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2篇
  免费   40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5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3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05篇
预防医学   20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0篇
  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51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42.
目的 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分析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3 D-CRT)及调强放疗(IMRT)中肿瘤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方法 对20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行CT模拟定位.每例分别设计3D-CRT和IMRT两份计划,以95% PTV60体积获得60Gy处方剂量进行归一,分析靶区剂量和危及器官受量.结果 IMRT的PTV50剂量参数D100和D95、PTV50体积参数V100均优于3D-CRT计划(P均<0.01),PTV50剂量参数最大剂量、最小剂量和平均剂量均优于3D-CRT计划(P均<0.01).IMRT的PTV60参数D100、D95、V100较3D-CRT无优势,Dmean低于3D-CRT(P <0.01).IMRT的PTV50和PTV60适形指数均优于3D-CRT(P均<0.01).IMRT的全肺V5、V10、V15、V20和平均剂量均低于3D-CRT(P均<0.01).IMRT和3D-CRT的心脏平均剂量相似,IMRT的脊髓剂量较3D-CRT显著增加,但未超过耐受量.结论 IMRT放疗技术能够更好实现食管癌的肿瘤靶区均匀的剂量分布,并降低肺部的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比较左侧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靶区分割式放射治疗计划(target segmented plan,TSP)、与TSP优化参数相同但未分割靶区计划(Non-TSP)与常规8野调强计划(8fields IMRT,8F-IMRT)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放疗科收治的30例左侧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资料,所有胸壁靶区两侧后界连线切肺最大深度均>2 cm。将连线切肺最大深度按照<3 cm、3~4 cm、>4 cm分组。所有患者均采用美国Varian 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设计3种(TSP、Non-TSP和8F-IMRT)治疗计划,然后对比分析3种方式计划的剂量学参数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的治疗计划都达到了处方剂量要求。TSP的D98%明显低于Non-TSP和8F-IMRT (Z=-3.294,-3.266,P<0.05);3种计划的均匀指数(HI)和适形指数(C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on-TSP的加速器治疗的跳数(monitor unit,MU)明显高于TSP和8F-IMRT (Z=-3.04,-2.669,P<0.05)。TSP的Dmean高于8F-IMRT (Z=-3.181,P<0.05)。对于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s),TSP较Non-TSP和8F-IMRT计划明显降低了所有患者患侧肺和心脏的V5 GyV10 GyV20 GyDmean(肺:V5 GyZ=-3.408、-3.408,V10 GyZ=-3.408、-3.408,V20 GyZ=-3.408、-3.124,DmeanZ=-3.408、-3.408,P<0.05;心脏:V5 GyZ=-3.408、-3.408,V10 GyZ=-3.408、-3.408,V20 GyZ=-2.499、-3.067,DmeanZ=-3.408、-3.408,P<0.05)。Non-TSP健侧乳腺的Dmean明显高于TSP和8F-IMRT (Z=-2.954、-2.215,P<0.05),但Dmax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计划的脊髓D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F-IMRT肱骨头Dmean明显高于TSP和Non-TSP (Z=-3.01、-2.442,P<0.05)。分组的患侧肺V5 GyV10 GyV20 Gy和心脏的V5 GyV10 GyDmean的Non-TSP和8F-IMRT计划与TSP的幅度差均值均满足D (N-T,A)< D (N-T,B)< D (N-T,C)和D (8F-T,A)< D (8F-T,B)< D (8F-T,C)。