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38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s)在DNA修复与细胞凋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酶家族中有一类PARPs通过催化和转移单个ADP-核糖来调控各种细胞反应,被称为单-ADP核糖转移酶(MARTs)。大部分MARTs在肿瘤中过度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重点介绍了在肿瘤中过度表达的MARTs,以其结构域的差异进行分类,对其现有的作用机制、与肿瘤的密切关系、在肿瘤治疗中的潜在价值以及相应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这些靶点有望为精准医疗时代的肿瘤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72.
快速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复杂的生物物理现象,在全世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安全性受到质疑,微创的侵入式治疗方案术后疗效也不理想。而中药可以多离子通道阻滞、非离子通道调节、多途径、多靶点的整合机制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研究增多。现以经典方研究为切入点,包括以酸枣仁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安神定志丸为代表的安神剂;以炙甘草汤、归脾汤、生脉散、小建中汤为代表的补益剂;以黄连温胆汤、泻心汤为代表的清热剂;以血府逐瘀汤为代表的活血化瘀剂;以小柴胡汤、逍遥散为代表的疏肝剂;以及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2味中成药;还有回心草、甘松、人参、莲子心4味中药进行综述。另基于不同的快速型心律失常类型对当今时方研究作简单回顾,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3.
随着肿瘤免疫疗法(tumor immunotherapy)的兴起,靶向免疫系统的小分子调节剂已成为研究热点,而免疫激酶作为一类研究较深入发展较成熟的靶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相互作用激酶(MNKs)位于ERK和p38 MAPK信号通路的交汇点,可以在保守的丝氨酸209处特异性磷酸化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并调节mRNA的翻译。MNKs信号通路在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MNKs抑制剂在治疗肿瘤及免疫相关疾病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本文就MNKs的结构特点、作用机制、信号转导途径及其与肿瘤的密切关系进行了总结,同时详细介绍了不同研究机构报道的 MNKs抑制剂的发展过程和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74.
近年来过继性细胞免疫疗法因效果显著而得到广泛认可,尤其是CD19特异嵌合抗原受体(CAR)的自体T细胞治疗恶性血液瘤取得成功。本文总结实体肿瘤存在肿瘤免疫微环境、靶点不均一以及免疫抑制性受体等原因导致CAR-T无法有效治疗,提出改进CAR-T细胞以提高T细胞浸润、共表达细胞因子与酶以及修饰相关受体等方式提高CAR-T抗实体肿瘤活性,为后续CAR-T细胞治疗实体肿瘤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75.
Gastric cancer (GC) is a malignant tumor originating from the gastric epithelium, and its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s rank third among all malignant tumors worldwide. It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ancers in China and is treated predominantly by Western medicine in clinical practice. However, with the advancements in medical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cs, the valu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n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GC and improving prognosis have increasingly been recognized. According to TCM,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GC can be divided into Yege (dysphagia), regurgitation, stomach pain, and Zhengxia (abdominal mass). Due to the unbalanced distribution of health care resources in China, most GC patients already have progressive or advanced-stage disease at the first diagnosis. As a result, most GC patients have poor physical function, and surgery or chemotherapy alone will aggravate the impairment to the immune function and serious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life. In contrast, TCM therapies have shown promising efficacy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se patients. Here we review the role of the integrated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ing advanced GC.  相似文献   
376.
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s)是一类新型的肿瘤靶向治疗药物,一般由单克隆抗体和细胞毒药物通过连接子偶联而成,同时具有抗体药物高选择性和化疗药物高活性的优势。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目前已有多个抗体偶联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肿瘤。本文就应用于胃癌治疗的抗体偶联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