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52篇
药学   67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目的根据药动/药效(PK/PD)理论应用蒙特卡洛模拟评价和优化拉莫三嗪的儿童给药方案。方法依据已发表的拉莫三嗪儿童群体药动学研究资料,分别评估拉莫三嗪在21种给药方案下各运行蒙特卡洛模拟10 000例次可能达到的稳态血药浓度(css)值及其概率分布,进而找出拉莫三嗪在212岁患儿中的最优维持给药方案。结果拉莫三嗪单药治疗(2.5 mg·kg-1·次-1,bid)、拉莫三嗪(1.0 mg·kg-1·次-1,bid)+丙戊酸、拉莫三嗪(3.5 mg·kg-1·次-1,bid)+酶诱导剂、拉莫三嗪(2.0 mg·kg-1·次-1,bid)+丙戊酸+酶诱导剂方案下患儿css分布于治疗窗(2.512岁患儿中的最优维持给药方案。结果拉莫三嗪单药治疗(2.5 mg·kg-1·次-1,bid)、拉莫三嗪(1.0 mg·kg-1·次-1,bid)+丙戊酸、拉莫三嗪(3.5 mg·kg-1·次-1,bid)+酶诱导剂、拉莫三嗪(2.0 mg·kg-1·次-1,bid)+丙戊酸+酶诱导剂方案下患儿css分布于治疗窗(2.515.0 mg·L-1)内的中靶概率(PTA)最高,分别为89.21%、76.61%、76.03%和81.22%,且css高于治疗窗的PTA最小,分别为7.78%、9.97%、8.00%和9.73%,上述为最优给药方案。拉莫三嗪单药治疗(10.0 mg·kg-1·d-1)、拉莫三嗪(5.0 mg·kg-1·d-1)+丙戊酸、拉莫三嗪(15.0 mg·kg-1·d-1)+酶诱导剂和拉莫三嗪(10.0 mg·kg-1·d-1)+丙戊酸+酶诱导剂方案下css高于治疗窗的PTA>40%,超过上述剂量不应推荐。敏感性分析表明在排除给药剂量的影响后,合并用药是影响拉莫三嗪稳态血药浓度的主要因素。结论本研究应用蒙特卡洛模拟评价了拉莫三嗪在不同给药方案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拟合结果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评估结合了辐射风险的微模拟(一阶蒙特卡洛)模型筛查乳腺癌和肺癌的效果,以说明结合辐射风险对病人预后的影响。材料与方法用于本研究的所有数据均源自于公开可用的或是不可识别的受试者数据。无需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用2种癌症筛查模型(乳腺癌模型与肺癌常规  相似文献   
103.
目的通过对氟罗沙星的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PK/PD)模型研究,优化氟罗沙星的临床最佳给药方案。方法测定氟罗沙星对分离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值并结合单剂量药动学研究,求算给药后氟罗沙星AUC0~24/MIC的值。通过蒙特卡洛模拟确定不同剂量间的药效学关系,为临床致病菌药物治疗提供依据。结果低、中、高剂量氟罗沙星AUC0~24依次为5.3、6.5、7.4μg/ml;AUC0~∞为7.3、8.6、9.5μg/ml,T1/2分别为18.6、17.5、20.2 h,表现为线性药动学特征。氟罗沙星对临床不同致病菌或同种致病菌不同菌株的敏感性即MIC范围从沙门氏菌属的<0.01~1.00到铜绿假单胞菌的0.05~10.00。结合药动学-药效学的蒙特卡洛模拟显示,300 mg氟罗沙星用药方案对黏质沙雷氏菌、大肠杆菌、不动杆菌和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的药效学累积反应分数即可达到90%以上;口服200 mg氟罗沙星即可实现对卡他莫拉菌和沙门氏菌属的药效学累积反应分数达到90%以上,其他菌种则需要给药量达到400 mg才能实现药效学累积反应分数达到90%以上。结论不同细菌感染所用氟罗沙星的剂量存在差异,对于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感染应当选用大剂量如400 mg/d方能达到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结合阿米卡星的PK/PD模型,运用蒙特卡洛模拟分别评价阿米卡星6种给药方案对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血流及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8-2019年临床标本血培养、痰培养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并测得阿米卡星对其MIC值,运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分别模拟不同给药方案对“铜绿假单胞菌血流及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5 000“例”的临床疗效,并计算各方案以IQmax ≥ 10为目标阈值的CFR。结果:临床血标本、痰标本中分别分离出76和953株铜绿假单胞菌,其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95%、9.76%。对于血流感染,阿米卡星7.5,10.0,12.5 mg·kg-1·d-1给药剂量的CFR均小于90%;当铜绿假单胞菌MIC ≤ 1 mg·L-1时,所有给药方案PTA均为100%,当MIC ≥ 8 mg·L-1时,所有给药方案PTA均小于90%。对于下呼吸道感染,阿米卡星所有剂量的CFR均小于90%;当铜绿假单胞菌MIC ≤ 0.5 mg·L-1时,所有给药方案PTA大于90%,当MIC ≥ 2 mg·L-1时,所有给药方案PTA均小于90%。结论:痰培养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相对于血培养较高,阿米卡星经验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血流感染时,我国指南阿米卡星推荐剂量能够达标,而经验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时,国内外指南推荐剂量均不能达到满意的抗感染治疗效果,存在较大治疗失败风险。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比较Monaco治疗计划系统X线蒙特卡洛算法(X—ray voxel Monte Carlo,XVMC)和有限元笔形束算法(finite size pencil beam,FSPB)在食管癌和直肠癌旋转容积调强放疗计划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7例食管癌和7例直肠癌旋转容积调强放疗计划,分别使用XVMC算法和FSPB算法进行剂量计算,比较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差异。结果:XVMC算法的剂量计算值均高于FSPB算法,在食管癌的靶区和脊髓、直肠癌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各项指标差值都小于3%,肺的各项指标差值最大达到10%。结论:在临床旋转容积调强治疗中,尤其是计算区域含有低密度组织较多的病例,优先推荐更为精确的XVMC算法进行剂量计算。  相似文献   
106.
