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9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211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199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818篇
内科学   65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304篇
特种医学   10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1617篇
预防医学   936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279篇
  2篇
中国医学   172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380篇
  2011年   366篇
  2010年   327篇
  2009年   383篇
  2008年   441篇
  2007年   443篇
  2006年   389篇
  2005年   385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259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目的通过分析人格测验正反向题目的时间效应,探讨人格测验中题目陈述方式对测验效度及质量的影响,为测验编制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1230名士兵完成计算机呈现的艾森克人格问卷,记录被试完成每个题目所需要的时间,将正反向题目平均用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反向题目整体平均用时显著高于正向题目平均用时(P<0.01);得分的反向题目平均用时显著低于得分的正向题目(P<0.01);未得分的反向题目平均用时显著高于未得分的正向题目(P<0.01)。结论反向题目的引入可以减少人格测验的反应偏差,提高测验的效度,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被试作答的心理过程。因此在测验编制的过程中应平衡使用正反向题目,但反向题目的语言要尽量简洁明了,减少对被试作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独生与非独生医学生卡特尔人格因素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时间的推移,独生子女在我国高校在校生中的比重逐年增加。本研究采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量表,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人格特征进行对比,以期了解独生子女个性的特异性。对象与方法1.1对象从河北北方学院2002级476名医学本科生中筛出独生子女共172人。采用1∶1配对设计。在独生子女所在的小班中确定同年龄、同性别,父母职业、家庭经济状况相近的172名非独生子女作为对照,172名独生子女中,男生90人,平均21.7±1.9岁;女生82人,平均22.0±1.5岁,男女间年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1.246,P=0.211)。1.2工具16项个性因素测量表(16PF)[1]。包括…  相似文献   
83.
一般人群中人格维度与心身症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在健康人群中稳定的人格特点与某一时期心身症状的测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21名被试施测人格量表(QZPS)和SCL-90,通过回归和相关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严谨、沉稳、决断、淡泊和情绪性等人格因素与SCL-90的因子分数正相关,其它人格因素则与SCL-90的因子分数负相关。控制人格因素间的相关之后,进入每个预测心身症状回归方程的人格因素分别为3-5个,其中严谨、自制、沉稳、重感情和热情的回归系数是正值,其它为负值,表明行事严谨、自我克制以及对人热情和重感情等人格特点与心身症状的出现是一致的。结论:人格维度对心身症状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84.
成年罪犯人格特征及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了解成年罪犯的人格特征及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其人格的相关性。方法:对139名成年男性罪犯进行EPQ人格问卷,EMBU父母教养方式量表测试。结果:罪犯E、N、P分高于常模,L分低于常模,暴力型犯罪E分高于财产型犯罪。幼时家庭不完整者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父亲偏爱被试”因子分比幼时家庭完整者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因子与E因子显著相关;“母子过分干涉、保护”及“母亲拒绝、否认”因子与N因子显著相关;“父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因子与P因子显著相关。结论:罪犯的人格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5.
目的 了解军校部队生与地方生的心理健康、人格和应对方式等情况,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临床本科的部队生与地方生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部队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好于地方生,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轻于地方生,性格相对外向,且处事相对稳重,应对方式以积极成熟的为主,统计学检验P<0.05或P<0.01.结论 军人的责任感与自豪感有助于部队生的心理健康,而对军事化管理出现思想上的错误认识是地方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在押女性毒品犯人格的基本特征、类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52名在押女性毒品犯为被试,对CPI的测验数据进行t检验、Z检验和F检验。结果 ①女性毒品犯不仅与常模团体相比较具有显著特征.而且与男性毒品犯相比较也存在特殊性;②女性毒品犯在4种人格类型上的分布不平衡.较多地在Delta型;③民族、地域、年龄及关押时间对女性毒品犯的人格特征的变异均有一定影响.但减刑次数未见反映出被试人格积极改变的效果。结论 女性毒品犯广泛而明显的消极性人格特征,并与民族、地域、年龄及关押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87.
目的:通过对男性抢劫罪犯的人格特征,父母教养方式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的分析。探讨早期教育及家庭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从而为干预和预防犯罪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对113名男性抢劫罪犯及97名正常男性进行对照分析。结果:EPQ显示抢劫罪犯的精神质与神经均高于对照组,而EMBU显示父母偏爱、拒绝,过度保护、处罚严厉等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等与精神质、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不正确的父母养育方式是人格偏差,以致于从事犯罪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8.
文章从心理咨询临床实践的视角,介绍了影响状态逆反产生的因素、心理逆反的表现与测量、特质逆反的人格描绘,以及心理咨询与临床心理学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文章最后提出,深入的相关研究应注重心理逆反的测量与本土化研究等。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首次诊断为强迫症(OC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心理防御机制的关系。方法:42例强迫症患者用耶鲁-布朗强迫评定量表(Y—BOCS)、汉米顿焦虑量表(HAMA)、汉米顿抑郁量表(HAMD)、防御方式问卷(DSQ)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评定并与42例正常对照者比较。结果:强迫症患者以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的和混合状态的各占近一半,强迫检查和强迫联想出现的频率较高,约5/6的患者有两种以上的症状,混合型的患者病程长且症状较重:强迫症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更多地使用被动攻击、潜意识显现、分裂、幻想、退缩等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而较少使用升华等成熟防御机制:强迫症患者EPQ中的神经质标准分(N)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内-外向标准分(E)则低于对照组。三种不同类型的强迫症患者之间的心理防御机制以及EPQ问卷各因子的标准分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三组首诊的OCD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不同类型的OCD均较多的使用不成熟和中间的防御机制且多具有内向、神经质的个性。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大学生感觉寻求人格特征与脑电诱发电位的相关性.方法:测试大学生感觉寻求及MMPI人格特征,分析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与感觉寻求人格特征的相关性,寻找感觉寻求人格特征的生物学标志,并进一步探讨感觉寻求人格特征的生物学基础.结果:1.高、低感觉寻求组轻躁狂(t=3.1)以及抑郁(t=3.62)分量表得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高感觉寻求组的抑郁得分较低,轻躁狂得分较高,而低感觉寻求组则与之相反.2.高感觉寻求者具有快速习惯化的特点(tc2=2.4,tc3=2.6,tc4=2.5,P均<0.05).结论:1.感觉寻求人格特征呈现极端形式者(低或高)可能容易出现与抑郁、轻躁狂相关的精神问题.2.与强度依赖性相比,快速习惯化现象可能是高感觉寻求者的一个更加显著的电生理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