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10篇
  免费   370篇
  国内免费   299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60篇
妇产科学   145篇
基础医学   370篇
口腔科学   52篇
临床医学   1343篇
内科学   1635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71篇
特种医学   2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315篇
综合类   3757篇
预防医学   1234篇
眼科学   118篇
药学   1463篇
  5篇
中国医学   710篇
肿瘤学   134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406篇
  2012年   526篇
  2011年   644篇
  2010年   625篇
  2009年   604篇
  2008年   713篇
  2007年   694篇
  2006年   646篇
  2005年   700篇
  2004年   630篇
  2003年   597篇
  2002年   605篇
  2001年   647篇
  2000年   521篇
  1999年   404篇
  1998年   350篇
  1997年   262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31.
自血光量子疗法在27例高危妊娠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云  裴德恩 《江苏医药》1994,20(11):631-631
我院自1992年7月至1993年2月采用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羊水过少、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的27例住院患者,兹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孕妇年龄为23岁至42岁,孕周为30周至40周的初产妇或经产妇。以往无特殊病史。此次妊娠无急、慢性传染病及肝脏损伤。15例孕妇B超羊水平段wt3cm或羊水池<6cm,考虑为羊水过少。12例孕妇两次B超胎儿双顶径(BPD)<同孕周第五个百分位数,考虑为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对病人行自血光量子输血,隔日一次,共三次。对IUGR同时给予常规治疗。另选IUGR的孕妇10例,仅行常规治疗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32.
33.
人体经络静电荷检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经络静电荷检测基础上,研制了高灵敏微型电荷传感器系统。在112名正常自愿者的十二经脉五腧合穴和啼阳明胃经静电荷检测,发现正常状态下经络呈负电性(-7.87×10^-3--.61×10^-13C),经脉失衡度〈9.06%;而在病理状态下(胃疾患)454例,经脉负电性小于正常人,失衡度在足三里穴达24.09%,稳定性差。又以胃电图离度(CV)分析,正常人空腹时,CV〈20-30%。胃疾患者CV〉30  相似文献   
34.
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新平  李玉 《心功能杂志》1997,9(3):160-161
  相似文献   
35.
亚低温对大鼠脑损伤后脑组织炎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早期应用亚低温治疗对脑组织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改良模型,设定对照组、颅脑外伤模型组及亚低温组,每组再根据伤后不同生存时间随分为3个亚组。取伤灶脑组织检测髓过氧化酶(MPO)活性,做细胞间黏附子-1(ICAM-1)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计数ICAM-1阳性血管数。结果亚低温组各时间点伤灶区ICAM-1阳性血管数明显低于颅脑外伤模型相应时间点(P<0.01)。亚低温组各时间点MPO活性均明显低于颅脑外伤模型组相应时间点(P<0.01)。结论亚低温治疗能明显减少伤灶区白细胞浸润及ICAM-1的表达,有助于改善颅脑外伤后脑组织炎性反应引起的继发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36.
QT离散度(QTd)可反映心室不同部位心肌细胞除极和复极的时间差异,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其关系密切。近年来,我们应用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并观察其治疗前后QTd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不同生长阶段长爪沙鼠血清中氧化与抗氧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 1月龄、3月龄、2 4月龄的长爪沙鼠各 16只 (雌雄各半 ) ,测定长爪沙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结果 丙二醛 (MDA)在 3月龄最低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在 3月龄最高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随着长爪沙鼠的月龄增长而升高。结论 在长爪沙鼠生长过程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的含量变化与丙二醛 (MDA)含量变化有直接关系 ,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含量变化与MDA含量变化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对比观察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对Q 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 测量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6 8例、正常对照者 4 0例的QTd和QTcd。其中 4 5例患者接受了PTCA或支架置入治疗 ,2 3例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结果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QTd或QTcd较正常对照者显著增加 (P <0 .0 1)。介入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治疗后QTd或QTcd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 <0 .0 1)。介入治疗组治疗后QTd或QTcd较药物治疗组明显缩短 (P <0 .0 5 )。随访 6个月 ,介入治疗组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2例、心绞痛 3例、心肌梗死 2例、再次接受介入治疗 2例。药物治疗组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5例、心绞痛 5例、心肌梗死 2例、接受介入治疗 5例、猝死 1例。结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QTd或QTcd降低程度明显大于药物治疗者 ,从而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有必要尽早进行冠状造影及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39.
我院血液透析中心采用血液灌流疗法治疗急性中毒患者22例,除2例错过治疗时机死亡外,其余均康复出院。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心电图 QT离散度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 :常规描记 12导联同步心电图 ,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 80例 (观察组 )入院首次心电图及治疗 2周复查心电图的 QT离散度。观察组分为两组 ,Ι组为室性心律失常 (n=40 ) , 组为室上性心律失常 (n=40 ) ,设健康儿童为对照组 (n=2 0 )。结果 :I组、 组 QT离散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 (P<0 .0 1)。观察组治疗前后 QT离散度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P<0 .0 1)。结论 :QT离散度是一个能较好反映心肌复极状态的指标 ,可作为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