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析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影响因素,为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及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绵阳市人民医院2006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的产妇分娩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2006~2009年,产科住院分娩活产儿10 667人,其中低出生体重儿444例,占4.2%;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35岁及以上年龄段发病率高、农村地区明显高于城市、女婴高于男婴、双胎或多胎高于单胎。[结论]产妇年龄、婴儿性别、户籍、胎数与低出生体重的发生有关。提倡妇女在最佳年龄段生育,重视产前检查,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贫困农村地区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适宜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1~12月对云南省农村某贫困地区出生体重进行监测,并对其中170例低体重儿进行1∶2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低出生体重影响因素。结果:①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7.97%,以宫内发育迟缓为主(67.84%)。②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前一年患慢性病、孕期患慢性疾病和分娩地点为乡村医院、孕期有明显妊娠反应、孕期增重≤6.9kg、早产史是发生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③身高、孕期产检次数≥5次、婴儿胎龄足是低出生体重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祥云县贫困农村LBW发生率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母亲孕前、孕期健康状况、孕期保健和营养状况是该地区低出生体重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强贫困农村地区的保健工作,开展适宜的孕期营养干预是减少低出生体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潍坊地区孕妇的营养状况,明确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的膳食营养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孕晚期妇女352例(城市180例,农村172例),采用24h回顾法进行膳食调查,并对孕妇产前、产后以及新生儿进行必要体格检查。[结果]VitA、VitB2、钙、铁、锌的摄入量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潍坊地区巨大儿发生率10.80%,农村高于城市。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3.41%,城乡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总能量、碳水化合物和Zn的摄入量与巨大儿的发生概率显示正相关关系,VitA、VitB2、Ca、Fe与巨大儿的发生概率显示负相关关系。适量增加总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可以减少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概率。[结论]农村孕妇一些维生素和必需微量元素的摄取量不够理想,孕妇在孕晚期控制机体能量的摄入,适量摄取碳水化合物和Zn,增加VitA、VitB2、Ca、Fe等营养素,可以有效的减小农村巨大儿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余红  刘丹  程洪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2):5007-5009
目的:了解绍兴市妇幼保健院活产儿出生体重10年的变化趋势。方法:对1998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该院出生的活产儿出生体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间活产儿平均出生体重在3 295~3 354 g之间波动,男婴高于女婴,流动人口婴儿低于户籍人口婴儿;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4.5%,巨大儿发生率为8.1%。结论:该院历年活产儿平均出生体重高于全国水平,流动人口平均出生体重低于户籍婴儿,今后应重点关注流动人口的孕产妇保健。  相似文献   

5.
1998年中国低出生体重发生率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26  
目的 了解中国低出生体重率的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11省44个市县1998年7-10月出生的活产儿,用统一的新生儿杆秤进行测量,精确度至25克。结果 ①中国低出生体重率的分布特点是女婴高于男婴;农村高于城市;边远地区高于内地;内地高于沿海。城市平均低出生体重发病率为4.2%。但贫困县及青海省低出生体重率分别为12.2%、11.5%。②本次调查低出生体重率的危险因素有多胎、多产次、孕周不足、高海拔、低国民生产总值及妇女贫血等。结论 我国城市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边远地区及贫困县低出生体重率仍较高,应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闵行区流动人口出生特征,为完善本区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和疾病预防控制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上海市出生医学信息系统出生监测数据,分析2007—2011年闵行区流动人口出生特征,并与户籍人口出生特征进行比较。[结果]流动人口出生性别比为117.53~123.36,剖宫产率为33.60%~37.50%,流动人口低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发生率均高于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出生缺陷报告率低于户籍人口。[结论]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生育状况存在差异。重点加强流动人口孕产期保健管理,提高流动人口孕产妇健康宣教力度。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1910名城乡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现状及干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低出生体重(以下简称低出生体重)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常见病因之一。为摸清我省城乡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的现状,找出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的重点人群及主要影响因素并进行重点干预,我们在我省的昆明市、大理市、建水县和大关县对1998年9月~1999年3月出生的新生儿进行了低出生体重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省农村低出生体重发生率高于城市和全国平均水平。降低我省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的主要干预对象是农村孕产妇。孕周、怀孕中后期食欲、胎数、脐带异常及胎儿性别等因素是造成低出生体重的主要原因,对此探讨了有关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省外流动人口婴儿死亡情况。方法:对绍兴市2007年70例省外流动人口婴儿死亡情况与本地户籍人口婴儿死亡进行比较。结果:省外流动人口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均高于本地户籍人口婴儿;前四位死因分别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意外窒息和新生儿破伤风,胎龄小于30周、出生体重小于1500g及感染性疾病的死亡比例较高;死亡婴儿住院出生比例低于本地户口儿童,死亡未治疗比率则高于本地户口婴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省外流动人口婴儿死亡率高于本地户口儿童,主要死因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和意外窒息,流动人口婴儿保健服务利用低于本地户籍人口婴儿。  相似文献   

9.
