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32篇
  免费   1416篇
  国内免费   296篇
耳鼻咽喉   30篇
儿科学   1491篇
妇产科学   959篇
基础医学   1546篇
口腔科学   172篇
临床医学   1571篇
内科学   2245篇
皮肤病学   56篇
神经病学   969篇
特种医学   39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181篇
综合类   1714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3385篇
眼科学   147篇
药学   1906篇
  5篇
中国医学   450篇
肿瘤学   521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320篇
  2022年   385篇
  2021年   769篇
  2020年   608篇
  2019年   706篇
  2018年   614篇
  2017年   659篇
  2016年   607篇
  2015年   588篇
  2014年   1064篇
  2013年   1434篇
  2012年   907篇
  2011年   1007篇
  2010年   826篇
  2009年   807篇
  2008年   888篇
  2007年   798篇
  2006年   662篇
  2005年   615篇
  2004年   518篇
  2003年   473篇
  2002年   367篇
  2001年   328篇
  2000年   264篇
  1999年   213篇
  1998年   197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72篇
  1985年   126篇
  1984年   109篇
  1983年   87篇
  1982年   76篇
  1981年   74篇
  1980年   70篇
  1979年   59篇
  1978年   52篇
  1977年   27篇
  1976年   34篇
  1975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51.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对应用HFOV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衰竭21例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HFOV能明显地改善患儿的通换气功能,在HFOV治疗1/2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后各项观测指标(包括FiO2、a/APaO2、PaCO2、OI)均有明显改善,治疗6小时PaCO2基本降至正常,OI和FiO2逐步降低,21例患儿中完全治愈17例,2例由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感染抢救无效死亡,2例因其他原因在48小时内放弃,无1例气漏发生,无1例慢性肺病(CLD)及晶体后纤维后增生(ROP)的发生。结论HFOV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52.
广西农村2000~2004年9 178例低出生体重儿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西农村低出生体重儿情况,掌握其5年发生规律,为制定儿童保健研究方向和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2000~2002年原南宁地区12个县和2003~2004年崇左市的7个县共9178例低出生体重儿资料。【结果】广西农村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明显高于全国其他地区平均水平,5年间有上升趋势(P<0.01);女性低出生体重发生率高于男性,男女比为1∶1.12(P<0.001);足月低出生体重发生率高达5.20%,明显高于我国其他地区。【结论】进一步调查低出生体重儿的转归和推广早期综合干预,提高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水平,是今后广西儿童保健工作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53.
目的探讨不同原因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90名低出生体重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儿42名,足月低出生体重儿48名)和250名正常对照组婴儿进行相关因素调查,采用多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低出生体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母亲有急性羊膜炎及阴道流夜pH值使试纸变色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OR=1.584,7.727,P〈0.01);与足月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呈正相关的因素有:宫颈分泌物PCR解脲支原体抗原(UUAg)阳性和发生胎儿宫内窘迫(OR=3.988,0.580,P〈0.001,0.05);与2者均有关的因素是:血清解脲支原体抗体(UUAb)IgM阳性、血清解脲支原体抗体(UUAb)IgG阳性、胎盘解脲支原体(UU)培养阳性和孕周等。结论低出生体重发生是多种因素联合作用造成的,尤其是母亲受到感染时,应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54.
[目的]研究女性手工搬举的最大可接受重量,为手工搬举作业劳动负荷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表面肌电信号技术(SEMG)和Borg量表对女性受试者搬举最大可接受重量时的劳动负荷进行评价。[结果]受试者对称搬举最大可接受重量时竖脊肌肌电幅度波动在59%~87%最大自主收缩时肌电幅度(%MVE)范围内。女性的最大可接受搬举重量远远低于根据NIOSH1991方程计算出的推荐搬举重量限值。在相同的高度,随着水平距离的增加,竖脊肌肌电幅度、RPE(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评分逐渐增加。不对称搬举最大可接受重量时不同扭转角度之间的竖脊肌肌电幅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身体各个部位的RPE评分与扭转角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98,P<0.01。[结论]本次实验所搬举的重量确实为受试者的最大可接受搬举重量,NIOSH搬举方程应用于女性时应适当降低推荐搬举重量限值。  相似文献   
955.
