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010篇
  免费   8640篇
  国内免费   2851篇
耳鼻咽喉   1045篇
儿科学   864篇
妇产科学   1686篇
基础医学   4126篇
口腔科学   1083篇
临床医学   34615篇
内科学   11937篇
皮肤病学   859篇
神经病学   3236篇
特种医学   53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61篇
外科学   21297篇
综合类   60821篇
预防医学   22956篇
眼科学   3884篇
药学   29066篇
  354篇
中国医学   20458篇
肿瘤学   3804篇
  2024年   1179篇
  2023年   4561篇
  2022年   3722篇
  2021年   5076篇
  2020年   5330篇
  2019年   4564篇
  2018年   2097篇
  2017年   3972篇
  2016年   4481篇
  2015年   5199篇
  2014年   11083篇
  2013年   10576篇
  2012年   13650篇
  2011年   14438篇
  2010年   13613篇
  2009年   12847篇
  2008年   17686篇
  2007年   15819篇
  2006年   13741篇
  2005年   16933篇
  2004年   10398篇
  2003年   9614篇
  2002年   6459篇
  2001年   4363篇
  2000年   3309篇
  1999年   2802篇
  1998年   2135篇
  1997年   1623篇
  1996年   1304篇
  1995年   1154篇
  1994年   962篇
  1993年   492篇
  1992年   500篇
  1991年   508篇
  1990年   315篇
  1989年   346篇
  1988年   151篇
  1987年   145篇
  1986年   112篇
  1985年   86篇
  1984年   53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目的:比较双眼外直肌后徙术与常规疗法治疗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28例斜视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R&R),研究组患者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BLR-rec)。术后对患者随访1年,观察术后眼位正位率、欠矫率、过矫率,视觉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正位率为89.06%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视近度、视远度和平均斜视度比较,两组患者融合功能和立体视功能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斜视度较治疗前均出现了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斜视度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视觉功能恢复率均明显增加(P<0.05),且研究组恢复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眼外直肌后徙术较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有更好地临床效果,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希望及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积极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希望水平[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创伤后成长水平[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及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干预后,两组HHI、PTG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希望和创伤后成长水平,从而缓解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03.
灾后心理重建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已经被正式纳入灾后重建体系。近年来研究表明,灾后救灾干部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正常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而且与多种影响因素有关。灾后心理重建包括物质干预和心理干预等措施。现就灾后救灾干部心理重建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4):112-115
目的 探讨地佐辛术后镇痛对高龄患者围术期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 年1 月~2020 年6 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麻醉科收治的ASA 分级Ⅱ~Ⅲ级高龄患者8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 组、B 组、C 组、D 组,每组各20 例。分别给予0.4 mg/kg、0.5 mg/kg、0.6 mg/kg、0.7 mg/kg 地佐辛进行术后镇痛,评估术后1、2、6、12、24、48 h 患者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后镇静效果(Ramsay 评分法)及肝功能指标(ALT、AST)水平,评价不同剂量的地佐辛术后镇痛对高龄患者围术期肝功能的影响。结果 C 组术后患者不同时间段VAS 疼痛评分低于A 组、B 组、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术后1、2、6 h Ramsay 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2、24、48 h Ramay 镇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 组肝功能指标ALT、AST优于A 组、B 组、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患者术后镇痛应用0.6 mg/kg地佐辛对围术期肝功能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究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切除术后早期复发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对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各项临床指标分析手术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经由手术切除后出现复发的可能性较高,同时手术切缘有残留、包膜不完整、肿瘤结节、心理因素、甲胎蛋白、血管侵犯、肝硬化及肿瘤直径等均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手术期后再复发的高危因素。结论:原发性肝癌通常具有术后复发的生物学特性,依据对手术切除术之后早期复发因素的分析,对手术风险与治疗方案进行充分评估,同时要求患者进行定期复查及随访等工作,可对患者手术成功以及并发症的防治等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吴茱萸中药热奄包预防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开展手术治疗的94例混合痔患者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7例,采取常规热敷方法预防术后尿潴留;实验组47例,采取吴茱萸中药热奄包预防术后尿潴留。比较两组发生率、首次排尿时间及满意度。结果: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实验组2.13%(1/47)低于对照组的14.89%(7/47)(P<0.05),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吴茱萸中药热奄包用于混合痔术后,缩短首次排尿时间,降低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肛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广东省开平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行肛瘘手术的73例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0例患者采用虚实结合挂线方法,对照组33例患者采用实挂线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疼痛程度及复发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肛门功能。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创面愈合、创面疼痛程度及术后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肛门功能正常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虚实结合挂线法对复杂性肛瘘进行治疗,疗效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双硫仑(DSF)对人脂肪肉瘤细胞SW872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W872细胞,设立正常细胞对照组及DSF 1,2.5,5和10μmol·L~(-1)组,采用CCK-8法检测药物处理24 h后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光镜下观察DSF处理后SW872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克隆形成实验检测DSF对SW872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Western印迹法检测A20的表达;CCK-8法检测铁离子螯合剂Fer-1及炎症小体NLRP3抑制剂MCC950能否逆转DSF对SW872细胞的抑制作用;RT-PCR法检测DSF对SW872细胞中A20和醛脱氢酶(ALDH1)的mRNA水平。结果 DSF对SW872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DSF处理后使SW872细胞发生皱缩变圆且细胞间隙增大;DSF作用于SW872细胞24 h后,与正常细胞对照组相比,DSF 1μmol·L~(-1)组细胞早期凋亡率明显增加〔(32.6±1.82)%vs(3.50±0.64)%,P<0.05〕;DSF 0.1μmol·L~(-1)组明显抑制SW872细胞的克隆形成〔(16.7±7.02)%vs(129±5.29)%,P<0.05〕;DSF处理能够明显提高SW872细胞中炎症调节分子A20的表达;铁离子鳌合剂Fer-1不能逆转DSF导致的细胞生长抑制,而炎症小体抑制剂MCC950可以部分逆转DSF对SW87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 DSF能抑制SW87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细胞炎症小体介导,细胞炎症调节分子A20参与DSF对SW872细胞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对北京市朝阳区某学校一起耐药肺结核疫情进行分析,为今后耐药结核病疫情的处置提供参考。方法 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病例密切接触者采用PPD试验、X线胸片和CT相结合的方式筛查。结果 2018年10月—2019年6月,该校共发生36例肺结核病例,发病率为4.5%。其中5例耐多药,3例耐利福平。36例病例分布在四个班,15a班27例、15b班4例、15c班2例、17d班3例。各班发病率分别为56.3%、8.3%、5.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例耐药病例中6例为15a班学生,占耐药病例总数的75.0%。经CT筛查68名密切接触者中确诊23例肺结核患者,检出率33.8%。结论 该起学校聚集性疫情为全国首起耐药肺结核聚集性疫情,首发病例未及时就医,传染源隐匿存在时间长,是导致该起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疫情处置中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对于及时发现新病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