率为100%.(2)细胞移植后7~35d,C组与B组动物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但B组恢复较慢,14d、21d、28d和35d时C组Tarlov评分和斜板试验角度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5T MRI榆查,C组移植处在T2*WI序列呈低信号改变,第21d低信号向损伤区扩大,第35d损伤区见到低信号改变.B组相同时间点无低信号改变.第35天时与B组相比,C组3个扫描序列中信号强度分别下降32.55%、54.14%、62.27%,T2*WI的信号强度变化最大,T1WI变化最小.结论:磁共振技术可以追踪SPIO及PLL标记的移植在体内的NSCs.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分析探讨CT、MRI诊断对肾上腺病变的作用与价值。方法:MarconiMX8000 4层螺旋CT机,增强造影剂使用非离子型制剂,常规扫描及增强。应用西门子MAGNETOM1.5T磁共振机,增强造影剂使用Gd-DTPA制剂,常规T1WI、T2WI、脂肪抑制、化学位移同反相位及增强。对25例经手术及病理资料诊断证实的肾上腺病变进行CT、MRI诊断回顾性分析。结果:可清楚显示肾上腺病变的侧别、数目、大小、范围及可能的性质。结论:CT是肾上腺病变最佳影像检查方法,MRI具有重要辅助及补充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