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58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80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中医西化"是个值得关注的老话题.中医与西医,在理论依据、诊断手段、治疗法则及药物性质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之处.中医西化会产生五大危害性一是扼制了对中医玄妙的探究,二是妨碍了中药优势的发挥,三是阻滞了中医技巧的进步,四是影响了中药的治疗效果,五是影响了中医人才的培养.因此应扼制"中医西化"趋势,发挥中医独特的功能,不能将两者生搬硬套地揉和在一起.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干化学与湿化学不同方法测定尿蛋白(UPRO)的差异。方法选用强生干化学仪器的干化学法和日立7170A仪器连苯三酚红显色湿化学法测定尿蛋白,同时检测53份标本,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采用t检验、相对偏差、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湿化学结果与干化学结果相比明显偏低:低值、中值和高值分别偏低22.8%、39.7%和26.2%。t值分别为3.452、6.352、6.956,P〈0.01,差别有极显著意义。其回归曲线:y=0.7936x-64.224,对b(总体斜率)与a(总体截距)的检验,tb=5.397、8.502、5.741、5.520,ta=2.502、1.944、1.259、0.818;两种方法学测定UPRO结果的系统误差属临床不可接受水平。结论两种方法的测试结果有显著性差异,有条件的实验室应使用千化学方法定量检测尿蛋白。  相似文献   
93.
结合工作实践,从引入医保、紧贴医保、调整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等3方面,总结了天津市南开区卫生局在推行、落实及执行药品差价改革中的措施。并指出,在推进药品差价改革中,社区医院义不容辞;医保资金是健全补偿机制的重要方面;调整好结构是推进药品差价改革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94.
目的 分析ICRU 83号报告与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工作委员会推荐的鼻咽癌调强放疗处方剂量要求的差异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0-2012年间治疗的84例鼻咽癌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分别记录原发灶计划大体肿瘤体积(PGTVnx)和计划高危临床靶体积-1(PCTV1)的体积和百分x体积接受的剂量(Dx),计算上述读取内容的平均值、标准差、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变异系数,以及PTVnx和PCTV1的均匀性指数及D95和D50之间偏差。分组结果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结果 PGTVnx和PCTV1的均匀性指数分别为0.118±0.045和0.272±0.037,PGTVnx靶区体积越大,T分期越晚,HI越差。PGTVnx和PCTV1的D95均<;D50,平均偏差分别为-5.15%和-10.97%;实际差值分别为(382±180) cGy (P=0.000)和(41±140) cGy (P=0.000)。结论D50作为ICRU 83号报告推荐的计划靶体积处方剂量,结合D98和D2能更准确评估调强放疗计划。如果用D50替代D95作为处方剂量,则PGTVnx和PCTV1需分别增加5%和11%剂量才能达到相似的预期肿瘤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95.
96.
目的 探讨不同地区尘肺诊断差异的原因,为提高尘肺病诊断读片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因行肺灌洗治疗和行高千伏X线检查的不同地区经原单位诊断(地方诊断组)的尘肺病患者163例,高千伏X射线胸片由5名有经验的尘肺病诊断医师(课题专家诊断组)进行集体读片诊断;对诊断期别结果记录表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课题专家诊断组2次读片结果及课题诊断组与地方诊断组读片结果的差异.结果 课题专家诊断组2次诊断结果,经一致性的Kappa值分析,结果Kappa值=0.807 >0.75,说明2次诊断结果存在相当满意的一致程度,诊断符合率85.89%;地方诊断组和专家诊断组的Kappa值=0.177 <0.4,说明2组结果一致程度不够理想,诊断符合率49.69%.各地方诊断组与课题专家诊断组在变异系数(CV%)、过高诊断率、过低诊断率、相符合率方面存在差异,分别为7.19% ~ 75.22%,7.14% ~ 83.33%,0.00 ~ 66.67%,14.29% ~ 87.50%.结论 地方诊断组和课题专家诊断组存在读片差异,应通过控制相应条件,提高胸片质量、准确把握诊断标准、定期培训、对照标准片集体读片、坚持实事求是和提高诊断人员职业道德,必要时行CT鉴别诊断可以缩小诊断误差,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7.
李霞 《亚太传统医药》2013,9(7):191-19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疗效的差异。方法:选择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7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每日20mg,实验组每日给予40mg,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每日40mg瑞舒伐他汀钙的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8.
目的:通过“针上灸”法与“温针灸”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来比较“针上灸”法与“温针灸”法临床治疗效应的差异。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针上灸”组和“温针灸”组,采取相应的治疗,并进行观察。结果:“针上灸”组与“温针灸”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82.86%,通过X^2检验分析,2组总有效率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积分数据,“针上灸”法的近期疗效要优于“温针灸”法,随访结果显示2种方法的远期疗效都有待提高。结论:“针上灸”法与“温针灸”法临床疗效确切,但前者温热效应更快速,可控性更好;可以充分发挥艾灸时艾油的作用;能最大限度避免出现患者被烫伤和烧坏床单的事故,使患者能以放松的体态和心态接受治疗,达到“两神合一”的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分析研究成人颈椎X线与CT重建图像中矢状面参数的差异及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就诊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同期行颈椎侧位X线及颈椎CT检查。测量参数包括C2-7 Cobb角、C2-7 Gore角、CCI。结果对不同检查方法间参数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颈椎X线测量的Cobb角、Gore角均大于CT检查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式的CCI结果相当,组间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检查方法Cobb角、Gore角及CCI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13、0.009、0.01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椎CT重建图像中矢状面参数与常规X线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但两种测量结果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颈椎CT可做为疾病诊断和术前评估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00.
BackgroundPressure ulcers (PUs) impact on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and are costly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 Heels are a particular concern due to specific risk factors. Relative effectiveness of medical devices, e.g., dressings, off-loading devices, heel cushioning devices, to reduce PU development is unknown.Methods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heel-specific medical devic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heel PU (HPU)s. Database searches were performed from inception to June 2021 for RCTs. The primary outcome was incidence of new HPUs. Trials were assessed for risk of bias and data analysed with risk ratios, mean difference or hazard ratios as appropriate.ResultsFifteen RCTs (4724 participants) were identified.Dressings, as constant low pressure (CLP) devices vs standard care: eight trials (very low quality) showed no-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ffectiveness (RR 0.31, 95%CI 0.10 to 1.01).Off-loading devices vs standard care: three trials (low quality), showed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development of Category≥1 HPUs (RR 0.20, 95%CI 0.05 to 0.80) two trials (medium quality), showed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development of Category≥2 HPUs (RR 0.08, 95%CI 0.01 to 0.67).Comparisons between off-loading devices: two trials (low quality) showed no clear difference in HPU incidence.In a paediatric post-surgical population, one trial of off-loading device and one of a dressing (CLP device), both versus standard care, showed no clear difference in HPU incidence (RR 0.19 95%CI 0.02 to 1.55 and RR 0.89 95%CI 0.56 to 1.42 respectively).ConclusionsOff-loading devices may reduce HPU incidence, from low-quality evidence. There is insufficient evidence to suggest that dressings reduce HPU incid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