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90篇
  免费   1022篇
  国内免费   492篇
耳鼻咽喉   157篇
儿科学   132篇
妇产科学   58篇
基础医学   367篇
口腔科学   47篇
临床医学   4512篇
内科学   2184篇
皮肤病学   134篇
神经病学   3290篇
特种医学   19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2016篇
综合类   6879篇
预防医学   911篇
眼科学   194篇
药学   2334篇
  31篇
中国医学   990篇
肿瘤学   141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477篇
  2022年   454篇
  2021年   577篇
  2020年   591篇
  2019年   603篇
  2018年   335篇
  2017年   496篇
  2016年   607篇
  2015年   699篇
  2014年   1161篇
  2013年   1288篇
  2012年   1693篇
  2011年   1796篇
  2010年   1643篇
  2009年   1713篇
  2008年   1617篇
  2007年   1539篇
  2006年   1491篇
  2005年   1315篇
  2004年   1155篇
  2003年   987篇
  2002年   802篇
  2001年   717篇
  2000年   423篇
  1999年   345篇
  1998年   300篇
  1997年   295篇
  1996年   258篇
  1995年   191篇
  1994年   161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川崎病随访方案(试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临床儿科杂志》2006,24(5):427-428
随着川崎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川崎病心脏后遗症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急性期不留有后遗症或出现一过性的冠状动脉扩张而恢复期无新的病变发生者,预后良好。急性期若出现中等度以上的冠状动脉瘤,可根据动脉瘤的大小、形态、存在的部位推测是否有演变为闭塞性病变的危险。这种方法目前已得到一致的公认。基于这些方面的认识,川崎病的规范随访工作对临床医师而言尤为重要。本方案参考2004年日本小儿科学会和美国心脏病学会制订的川崎病管理标准,通过对学龄前儿童及年长儿的病程观察,包括运动管理标准,探讨符合中国国情的川崎病规范随访方案…  相似文献   
62.
患者男,52岁。因突发头痛、神志不清、频繁呕吐40min于2005年2月3日入院。入院前行走时突发头痛、随即神志不清、烦躁不安,鼾声呼吸伴频繁呕吐,“120”急救人员赶到检查时发现患者血压为60/40mmHg,意识模糊,脉搏细速,频繁呕吐,立即展开了扩容、静滴多巴胺等抢救,急送本院;经门诊头颅CT检查示基地池、环池、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假性血管血友病因子(vWF)及血小板膜糖蛋白Ib(GPIb)在慢性肾脏疾病(CKD)不同阶段的变化及意义。方法87例患者按病因及CKD不同阶段分为5组,A组:CKD1期,肾小球肾炎组,17例;B组:CKD1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组,14例;C组:CKD1期,继发性肾病组,18例;D组:CKD2~4期,慢性肾衰组,18例;E组:CKD5期,慢性肾衰透析组,20例。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测定GPIb、双抗体夹心固相酶免疫测定血浆vWF。结果vWF、GPIb在A、B、C、D、E组均明显增高,以B、C组尤为突出;与凝血状况正相关。结论vWF水平可同时反应内皮细胞受损及凝血状态,在肾小球疾病发展中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4.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室应急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更好地配合急诊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方法 :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实施规范化、制度化、常规化操作。结果 :有效地提高了患者救治率。结论 :对主动脉夹层动瘤手术急救时实施规范化、制度化常规操作 ,可有效地提高救治率 ,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应用电解可脱性铂金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4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48个动脉瘤),其中43例行单纯GDC栓塞术,3例宽颈动脉瘤行支架结合GDC栓塞,1例宽颈动脉瘤应用球囊瘤颈塑型GDC栓塞术.术前、术后造影对比,术后随访1~58个月。结果 4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GDC栓塞47个,其中36个100%栓塞(76.5%),6个90%柃塞(12.8%),2个80%栓塞(4.3%),1个50%栓塞(2.1%),2个栓塞失败(4.3%),1个多发动脉瘤未作处理,4例应用瘤颈辅助技术手术顺利,效果满意。术后随访无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结论 GDC适合大多数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治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联合股-股动脉旁路移植术(cross-femoral bypass grafting,CFBG)的单臂支架型血管(aortouniiliac,AUI)腔内修复腹主动脉瘤(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的疗效。方法1997年5月~2007年2月,对8例因髂动脉的特殊解剖条件无法应用分叉支架型血管的腹主动脉瘤采用联合CFBG的AUI支架型血管进行EVAR治疗。术后观察内漏、缺血并发症、股股旁路血管的通畅性以及下肢血供情况等。结果围手术期无死亡,1例因急性心肌梗死于术后15个月死亡。3例原发性内漏分别于术后1、3、6个月自愈。8例平均随访24个月(3~72个月),旁路均通畅,1例于术后1年吻合口轻微狭窄但无下肢缺血症状。结论因髂动脉解剖条件复杂不能应用分叉支架型血管的腹主动脉瘤采用联合CFBG的AUI支架型血管进行EVAR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7.
肢体创伤性动脉病变的介入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介入放射方法诊断治疗肢体创伤性动脉病变的效果。方法 8例肢体动脉创伤伴有远端肢体缺血改变,其中2例伴大出血,伤者接受了选择性患肢动脉造影检查;7例随后进行了动脉病变的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治疗方法包括动脉分支或主干栓塞、动脉内溶栓和血管内支架置放。结果 血管造影精确显示了动脉破裂、假性动脉瘤、血栓形成或动脉内膜损伤等病变性质。3例假性动脉瘤、3例动脉血栓病变综合应用介入治疗方法取代外科手术获得满意疗效。1例溶栓后证实动脉破裂和1例造影证实动静脉瘘后转手术治疗。结论 介入放射与外科方法相结合能明显提高肢体动脉创伤的诊断治疗水平,有效挽救伤者肢体和生命。  相似文献   
68.
高渗性昏迷是内科急症之一,其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可达40%。而蛛网膜下腔出血同样来势凶险,预后较差。其中由颅内动脉瘤出血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死率约40%。由脑血管畸形引起的病死率也达到10%-25%。如蛛网膜下腔出血与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同时合并发生,其病死率更高。我们经过积极抢救,获得成功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9.
内脏假性动脉瘤(PSA)是胰腺术后和胰腺炎少见但死亡率很高的并发症,外科手术和血管造影介入治疗是常用的方法,但临床尚无最理想的治疗手段.本文作者回顾性分析了1995~2005年印地安那州大学外科收治的37例PSA病例,其中13例并发于胰腺术后(POSTOP组),24例并发于胰腺炎(PANC组).  相似文献   
70.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是内科急重症之一,起病急,发展快,临床表现复杂,病死率及误诊率高。如不能及时诊断,正确处理,易引起死亡。对我院1例ADA误诊进行分析,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