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9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141篇
耳鼻咽喉   217篇
儿科学   79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37篇
口腔科学   131篇
临床医学   953篇
内科学   534篇
皮肤病学   801篇
神经病学   124篇
特种医学   4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407篇
综合类   1634篇
预防医学   184篇
眼科学   112篇
药学   426篇
  4篇
中国医学   241篇
肿瘤学   16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333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338篇
  2008年   389篇
  2007年   405篇
  2006年   377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291篇
  2003年   282篇
  2002年   253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郭根凯  孙凌云 《江苏医药》2007,33(5):537-537
Churg-Strauss综合征(CSS)亦称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是一类少见的主要累及中小动脉的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现将我院近6年收治的5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14.
淋巴瘤样肉芽肿与韦格内肉芽肿临床特点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戚务芳  蒋明  赵岩 《北京医学》2005,27(1):15-17
目的 总结淋巴瘤样肉芽肿病(lym phom atoid granulom atosis,LG)与韦格内肉芽肿( egener granulo Wm atosis,W G)的临床特点,从临床上加以鉴别。 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与北京协和医院 1989 年以来收治的 6 例 LG和20 例 W G 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 结果 发热、咳嗽及呼吸困难在 LG 中较常见,流涕、鼻衄及关节痛以W G 为多,肺受累以 LG 为多,耳鼻喉、眼及肾病变在 W G 中明显增多,皮肤受损两者相似。W G 患者常有 c-ANCA 阳性及尿沉渣异常。 LG X 线胸片为双侧多发结节,边界不清,多无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 G 则为双侧多发边界清晰W的结节, 易形成空洞, 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可肿大。LG 病理改变为血管中心性淋巴增生性病变, 浸润的细胞主要是小淋巴细胞和不同数量大的不典型淋巴细胞; 而在 W G 中可见坏死性血管炎及大量中性白细胞、浆细胞及少量嗜酸细胞浸润形成的肉芽肿, 部分有多核巨细胞。W G 经治疗后, 多数患者病情缓解; 则疗效不佳。 结论 LG 和 W G 在临 LG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影像及病理诸方面的差异有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病例] 女,31岁。主因头痛、鼻塞、左眼视力障碍2个月,发热、咳嗽、关节疼痛、皮肤出现淤点、淤斑半个月而住院。查体:体温38.1℃,两侧髋关节及双足部皮肤有淤点、淤斑,左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两侧鼻甲肥大,有粘液性分泌物,咽后壁有多个溃疡面,左肾区有叩击痛。查类风湿因子阳性(1:160),红细胞沉降率50 mm/h,血、尿常规未见异常。χ线胸片示两肺野呈散在分布多发的粟粒样及斑点状密度增高影,其大小不一,密度不均。边缘不清。鼻腔粘膜活检示坏死性肉芽肿。应用泼尼松20 mg/d,环磷酰胺50 mg/d治疗33天.痊愈。……  相似文献   
16.
Churg—Strauss综合征(Churg—Stauss Syndrome,简称CSS)又称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AGA),是一种以哮喘,血和组织中嗜酸细胞增多,嗜酸细胞性坏死性血管炎伴有坏死性肉芽肿为特征的系统性小血管炎。1951年由Churg和Strauss首先描述,故而得名。据文献报导CSS的年发病率为1~2/百万,临床少见。CSS早期应用类固醇激素治疗疗效较好。广泛应用激素治疗哮喘导致了CSS的症状被掩盖,当激素减量时该病就会表现出来。近年来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哮喘时出现该病的发病率上升,就充分地证实了汶一点。  相似文献   
17.
亚急性甲状腺炎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田华 《河北中医》2009,31(12):1920-1920
1西医诊断标准 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又称病毒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或巨细胞性甲状腺炎。  相似文献   
18.
克罗恩病的流行病学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是一种不明原因的、可累及全消化道的慢性复发性肉芽肿性炎症。其在我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尚不甚清晰,在外科治疗的许多问题上也没有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学生经过4年的理论学习后进入临床。此时他们发现尽管花了大量时间,书本知识背了不少,但对临床具体病例的处理仍感到束手无策。特别是在对某些疑难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时更是如此。我们拟从1例wegener肉芽肿的诊治经过对临床诊断时,年轻医生或医学生应该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颅内真菌性肉芽肿(intracranial fungal granuloma,IFG)不常见,迄今为止个案报道较多。笔者自2003年至2005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3例颅内真菌性肉芽肿,现结合有关文献对其发病原因、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