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71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47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196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56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51.
小鼠骨髓内皮细胞对脐血造血细胞体外扩增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骨髓内皮细胞对脐血造血细胞体外扩增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骨髓内皮细胞株细胞,收集无血清条件培养液(命名为ECM)。用MiniMACS磁珠法分离脐血CD34+细胞。检测CD34+细胞经ECM体外液体培养24 h后或与骨髓内皮细胞层(ECL)共培养24 h后脐血造血细胞的扩增倍数,并观察在加入bFGF的培养条件下收集的骨髓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bFGF-ECM)是否能加强对脐血造血细胞的扩增作用。 结果:ECM,ECL 皆能显著扩增脐血早期或晚期造血细胞,且二者对早期造血细胞的扩增效果是类似的;bFGF-ECM对脐血造血细胞的扩增倍数明显高于用ECM扩增的倍数。结论:小鼠骨髓内皮细胞对脐血造血细胞有明显的体外扩增作用。  相似文献   
652.
心肌直接接触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心肌样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蕾  林国生  蒋学俊  杨波  郭军  刘维新 《上海医学》2005,28(5):393-395,F003
目的 应用新生大鼠心肌细胞(CM)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共培养的方法模拟心肌内环境,研究模拟环境下MSCs分化为CM的相关因素及其适宜条件。方法利用CM与MSCs不同比例直接接触和非直接接触共培养的方法模拟心肌微环境,分析MSCs形态和结构蛋白表达等方面的变化。结果直接接触共培养的MSCs与(2M同步搏动,表达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且MSCs与CM等比例培养时分化率最高;而在缺乏直接接触条件下,单纯的CM条件培养液无法单独诱导MSCs的横向分化。结论与CM间的直接接触为诱导MSCs分化为CM的必需条件,共培养的细胞密度对于诱导分化率有影响,条件培养液则非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53.
云芝糖肽对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云芝糖肽(PSP)对HBV感染者体外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为临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PSP与HBV感染者和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共培养,用ELISA检测培养液上清液中IFN-γ及IL-12的水平.结果:HBV感染者和健康人的PBMC在PSP作用下培养72h,上清液中IFN-γ和IL-12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呈现明显的促进作用.健康人PBMC培养上清液中分泌的IFN-γ和IL-12的水平普遍高于HBV感染者.结论:PSP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可诱发HBV感染者的免疫效应,上调Th1型细胞因子IFN-γ和IL-12的表达,说明PSP具有免疫促进作用,是一种有效的免疫增强剂,可能在治疗HBV慢性感染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4.
目的 探讨第5/6天发育囊胚(D5/D6囊胚)培养液中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与胚胎质量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1年7—12月在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的10名患者的36枚D5/D6囊胚的活检细胞和培养液样本,应用高通量测序(NGS)方法检测分析囊胚活检细胞的非整倍体性和培养液中mtDNA拷贝数。根据囊胚形态学评价分为高质量、一般质量、低质量囊胚3组,根据囊胚发育时间分为D5和D6囊胚组,根据染色体整倍体性分为整倍体和非整倍体囊胚组,比较各组间囊胚培养液中mtDNA拷贝数的差异。结果 36枚囊胚中D5囊胚33枚(D5囊胚组)、D6囊胚3枚(D6囊胚组);高质量囊胚21枚(高质量囊胚组)、一般质量囊胚12枚(一般质量囊胚组)、低质量囊胚3枚(低质量囊胚组);整倍体囊胚19枚(整倍体囊胚组),非整倍体囊胚17枚(非整倍体囊胚组)。高质量囊胚组培养液中mtDNA拷贝数[(150.24±166.24)]略高于一般质量囊胚组[(110.58±92.83)]和低质量囊胚组[(91.00±0.8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5囊胚组培养液...  相似文献   
655.
线粒体是人体内重要的细胞器,它在细胞供能、调节细胞凋亡、钙信号和活性氧的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几年来,线粒体研究在辅助生殖领域中越来越多,多数研究是关于卵母细胞的发育、卵巢储备功能等,而线粒体在卵丘颗粒细胞及体外胚胎培养液中的研究较少。卵丘颗粒细胞线粒体在预测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方面的作用仍没有明确定论,胚胎培养液中的线粒体能否预测胚胎发育潜能尚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就此热点展开综述,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最新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6.
目的 探讨胚胎培养液中HCG水平与胚胎发育的关系,评估胚胎源性HCG在胚胎质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IVF-ET患者D3胚胎培养液中的HCG(D3-HCG)浓度,记录D3胚胎细胞数、是否均匀、碎片率、胞浆颗粒和空泡、融合情况及囊胚培养结局,比较不同形态及囊胚培养结局胚胎的D3-HCG水平差异。结果 D3-HCG水平在4~6细胞组与7~9细胞组间(F=3.331,P=0.038)、D5囊胚组与D6囊胚组间(t=-2.710,P=0.008)、D3胚胎融合组与非融合组间(t=2.659,P=0.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3-HCG水平在其他胚胎形态及囊胚培养结局分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是否形成囊胚及囊胚质量与D3-HCG水平不存在相关性,胚胎的发育速度与D3-HCG水平有一定关联,D3-HCG浓度检测应用于胚胎优选的价值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657.
利用滋养外胚层(TE)细胞活检对植入前胚胎进行遗传学筛查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 但其在选择整倍体胚胎方面的优势仍然存在争议。近年来, 胚胎废弃培养液中游离脱氧核糖核酸(cfDNA)的发现, 为获得胚胎的细胞遗传学信息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无创替代方法。有研究报道胚胎cfDNA分析与TE、内细胞团(ICM)和整个囊胚(WB)的活检结果高度一致。然而, 在cfDNA成为可靠的胚胎基因组信息来源应用于临床之前, 仍然面临很多挑战。本文综述了基于培养液中的cfDNA的无创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niPGT)的产生和现状, 并对其局限性和未来前景进行了探讨, 为niPGT应用于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