结论 TSP能在保持原有靶区剂量充分的同时,在不增加高剂量照射体积的前提下,有效地减小左侧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放疗患侧肺和心脏的低剂量区照射体积;随着靶区后界连线切肺最大深度的增加,TSP对患侧肺和心脏的低剂量保护优势愈明显。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左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同步加量静态调强放射治疗(sIMRT)与断层定野放射治疗(TD)的剂量学特点。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云南省肿瘤医院左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银夹标记患者24例,对同一患者分别采用sIMRT计划设计(Monaco5.11.03治疗计划系统)和TD计划设计(TomoTherapy治疗计划系统),比较两种计划的剂量学参数。结果 两组计划的肿瘤计划靶区(PGTV)的D2%、D98%、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sIMRT的CI(0.75±0.05)高于TD的CI(0.61±0.13),TD的HI(0.04±0.01)低于sIMRT的HI(0.05±0.00)(P <0.05)。D5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计划的乳腺计划靶区(PTV)的D98%、CI、H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sIMRT的CI(0.82±0.04)高于TD的CI(0.68±0.05),TD的HI(0.19±0.01)低于sIMRT的HI(0.20±0.01)(P <0.05),D2%、D50%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危及器官的比较上,sIMRT较TD降低了左肺的V5、V20、Dmean以及左右心室的DmeanP <0.05),其中sIMRT左肺的V5、V20和Dmean较TD分别降低了3.69%、1.26%、7.84%。TD较sIMRT降低了对侧乳腺的Dmean、心脏的V30、左右心房的Dmean及脊髓的D2%P <0.05)。但在心脏的Dmean方面两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sIMRT技术和TD技术均能满足左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剂量需求,sIMRT技术的CI优于TD技术的CI,TD技术的HI优于sIMRT技术的HI;sIMRT技术对患侧肺的保护更佳,对于有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建议优先选择sIMRT技术;TD技术对心脏的保护并未体现出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5.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 )、不同射野数目的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和简化调强放射治疗(sIMRT)在宫颈癌根治术后计划靶体积(PTV)剂量分布、危及器官(OAR)保护以及机器跳数方面的差异,探讨宫颈癌术后盆腔外照射的合理方法。方法选择10例宫颈癌术后需行盆腔放疗的患者,分别制定4个野3DCRT ,5野、7野及9野IM RT ,5个野sIM RT 计划,处方剂量50 Gy ,通过分析靶区剂量分布均匀度、适形度,危及器官受照体积及机器跳数,比较5种计划的优缺点。结果5F-IM RT、7F-IM RT、9F-IM RT的PT V剂量分布均匀性好于3DCRT和sIM RT。5种放疗计划中以7F-IM RT 及9F-IM RT 靶区的适形度最优,5F-IM RT 次之,sIM RT 稍逊于 IM RT ,3DCRT最差。IM RT及sIM RT在高剂量区对小肠、膀胱及直肠的保护作用明显优于3DCRT。sIM-RT仅在20 Gy剂量水平对小肠的保护作用逊于7F-IM RT及9F-IM RT ,但对于直肠、膀胱的保护不逊于IM RT。sIM RT的机器跳数大于3DCRT ,但明显低于IM RT放疗计划。结论 sIM RT 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放疗技术,在宫颈癌术后盆腔放疗时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46.
目的比较直肠癌术前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IMRT)对小肠照射剂量和体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直肠癌患者的放疗资料,其中15例为术前放疗,15例为术后放疗。应用Dx(x%小肠体积所接受的最低剂量)、Vx(XGy处方剂量所覆盖的小肠体积)、平均剂量、总体积来评价小肠受照射剂量、体积。结果与术后放疗相比,术前放疗的D2、D5差异具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IMRT放疗计划相比,术前小肠的V5-V40绝对体积以及靶区内小肠的总体积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对体积中除V25、V33外,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术前IMRT放疗计划中对小肠的保护优于术后放疗。  相似文献   
47.
