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1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96篇
内科学   40篇
神经病学   567篇
特种医学   1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574篇
预防医学   122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65篇
  2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20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1.
目的 回顾性分析颅内肿瘤伽玛刀治疗后的影像学表现,为疗效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颅内肿瘤227例(良性肿瘤127例,恶性肿瘤100例)中,81例获病理诊断,146例经临床及影像诊断.周边剂量8~25Gy(平均16.7 Gy),中心最大剂量16~50 Gy(平均25.4Gy).伽玛刀治疗后定期行CT或MRI复查,影像随访时间为恶性肿瘤3~36个月(平均12个月),良性肿瘤6~42个月(平均28个月).结果 65例脑转移瘤、生殖细胞瘤和淋巴瘤中,肿瘤缩小或消失60例(92.3%),增大5例(7.7%);35例胶质瘤中肿瘤缩小或消失14例 (40%),大小不变11例 (31.4%),增大10例 (28.6%);127例良性肿瘤中肿瘤消失或缩小69例(54.3%),大小不变58例 (45.7%).总有效率为93.4%.伽玛刀治疗后新出现瘤周水肿或原有瘤周水肿加重30例(13.2%),瘤内出血8例(3.5%).结论 伽玛刀治疗颅内肿瘤局部控制率高,并发症少,影像学随访是疗效判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92.
您好。我的亲戚近被确诊为脑瘤,医生建议做伽玛刀治疗。我对伽玛刀不了解,希望您给讲讲伽玛刀治疗的优势。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时MRI定位的最佳成像序列,评价定位技术对疗效的影响价值。方法两组共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A组30例采用常规法定位,头架基础环平听眦线,SE序列2~3mm薄扫;B组30例采用改良3DTOF法定位,头架基础环平行于听眦线向前开放15°夹角所形成的直线为扫描基准线,3DTOF序列扫描。输入图像资料进行定位规划后,以三叉神经根为靶点进行伽玛刀治疗。随访两组患者近期和远期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期疗效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远期并发症和复发率比较,两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3D-TOF定位法能完全清晰的显示三叉神经根,有利于伽玛刀的准确定位,对避免并发症及降低复发率有重要价值,可作为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常用定位法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对伽玛刀治疗肝癌患者肝功能损害的防治疗效。方法 将47例行伽玛刀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观察组(24例)与对照组(23例),两组给予复方氨基酸、维生素类及护肝片等治疗,观察组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美能),疗程4周。结果 复方甘草酸苷对伽玛刀治疗肝癌患者肝功能损害的防治疗效显著,伽玛刀治疗前、后对比,观察组ALT、AST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TB下降(P〈0.05)。对照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上升明显(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可减轻伽玛刀对肝功能的损害,有明显护肝退黄作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伽玛(γ)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简称γ-刀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的疗效。方法采用γ-刀治疗16例(16只眼)脉络膜黑色素瘤,40%~50%等剂量曲线覆盖肿瘤,肿瘤边缘剂量12~30 Gy。平均17 Gy,中心剂量35~68 Gy,平均48 Gy,γ角45o~65o。治疗后随访3~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5个月。根据自觉症状、CT和MRI检查结果判断其治疗效果。结果症状好转8例,无变化6例。恶化2例,总有效率87.5%。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消失3例,缩小7例,无变化4例,2例肿瘤增大而行眼球摘除手术。除视网膜前及视网膜下可见小片状出血外,无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γ-刀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瘤体局部控制率高,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脉络膜黑色素瘤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6.
周双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111-111
肿瘤患者在使用立体定向外照射伽玛刀治疗加增敏化疗过程中,需要长期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及高浓度营养液.为避免反复穿刺造成的创伤及化疗对周围静脉的破坏.我科2004年5月-2005年1月.将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技术应用于13例接受全身伽玛刀治疗加增敏化疗的患者.全部由护士床旁操作,插管快速、简便。无并发症发生,取得满意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7.
介绍了用伽玛刀治疗前列腺癌20例。其尿道狭窄的状况及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98.
背景与目的:位于脑十、松果体和丘脑区的颅内病变位置深在,又属于脑重要功能区,手术风险高,全切除难度大,且多为恶性,治疗较为棘手。本文结合我们的临床病例,探讨应用OUR-XGD旋转式伽玛刀治疗手术高风险区颅内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58例经MRI影像证实的手术高风险区颅内病变的伽玛刀治疗临床资料。结果:松果体区5例,局部控制率84.0%,改善率13.5%,无效率2.5%。脑干区39例,局部控制率84.0%。,恶化率6%,死亡率10%。丘脑区14例,局部控制率71.43%,改善率14.28%,无效率7.14%,加重率7.14%。结论:OUR-XGD旋转式伽玛刀是治疗手术高风险区颅内病变又一种有效的方法,该方法安全、微创、可极大地保留脑功能,可达到对恶性病变可控制病灶、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讨论常规放疗联合伽玛刀治疗脑胶质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4年1月-2007年8月间采用常规治疗联合伽玛刀治疗的脑胶质细胞瘤患者106例,常规放疗采用双侧平行对穿野,照射野包括肿瘤及肿瘤边缘外2~3cm的脑组织;常规分割2Gy/次,共20次,总剂量达40Gy后行伽玛刀治疗,分1~2次完成,总剂量12~16Gy,现察疗效.结果 治疗后3~6个月临床症状好转66例(71.7%).CR29例(31.5%),PR45例(48.9%),NC11例(12.0%),PD7例(7.6%),有效率(CR PR)为80.4%.1、2年生存率分别为67.8%(59/87)、35.5%(22/62).资料显示病灶体积是影响近期疗效与远期生存的首要因素,病灶体积≤40cm3有效率为100%,而不同的病理分级主要影响远期生存.结论 脑胶质细胞瘤以影像学水肿为特征的亚临床区域相对合理,常规放疗联合伽玛刀可充分利用各自放射物理剂量分布的特点,又符合放射生物学原则,有望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0.
超级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56例近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级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肝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学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6例(年龄36~82岁)应用立体定向放射系统(SRT)进行治疗,观察其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 计划治疗3~10枪点,单次剂量3~6 Gy,2~5次/wk,照射总量30~50 Gy. 治疗计划中≥50%的等剂量曲线包饶计划靶区(PTV),平均肝脏剂量均小于25 Gy,V30 Gy(接受≥30 Gy剂量照射的正常肝百分体积)均小于30%.结果:肝癌患者56例(伴有门脉癌栓24例)中,完全缓解(CR) 10例(17.9%),部分缓解(PR) 30例(53.6%),中位生存时间10.6 mo,其中6 mo生存率96.4%(54/56),不良反应发生率94.3%,其中消化道反应为92.8%(52/56).结论:超级伽玛刀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控制肝癌局部和区域性发展,安全、可靠,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