摘要:目的:优化重症感染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万古霉素给药方案。方法:收集某院2017年1月~2018年9月重症监护病房(ICU)中MRSA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监测报告,对不同剂量万古霉素的给药方案进行蒙特卡洛模拟,计算不同给药方案的达标概率(PTA)和累积反应分数(CFR),评价疗效,优化出最佳给药方案。结果:对于老年患者,万古霉素治疗MRSA肺部感染和腹腔感染推荐的给药方案均为2 500 mg·d-1,治疗血流感染和混合感染推荐的给药方案均为2000 mg·d-1;对于成年患者,万古霉素治疗MRSA肺部感染和血流感染推荐的给药方案均为2 500 mg·d-1,治疗腹腔感染和混合感染推荐的给药方案均为3 000 mg·d-1。结论:ICU中MRSA感染时,可根据患者不同感染部位和不同年龄人群进行经验性治疗,目标治疗除了根据最低抑菌浓度(MIC)外,也可结合不同感染部位和人群来调整给药方案,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本实验旨在评价伏立康唑在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中的群体药动学特征, 寻找影响伏立康唑药动学参数变化的因素, 并对给药方案进行优化, 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为定量描述协变量与伏立康唑药动学参数之间的关系, 采用了群体药动学的研究方法对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稀疏血样进行分析。观察患者人口学资料、生化指标、合并用药、基因型等协变量对药动学参数的影响。使用内部验证Bootstrap法对最终模型进行验证。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对给药方案进行优化。结果 通过NONMEM(monlinear mixed effect modoling)程序对151例住院患者的406个血样进行分析发现, 具有一级吸收和一级消除的一房室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这些数据。其中, 表观分布容积为200 L, 清除率为6.95 L·h-1。患者年龄、CYP2C19基因型和碱性磷酸酶值对清除率有显著的影响。内部验证结果表明最终模型稳定可靠。在患者人群中, 200 mg/q12 h, iv或200 mg/q 12 h, po的给药方案对曲霉菌感染是有效的。200 mg/q12 h, iv或300 mg/q12 h, po的给药方案对治疗念珠菌感染是有效的。结论 蒙特卡洛模拟法与群体药动学参数结合可以指导临床优化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应用蒙特卡罗模拟优化注射用拉氧头孢钠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初始给药方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参考2017年制定的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标准,明确注射用拉氧头孢钠对敏感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敏感折点,结合拉氧头孢钠的药品说明书,制定15种不同MIC的初始给药方案,应用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模型和蒙特卡洛模拟10 000例“真实患者”的获得目标概率(PTA),优化获得最佳的初始给药方案。结果:注射用拉氧头孢钠对敏感菌的敏感折点为MIC≤8 μg/mL。当MIC=1 μg/mL,所有给药方案PTA>90.0%。当MIC=2 μg/mL,除“40 mg/(kg·d)分2次给药,50 mg/(kg·d)分2次给药”方案外,其余给药方案PTA>90.0%。当MIC=4 μg/mL,“每天4次所有剂量、80 mg/(kg·d)分3次给药、70 mg/(kg·d)分3次给药、60 mg/(kg·d)分3次给药”共8种给药方案PTA>90.0%。当MIC=8 μg/mL,仅“80 mg/(kg·d)分4次给药、70 mg/(kg·d)分4次给药”两种给药方案PTA>90.0%。当4 μg/mL≤MIC≤8 μg/mL,同一给药剂量下,不同给药频次PT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MIC≤2 μg/mL,同一给药剂量下,不同给药频次PT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蒙特卡洛模拟推荐“60 mg/(kg·d)分2次给药”为注射用拉氧头孢钠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初始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09.
生物气溶胶施放源项参数反演是生物气溶胶袭击危害评估的反问题,对危害评估及应急响应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基于贝叶斯推理方法,利用生物传感器检测数据和正向大气扩散模型,构造似然函数,采用结合Metropolis-Hasting算法的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抽样,对施放源位置、高度、施放剂量进行反演.统计分析表明,反演结果和初始源项参数设置吻合非常好,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基于仿真人体模型实验及蒙卡模拟,对于一种介入程序中患者入射及出射体表剂量、职业人员辐射剂量、DSA辐射场空间分布进行研究,旨在为患者皮肤损伤推断以及介入工作人员放射防护提供依据。方法 模拟实验中将岛津PBU-60人体模型作为患者,利用热释光剂量计对患者胸腹部入射及出射体表剂量进行测量实验;利用X/γ剂量率仪(型号为:AT1121)对DSA辐射场空间分布进行测量,并利用蒙特卡洛软件MCNP对其进行验证性的计算机模拟;同时对术中工作人员在不同站位、不同防护条件下的辐射剂量学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通过实验测量,表明在某一腹部介入程序PA照射情况下,每5 min介入透视操作将会给患者带来的最大皮肤剂量为18.62 mGy;通过蒙卡模拟及实验测量,表明DSA辐射场空间分布呈现出类似蝴蝶状分布,剂量分布与距离、角度相关;铅防护用品防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剂量率与铅当量呈指数衰减规律。结论 开展介入手术中患者皮肤剂量测量,对高剂量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十分必要。在介入手术中,若条件允许,医生应尽量避开剂量率偏高的站位;如手术需要,必须加强术者位和助手位的辐射防护。在床边铅防护用品和个人防护用品的双重保护下,可显著降低介入人员的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