绍兴市省外流动人口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绍兴市省外流动人口5岁以下儿奄死亡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对绍兴市2007年97例省外流动人口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死亡原因、死前保健服务与本地户口死亡儿童进行比较. [结果]省外流动人口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高于本地户口儿童;流动人口儿童死亡原因主要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溺水、出生窒息、意外窒息和交通意外,分类死因以新生儿疾病、意外和中毒为主;死亡儿童住院出生比率低于本地户口儿童,死亡末治疗比率高于本地户口儿童,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省外流动人口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高于本地户口儿童,主要死因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意外死亡,流动人口保健服务利用低于本地户口儿童.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低出生体重儿抽样调查结果   总被引:72,自引:1,他引:71  
目的 调查全国活产儿出生体重情况和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 ,对中国 11个省的 16个市、2 8个县 ,1998年 7~ 10月出生的孕周≥ 2 8周的全部活产婴儿进行出生体重测查。结果 共测查活产儿 2 2 35 0人 (男 115 84人、女 10 76 6人 )。多胎率和早产率分别为 1 8%和 3 5 %。城市、农村和全国加权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分别为 4 2 0 %、6 2 6 %和 5 87%。低出生体重儿中 6 1 2 %为足月儿 (≥ 37周 ) ,在农村则占 71 6 %。城市和农村活产儿平均出生体重分别为 330 1g和 32 2 5g,城市显著高于农村。男婴和女婴活产儿平均出生体重分别为 32 80g、3173g ,接近WHO推荐的出生体重均值。沿海、内地、边远地区活产儿平均出生体重呈逐渐下降趋势。低出生体重儿早期新生儿死亡率在城市为 5 0 0‰ ,农村为 179 4‰ ,全国为 15 1 5‰ ,显著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婴儿。结论中国活产儿平均出生体重和低出生体重的发生率与发达国家水平接近 ,但地区间差异有显著性。低出生体重的主要原因是宫内发育迟缓 ,低出生体重儿的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儿 ,应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8家医院剖宫产率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我省8家医院1988~2006年的所有住院分娩的产妇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结果平均剖宫产率为39.2%,呈逐年上升趋势(P<0.025)。1988年剖宫产率,城市为26.5%,农村为11.3%。2006年剖宫产率,城市为41.0%,农村为30.3%。城市剖宫产率高于农村(P<0.01),但农村剖宫产率上升较快,2006年与2002年相比上升了3.2倍。影响剖宫产率的因素有城乡、婴儿出生体重、孕次、产次、年份、高龄初产等。结论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导致剖宫产率升高有医学和非医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孕妇生理心理与孕期保健对低出生体重儿(LBW)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LBW-小于胎龄儿(SGA)-对照(正常)三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04年11月至2006年6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婴儿及产妇,于产后对896例的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和摘取病历相关资料.将所得变量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有意义的变量入选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22个变量因素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有15个,包括孕妇心理因素2个、生理因素4个、病理因素6个、孕期保健因素3个.经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妇身高、产检次数、无应激试验异常、脐带绕颈、脐血流阻力异常、初检孕周、胎膜早破、孕妇对婴儿性别的企盼、异常家族史等9个因素是LBW的主要影响因素,健康教育知识获取与否是保护因素,说明有些LBW可以在孕期预防.结论 LBW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中国2006年巨大儿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探讨中国2006年巨大儿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3个城乡调查点。调查对象是2006年5~10月内出生的活产新生儿,按规范称量出生体重。活产儿的信息获得采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使用SAS 9.1统计软件。【结果】共调查活产新生儿18554例,中国2006年巨大儿发生率为6.5%;东、中、西部发生率分别为8.2%、5.9%、5.2%;城市为7.5%,农村为6.3%。二项式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与巨大儿发生有关的因素为:孕周、母亲孕前体质指数、孕期增重、妊娠合并糖尿病、羊水过多、母亲年龄、新生儿性别和所在的经济区域。【结论】影响巨大儿发生率的因素很多,通过加强围生期保健和营养教育,可预防巨大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邢台市城乡成年居民眼睑黄色瘤发生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红果  马洪棉 《职业与健康》2010,26(14):1612-1613
目的分析邢台市城乡成年居民眼睑黄色瘤发生及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对邢台市城乡18(含18)岁以上5218名成年居民进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体力活动情况登记后,进行身高、体重和腰围测量。对眼睑黄色瘤发生者进行血脂检测。结果邢台市城乡成年居民眼睑黄色瘤在39(含39)岁以前发生率为零。在40(含40)岁以后的发生率为2.26%。城市发生率(2.78%)高于乡村(1.75%)(χ2=6.30,P0.05),女性发生率(4.20%)高于男性(0.08%)(χ2=99.68,P0.01)。结论眼睑黄色瘤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超重或肥胖以及高脂血症是发生眼睑黄色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萝岗区低出生体重发生率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09年度广州市萝岗区户籍低出生体重儿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萝岗区低出生体重发生率,2008年度为4.48%,2009年度为4.57%(P〉0.05);产妇户籍地在城区的为4.41%,在农村的为4.64%(P〉0.05);男婴为3.33%,女婴为6.06%(P〈0.01);早产儿为57.25%,足月活产儿为2.46%(P〈0.01);孕期有高危因素的为22,79%,无高危因素的为1.39%(P〈0.01)。157例低出生体重儿中,孕期存在高危因素的占73.89%,高危因素主要是早产、双胎、胎儿生长受限、高龄初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结论]2008年度和2009年度萝岗区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处于一般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低出生体重儿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探讨我国不同特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有关危险因素。方法 1998年7-10月,对我国11个省44个县市的999例低出生体重儿进行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我国低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多胎、孕周不足、孕期异常、孕期营养差、母亲疾病史及母亲程度低等,其OR值分别为106.9、18.79、3.42、1.93、2.61和1.43。各危险因素在沿海、内地及边远地区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农村低体重儿的原因主要为宫内发育迟缓(71.6%),城市低体得儿的原因还包括多胎和早产。早产及宫内发育不全的低出生体重儿之间的危险因素存在差异。结论 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工作是降低我国低体重儿出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南昌市1993~2005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了解南昌市流脑流行情况、有效控制流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南昌市1993~2005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南昌市流脑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数农村明显多于城区且呈明显的冬春季高峰,发病年龄以15以下儿童为主,但有向成年人倾斜的趋势。[结论]流脑应采取以预防接种及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重点为农村地区和流动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