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04篇
  免费   1312篇
  国内免费   124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87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180篇
内科学   8400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79篇
特种医学   10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1655篇
综合类   12850篇
预防医学   2439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5667篇
  90篇
中国医学   4707篇
肿瘤学   190篇
  2024年   160篇
  2023年   669篇
  2022年   614篇
  2021年   932篇
  2020年   926篇
  2019年   1014篇
  2018年   441篇
  2017年   888篇
  2016年   1117篇
  2015年   1179篇
  2014年   2253篇
  2013年   2173篇
  2012年   2827篇
  2011年   2851篇
  2010年   2663篇
  2009年   2733篇
  2008年   2600篇
  2007年   2373篇
  2006年   2330篇
  2005年   2294篇
  2004年   1908篇
  2003年   1737篇
  2002年   1560篇
  2001年   1455篇
  2000年   1143篇
  1999年   858篇
  1998年   857篇
  1997年   508篇
  1996年   363篇
  1995年   217篇
  1994年   167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赵雪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3,(13):1671-1672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2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42例,显效24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38例,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6.3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2.
目的:为临床药师参与丙肝肝硬化脾切除术后出现腹腔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描述临床药师对1例实行脾切除术丙肝肝硬化患者,术后出现胃漏导致腹腔感染的药物治疗实施药学监护的全过程。临床药师参与该患者救治,对该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先后选择了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抗革兰阴性菌;据药敏试验,选择万古霉素抗肠球菌;头孢他啶联合米诺环素抗多药耐药的嗜麦芽寡食单胞菌。药师结合患者肝功能变化和病情,先后选择了3种保肝药,即还原型谷胱甘肽、异甘草酸镁、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解毒、抗氧化,异甘草酸镁抗炎、降酶,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降胆红素。结果:临床医师采纳,治疗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对于丙肝肝硬化脾切除术后出现腹腔感染的患者,临床药师要重点关注抗感染药物、保肝药物以及治疗原发病药物的合理使用,以便达到治疗目的,同时尽量减轻患者的肝脏负担。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生化酶谱检测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生化酶谱检测结果的意义。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2年7月来我院诊断的105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分别采用生化酶谱检测和B型超声波检查,将两组检查结果与通过诊断标准确诊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判断生化酶谱检测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105例肝硬化患者,全部符合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断标准。其中经过生化酶谱检测检查出95例,检出率为90.48%;经过B型超声波检查出74例,检出率为70.48%。结论采用生化酶谱检测手段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检出率可达90%以上,远高于B超检查,检测的准确率高,方法简便易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4.
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是临床少见的疾病。一项基于住院死亡人群的尸解资料显示PVT的发病率为1%[1],而在肝硬化患者的发病率为0.6%~26%[2],其中因门脉高压行手术治疗后1个月内PVT发生率高达16%~40%[3-5]。据估计PVT引起的门脉高压占全部患者的5%~10%,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和评价TIPS联合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近期疗效.方法:1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于TIPS术后1周经肝动脉灌注人脐带血干细胞悬液10-15ml,术前1周、术后1月及术后3月观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水平变化,同时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1周纳差、乏力、腹水等临床症状开始不同程度改善,术后3月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患者ALT、ALB术后1月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术后3个月时较术前明显好转(P<0.05),但ALB均值仍低于正常下限.TBIL术后1月及术后3月时较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并发肝性脑病1例,术后3月肝胆CT检查分流道通畅,未见占位病变.结论:TIPS联合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安全可靠,近期疗效显著,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诱发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8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5例患者有诱因可查者共70例占82.3%,饮食不当37例占52.9%,劳累过度16例占22.9%,腹压增高11例占15.7%,情绪激动6例占8.5%.初次出血有诱因可查22例占62.9%,再次出血有诱因可查48例占96.0%,再次出血有诱因可查率明显高于初次出血.结论 饮食不当、劳累过度、腹压增高和情绪激动是引起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主要诱发因素,根据诱因应进行针对性护理,同时加强用药指导和出院指导,是预防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7.
徐苏  王方 《实用肝脏病杂志》2011,14(4):306+311-306,311
我们应用脐带血干细胞治疗1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病例摘要患者女性,54岁。因"间歇性乏力、纳差25年,伴腹胀2年,加重1月"于2011年3月2日入院。曾于17年前患原发性肝癌,行手术切除并多次化疗,一直未复发。化验血清HBV DNA 4.58×104copies/ml,  相似文献   
998.
莫吉华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522-1522
目的 探讨给予肝硬化腹水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肝硬化腹水患者85例进行临床分析,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5%,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肝硬化腹水患者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9.
肖红 《中国卫生产业》2014,(12):161+163-161,163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D64水平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伴感染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检验科2008年9月-2013年9月类风湿性关节炎伴感染患者39例(A组)、类风湿性关节炎非感染患者40例(B组)、及健康患者39例(c组),检测三组间外周血血清CD64、ESR、CRP水平。结果A组外周血血清CD64水平显著高于B组及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间ESR、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CD64水平升高是类风湿性关节炎伴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早期检测患者血清CD64水平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多样化的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来我院进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40例,按照随机分配与自愿的原则将其平均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只接受常规护理,B组患者则从治疗前、治疗中到治疗后均给予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多样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B组患者中有19例对治疗过程的护理措施感到满意,该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5%,A组护理满意度仅为80%,B组显著高于A组。且从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比例上来看,B组也明显好于A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进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时给予一定的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