目的探讨超重、肥胖儿童血糖、血脂水平变化特点,为儿童肥胖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3所中学、2所小学,根据2005—2006年中小学生体检身高、体重结果进行筛选,对自愿参加的1045名7~15岁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采集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空腹血糖(FPG)。结果FPG,TG,HDL—C,LDL—C在不同体型男、女儿童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HDL—C水平为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FPG,TG,LDL—C水平均为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男童TC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PG,TG,LDL—C偏高和HDL—C偏低的检出率均为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女童FPG,TC,LDL—C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G偏高和HDL—C偏低的检出率为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结论超重和肥胖儿童较体重正常儿童存在明显的血糖和血脂异常。应加强超重和肥胖儿童血糖和血脂检测,并进行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956.
Mechanisms and Effects of Green Tea on Cardiovascular Health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Green tea, rich in antioxidant and anti-inflammatory catechins, especially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 has been shown to reduce surrogate markers of atherosclerosis and lipid peroxidation, particularly LDL oxidation and malondialdehyde concentrations, in several in vitro, animal, and limited clinical studies. Epidemiological observations in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indicate an inverse correlation exists between habitual consumption of green tea beverages and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A few short-term clinical studies have reported its effects in attenuating biomarkers of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ion among smokers, and an ability to decrease postprandial lipemia in hypercholesterolemic subjects has also been suggested. However, further investigations are needed to confirm the potential role of green tea beverages and the safety of green tea supplements in reducing body fat, as well as other biomarker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s.  相似文献   
957.
李燕  孙芝凤  张燕  刘锦桃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9):3631-3632
[目的]了解云南省婴儿低出生体重发生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统一表格调查分析了云南省省市县九家医疗保健机构1988~2006年间住院分娩出生的37282名婴儿出生体重及相关因素。[结果]婴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平均为7.9%,女婴高于男婴,农村高于城市流动人口,城市流动人口高于城市人口,低出生体重发生率随年代的增加呈下降趋势,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农村、女孩、孕周少、产次(3次及以上)、双胎、早产可增加婴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的危险。[结论]云南婴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较高,其发生水平受多因素影响,要降低LBW发生率,重点干预人群仍然在农村。  相似文献   
958.
[目的]探讨福建地区出国人群身体发育状况。[方法]对2005年在北京和睦家医院移民体检诊所进行健康体一检的居住地为福建省的1006名出国人员身高、体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检测1006人,身高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平均身高男性为169.84cm,女性为158.60cm体重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上升,平均体重男性为61.43k,女性为52.75kg。BMI≥25者102人,占10.14%。[结论]福建籍出国体检人群身高较低,但随年代逐步升高;肥胖和超重者所占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959.
安徽省1985~2005年中小学生生长交叉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龙翔  陶芳标  黄锟  赵媛媛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1):1320-1321
目的了解安徽省中小学生青春期加速生长的变化趋势。方法描述安徽省1985-2005年5次全国体质调研身高和体重交叉图,结合1985-2005年学生身高和体重增长净值,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985-2005年安徽省中小学生身高和体重青春期交叉发生的时间前移,身高发生交叉的年龄由1985年的10,13岁缩小至2005年的11,12岁;体重交叉年龄从1985年的11,14岁缩小至2005年的11,12岁,交叉区间间隔有缩小趋势。身高区间最大值从1985年2.635 cm缩小至2005年的1.656 cm。体重区间最大值从1985年1.605 kg缩小至2005年的1.521 kg。结论20年来,城乡男生青春期身高、体重增长速度高于女生,可能是身高、体重在青春期交叉区间缩小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60.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普通肝素(UFH)、低分子量肝素(LMWH)、华法林、尿激酶(UK)治疗2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期间观察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等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26例病例中,基本治愈者25例,有效者1例,无无效病例,达到临床治愈时间平均11d。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早期应用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华法林、尿激酶等治疗,提高疗效。恢复正常的D-二聚体是停止溶栓的指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