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3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38篇
临床医学   148篇
内科学   231篇
皮肤病学   4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648篇
预防医学   2009篇
药学   182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307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人员流动日益频繁。大量的流动人口给目前的计划免疫管理模式带来一定冲击,现有的管理方法难以完成流动人口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为此本文通过分析滦平县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32.
卫生部近日印发《疟疾防治技术方案》(试行),《方案》包括传染源控制措施,媒介控制措施,人群防护措施、流动人口疟疾防治措施,突发疫情处理等部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33.
绍兴市省外流动人口的围产儿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浙江省以外的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特点,比较与常住人口间的孕期保健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在绍兴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围产儿死亡监测资料,以浙江省外人口且在本地居住不到1年为流动人口组,其余为常住人口组,两组进行对照。结果: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率为48.53‰,常住人口组14.68‰,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围产儿死亡构成中两组死产发生亦有差异(0.01流动人口缺少孕期保健、产时保健导致围产儿死亡、死产增加,也使致死的出生缺陷在产前发现并治疗性引产的比例在低水平。  相似文献   
34.
上海市外来人员肺结核病分布与临床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了解上海市外来人口中肺结核病人的分布和临床特征。方法:对1996年1~12月全市外来人口活动性肺结核病报告登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外来人员肺结核病人总数达2279人,青壮年占总病例65%以上;男性病例为主;主要来源于江苏、浙江、安徽、四川、江西等省;登记病人来沪暂居地主要集中在市区及城乡地区,外来人口结核病管理重点在市区及城乡地区。病人分型以Ⅲ型为主。查痰率仅60.1%,但排菌率高达40%。外来人。的病例发现工作及治疗管理难度较大,目前登记病例规则化疗仅占10.4%。结论:有必要通过有关部门的共同协作,拟定切实可行的外来人口结核病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分析徐州市流动人口就医选择情况,为提高流动人口就医率、促进其合理就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720名徐州市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基于安德森模型,运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影响徐州市流动人口患病就医和就医机构选择的因素。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668份,徐州市流动人口患病就医率为27.25%,基层就诊率为60.44%。男性、服务业人员、流动时间短、省内流动、有商业医保、距离基层医疗机构近、1年内基层就诊过的流动人口患病后更倾向于就医(P<0.05);未婚、流动时间短、距离医院远、1年内基层就诊过、自评健康状况好的流动人口更倾向于基层就诊(P<0.05)。结论:徐州市流动人口就医率低,基层就诊率仍待提高。建议多方施策,提升基层服务水平和就医可及性,加强健康教育和政策宣传,引导流动人口合理就医,助力分级诊疗。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评估健康教育对老一代流动人口健康的影响,为提升老一代流动人口健康水平提供建议。方法 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2018年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分析健康教育对老一代流动人口健康的影响;通过中介效应中的逐步回归法和KHB分解法探究健康教育影响老一代流动人口健康状况的作用机理。结果 Probit模型显示,健康教育对老一代流动人口健康状况有一定促进作用(β = 0.017,95%CI:0.012~0.021);纠正模型中的内生性问题后,接受健康教育能够使老一代流动人口自评健康状况向好的概率增加2.2%~2.3%(P<0.001);异质性分析发现健康教育对于60岁及以上和低收入的老一代流动人口健康水平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提高老一代流动人口的健康意识。结论 健康教育既能直接促进老一代流动人口健康状况,又可以通过健康意识间接促进其健康状况;提升老一代流动人口健康水平需从扩大老一代流动人口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加大对老一代流动人口中健康弱势群体健康教育的普及力度以及引导老一代流动人口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7.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住院费医保报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减轻流动人口医疗经济负担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数据,运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流动人口住院费医保报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3 364名调查对象中,2 346名(69.7%)流动人口报销住院费,其中有18人重复报销,报销总人次为2 364次。2 346名报销者中,66.5%在流入地报销住院费。