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1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81.
目的 探讨炎琥宁对病毒性胃肠炎患儿炎性应激及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82例病毒性胃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补液、退热、纠酸、调节菌群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利巴韦林10mg/kg·d,1次/d,疗程5-7d;观察组静脉滴注炎琥宁8-10mg/kg·d,1次/d,疗程5-7d.比较治疗前、治疗后3天和治疗后10天患儿血清细胞因子和细胞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3天和10天的血清抗炎因子(IL-2、IL-4、IL-10)、促炎因子(IL-6、TNF-α)和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炎琥宁可明显改善病毒性胃肠炎患儿的炎性应激与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和炎琥宁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11月威海市立二院眼科收治的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治疗组44例在给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滴眼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炎琥宁冻干粉针剂;对照组46例给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观察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联合治疗组44例中42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46例中31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67.39%,联合治疗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眼畏光消失时间(3.2±0.8)d、眼干涩不适消失时间(7.2±0.9)d、角膜虹膜睫状体炎消失时间(5.5±0.8)d,对照组相应的时间为(4.2±1.0)d、(8.2±0.8)d、(6.6±1.0)d,治疗组的眼畏光、眼干涩、角膜虹膜睫状体炎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炎琥宁用药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具有标本兼治作用,疗效好,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AG)衍生物炎琥宁(YHN)对大鼠体内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影响。方法:构建白念珠菌生物膜大鼠皮下导管模型,采用YHN(40,20,10,5,2.5 mg·kg-1)腹腔注射治疗,设氟康唑(FLC)阳性对照组(80 mg·kg-1),7d后计数导管的菌落形成单位(CFU),XTT代谢法评估YHN对体外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影响;扫描电镜(SEM)观察YHN干预大鼠体内生物膜的形态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白念珠菌黏附相关基因ALS1,ALS3,HWP1,EAP1和MP65的表达量。结果:YHN组导管片上CFU明显少于空白组;XTT代谢活性也显示YHN组低于空白组,且呈剂量依赖性;扫描电镜照片显示YHN能显著减少白念珠菌对大鼠体内导管的黏附;qRT-PCR结果显示,YHN可下调ALS1,ALS3,HWP1,EAP1和MP65的表达量。结论:YHN能抑制大鼠体内白念珠菌生物膜。  相似文献   
84.
目的:总结炎琥宁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3月-2012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按照常规治疗并酌情应用抗生素,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注射液。结果:治疗组在高热、咳嗽、气促、肺部湿罗音等支气管肺炎四大症候的控制以及X线炎症吸收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炎琥宁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急性湿疹的有效性。方法:将102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炎琥宁静脉滴注联合依巴斯汀片口服治疗,外用硼酸水湿敷及0.05%地塞米松涂搽;对照组采用依巴斯汀片口服治疗,外用硼酸水湿敷及复方地塞米松涂搽。两组分别于治疗1周及2月后按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为7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急性湿疹疗效确切,复发率降低。  相似文献   
86.
摘 要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炎琥宁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全面系统地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2018年5期)、SinoMed、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关于炎琥宁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9月14日,由两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偏倚风险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35个RCTs,累计3 089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仅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炎琥宁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明显提高临床总有效率[RR=1.18,95%CI(1.15,1.21),P<0.000 01]。此外,炎琥宁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还可更好地缩短咳嗽消失时间[MD=-2.55,95%CI(-2.75,-2.34),P<0.000 01]、肺部啰音消失时间[MD=-3.03,95%CI(-3.26,-2.80),P<0.000 01]、体温恢复时间[SMD=-3.79,95%CI(-4.63,-2.95),P<0.000 01]、X线胸片病灶消失时间[SMD=-4.92,95%CI(-6.25,-3.60),P<0.000 01]、平均治愈时间[MD=-3.21,95%CI(-3.44,-2.98),P<0.000 01],同时也可更好降低肿瘤坏死因子含量[SMD=-1.66,95%CI(-2.87,-0.45),P=0.007]和白介素 6含量[SMD=-1.44,95%CI(-2.57,-0.32),P=0.01]。结论:当前证据表明炎琥宁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在改善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指标等方面优于仅用阿奇霉素治疗,至于安全性,尚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87.
目的 系统评价头孢替唑钠与炎琥宁注射液联合使用治疗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联合用药的合理性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90年1月至2018年2月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2位研究者分别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3软件,对符合标准文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1篇符合标准的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头孢替唑钠与炎琥宁注射液联合使用)与对照组(单用头孢替唑钠)的有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OR=4.07,95% CI(2.66,6.25),Z=6.43,P<0.000 01],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其中7篇含有不良反应的结局指标,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OR=0.60,95% CI(0.29,1.28),Z=1.32,P=0.19]。结论 头孢替唑钠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有效率优于单独使用头孢替唑钠,但是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8.
目的:对比分析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203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102例)和对照组(101例)。研究组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炎琥宁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治疗效果,并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研究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且轻微。结论炎琥宁注射液能有效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且具有治疗时间短、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 观察炎琥宁注射液治疗秋季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 秋季腹泻患儿132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补液等常规治疗,对照组68例应用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组64例应用炎琥宁注射液抗病毒.比较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2%,对照组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37,P<0.05),无不良反应.结论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秋季腹泻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0.
目的考察注射用炎琥宁与维生素C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注射用炎琥宁与维生素C配伍后不同时间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的变化。结果在室温条件下,0~6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没有明显变化,含量变化也不大。结论在6h内2种药物配伍基本稳定,外观无变化,含量合格,本实验方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