广西医用电子加速器验收检测泄漏辐射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收、检测广西地区医用电子加速器,分析其泄漏辐射水平,为估算放射职业人员、患者辐射防护剂量水平和制定放射防护控制策略提供依据,为医院的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提供指导。方法:对广西29台医用电子加速器进行验收、检测。使用热释光剂量计(TLD)测量加速器的泄漏辐射水平;使用中子测量仪测量中子的泄漏辐射水平,结合国家标准对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加速器透过限束装置的辐射泄漏率最大值≤1.2%,平均值≤0.65%;距电子轨道1 m处辐射泄漏率最大值≤0.46%,有用线束中心轴2 m圆平面内辐射泄漏率最大值≤0.19%,平均值≤0.09%;标称能量≥10 MV的加速器,其电子轨道1 m处中子的辐射泄漏率最大值≤0.032%,有用线束中心轴2 m圆平面内中子的辐射泄漏率最大值≤0.028%,平均值≤0.014%。结论:所检测设备的泄漏辐射水平均在国家标准控制范围内,医用加速器的泄漏辐射水平是设备防护性能的重要指标,在其投入使用前必须通过验收,以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48.
目的 研究对比剂对中上段食管癌动态调强放疗(IMRT)计划的剂量学影响。方法 选取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放疗科2018年3~4月中上段食管癌患者10例,中位年龄69岁,CT模拟定位均做增强扫描,对比剂为碘海醇,使用Monaco放射治疗计划系统(Monaco-TPS)设计IMRT计划。同一患者射野相同,优化条件相同,分别制作改变大血管内对比剂电子密度的计划plan A和不改变大血管内对比剂电子密度的计划plan B,对比两组放疗计划的子野数、机器跳数、靶区的剂量学指标、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和危及器官剂量学指标。结果 两组计划的子野数、单次跳数和靶区的CI、HI、95%的靶区体积所得到的绝对剂量(D95%)、最大剂量(Dmax)、平均剂量(Dmea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lan A和plan B右肺受5 Gy剂量照射的体积百分比(V5)分别是(53.5±9.39)%、(56.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an A和plan B左肺的V5分别是(53.0±10.5)%、(56.51±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an A和plan B双肺受20 Gy剂量照射的体积百分比(V20)和双肺Dmea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定位时使用对比剂的中上段食管癌患者,设计动态调强放疗计划时,改变增强CT图像中大血管内的电子密度,能降低肺等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非共面容积调强(VMAT)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选取15例2017年9月至12月间收治的局部晚期胸段食管癌患者,分别设计共面调强、非共面调强和非共面VMAT计划,分析非共面VMAT相对于共面调强和非共面调强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情况。结果:非共面VMAT、共面调强和非共面调强都可以达到靶区剂量覆盖的要求,但非共面VMAT在适形度指数和均匀性指数上显著优于非共面调强(P<0.05);在脊髓Dmax上,非共面VMAT均显著优于共面调强和非共面调强(P<0.05);在肺V5、V20、V30、Dmean上,非共面VMAT也显著优于共面调强(P<0.05);在心脏的保护上,非共面VMAT在V30、V40上和共面调强、非共面调强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食管癌放疗中,非共面VMAT有助于提高靶区的适形度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同时降低肺和脊髓的受照射剂量和体积,有助于降低放射性肺炎以及放射性脊髓炎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铅门跟随与固定技术结合有无均整器4种模式在鼻咽癌调强放疗中的剂量分布,为选择最优治疗技术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选择10例早期鼻咽癌患者,采用Varian公司的Eclipse 13.6治疗计划系统,设计铅门跟随无均整器模式(JTT-FFF)、铅门跟随有均整器模式(JTT-FF)、铅门固定无均整器模式(SJT-FFF)和铅门固定有均整器模式(SJT-FF)4种治疗计划,评估靶区、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剂量学参数以及机器跳数。结果:4组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均达到临床要求,且靶区的适形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JT-FF计划靶区的均匀性最好,相对于JT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对于SJT-FFF计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JTT-FFF计划中,晶体的最大剂量以及眼球、口腔、颞叶、下颌骨和Body的平均剂量最低但机器跳数最多;在JTT-FF计划中,脑干、垂体、交叉、视神经、脊髓的最大剂量和腮腺、喉、内耳的平均剂量最低。结论:4种计划均能满足临床使用要求,靶区适形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TT计划靶区均匀性相对于SJT计划要差,但能更好地降低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