从报销总人次来看,不同参保类型的流动人口住院费报销情况不同,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报销率最高,为82.2%;而报销地点上,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医保的选择在流入地报销分别占76.1%、79.9%和89.8%。多因素结果显示,年龄为35~44岁(OR = 1.474,95%CI:1.083~2.007)、45~54岁(OR = 2.223,95%CI:1.587~3.115)、55~64岁(OR = 2.320,95%CI:1.562~3.446)、65岁及以上(OR = 4.179,95%CI:2.576~6.778),受教育层次为高中(OR = 1.397,95%CI:1.077~1.811)、大专(OR = 1.887,95%CI:1.390~2.562)、本科及以上(OR = 2.427, 95%CI:1.660~3.548),流动时间6~10年(OR = 1.282,95%CI:1.058~1.554)、10年以上(OR = 1.264,95%CI:1.018~1.570),省内流动(OR = 1.483,95%CI:1.234~1.781)、市内流动(OR = 1.883,95%CI:1.502~2.360),异地养老(OR = 2.305,95%CI:1.052~5.052),流入西部(OR = 1.283,95%CI:1.061~1.551)是流动人口报销住院费的保护因素;从事商业及服务业 (OR = 0.429,95%CI:0.301~0.611)、生产及运输业(OR = 0.645,95%CI:0.431~0.966)、其他(OR = 0.421,95%CI:0.295~0.600)是流动人口报销住院费的危险因素。结论 流动人口住院费医保报销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应提高医保区域统筹层次,优化医保报销流程,加强对流动人口医保政策宣传,做好流动人口医保报销工作。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分析百色市流动与常住人口孕妇孕期保健及妊娠结局,为该地区提高孕妇保健质量和促进母婴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孕期保健及妊娠结局数据来自于广西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分娩记录,本研究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百色市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孕妇孕期保健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资料整合后最终有效人数6 982人,常住人口的孕妇共4 512人,流动人口孕妇2 470人,分别占64.62%、35.38%。年龄均为20~46岁。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孕妇的年龄和孕次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孕妇的健康手册建立孕周分别为(15.69±2.54)、(14.15±2.18)周,产检次数平均为(9.52±2.11)、(10.81±2.39)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流动人口组孕妇的贫血、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糖尿病、肝内胆汁淤积症、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前置胎盘发生率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新生儿早产、窒息、巨大儿、低体重儿发生率均较高,剖宫产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结论 百色市流动与常住人口孕妇孕期保健及妊娠结局存在差异,流动人口孕妇在早孕建册、健康指导等方面管理较薄弱,相关保健机构需提高对流动人口孕妇孕期的服务质量及系统管理,以改善妊娠结局,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39.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998年在上海闵行区开展的“以现居住地为主”的计划生育综合干预项目中外来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管理状况进行分析,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以了解她们的计划生育管理状况及对计生管理的态度和要求,评价计生管理干预对改善本市外来育龄妇女的计生管理状况及提高她们对计划生育管理的认知的效果。结果显示:通过管理干预,外来育龄妇女携带原籍计划生育证明的比例和持有计划生育信息卡的比例以及暂住证上加盖计划生育合格章的比例均明显增加,妇女对计划生育服务的满意度也明显增加。认为“以现居住地为主”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有助于计划生育管理,应进一步加强流入地与流出地的联络、协调与积极配合,加强流动人口的计生双向管理。  相似文献   
40.
目的 了解我国七省流动人口的健康素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素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问卷数据,共纳入2 335名流动人口进行分析。t检验和SymbolcA@2检验用于组间比较。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分析流动人口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6年七省流动人口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36.7%,其中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较低(36.5%),传染病防治(33.0%)、基本医疗(27.8%)、慢性病防治素养(22.8%)水平较低。受教育程度更高(初中OR=1.625,P=0.001,高中OR=1.621,P=0.004,大专及以上OR=2.066,P<0.001)、流动次数较少(OR=0.919,P=0.049)、城市地区(OR=1.677,P<0.001)的流动人口健康素养水平更高。结论 流动人口健康素养水平有待提升。应针对受教育程度低、流动次数多的重点人群以及农村重点地区开展干预措施,加强传染病、慢性病防治等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