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6篇
  免费   407篇
  国内免费   79篇
耳鼻咽喉   64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314篇
基础医学   287篇
口腔科学   127篇
临床医学   677篇
内科学   147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2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316篇
综合类   1329篇
预防医学   394篇
眼科学   963篇
药学   777篇
  19篇
中国医学   137篇
肿瘤学   15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239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259篇
  2015年   264篇
  2014年   628篇
  2013年   556篇
  2012年   549篇
  2011年   512篇
  2010年   466篇
  2009年   360篇
  2008年   293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51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联合切口径路全翻内置法鼓膜成形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各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采用联合切口径路全翻内置法行鼓膜成形术118例,取得良好效果,介绍了联合切口、全翻外耳道皮瓣和内置移植物的操作技术,探讨了该法取得良好效果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42.
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尤其是胫骨下1/3段骨折是发生骨延迟愈合或骨不连的常见骨折,临床上治疗方法颇多.2001年10月~2005年3月,采用小切口直视下复位,组合式外固定器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粉碎骨折46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3.
目的评价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治疗产后出血的血管造影表现及疗效。方法65例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右股动脉Seldinger's穿刺技术,选择性插管至双侧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出血原因、部位后用庆大霉素浸泡过的明胶海绵颗粒或条栓塞。结果插管成功率100%,手术时间30~60min,平均45.2±4.8min,术后止血总有效率98.46%。术后随访3~60个月,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子宫体按期复旧,转经后月经正常。结论TAE创伤小,疗效快速肯定,对危及生命的产后出血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4.
熵指数对异氟烷麻醉中切皮体动反应的预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熵指数(包括反应熵和状态熵)对异氟烷复合麻醉中切皮体动反应的预测作用并与双频谱指数(BIS)比较.方法 ASA Ⅱ级择期腹部手术患者20例,按切皮有无体动反应分为体动组(9例)和非体动组(11例).入室后常规监测,然后静注异丙酚、琥珀胆碱、芬太尼快诱导气管插管,持续吸入异氟烷,维持呼气末异氟烷浓度为1.3MAC,维持10min后开始手术,切皮前不用神经肌肉阻滞剂,如果发生体动,则按10%提高下一个患者异氟烷呼气末浓度,如果不动则按10%降低下一个患者异氟烷呼气末浓度.分别于入室、切皮前60s、30s、切皮后45s、120s对每例患者同时行熵指数和BIS监测.结果 两组患者的熵指数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BIS无显著性差异(P>0.05).反应熵和状态熵可以预测切皮体动,其预测概率(Pk)值分别为0.893 7和0.885 2,BIS不能预测切皮体动,Pk值是0.591 9,熵指数和BIS的Pk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Pk与反应熵和状态熵的Logistic回归方程分别为ln [Pk/(1-Pk)]=32.517-0.481x和ln [Pk/(1-Pk)]=28.728-0.438x.结论 熵指数监测可以预测异氟烷麻醉中的切皮体动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5.
中切口切开法重睑成形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介绍一种简便有效,恢复快的中切口重睑成形术。详细阐述该方法的手术要点,重睑成形术所遵循的原则等。方法术前灵活定位,局部麻醉下做长15mm的小切口,去除切口内部分眼轮匝肌及睑板前脂肪.将上睑皮肤与睑板固定。结果采用中切口切开法重睑成形术180例,效果满意。结论中切口重睑成形术创伤小,恢复快,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术中应严格遵循无创操作,宁窄勿宽,对过度依赖额肌的患者,手术前后进行睁眼训练。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经峡部径路行甲状腺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间575l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经峡部径路甲状腺切除术的3288例为改良组;同期施行传统切除术式的2463例为常规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较常规组明显缩短(P〈0.01),术中出血量、喉返神经神经损伤率、术后气管局部不适及低钙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P〈0.01),术后引流量减少(P〈0.05),患者对手术耐受性好,术后出血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峡部径路行甲状腺手术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降低喉返神经损伤、术后出血、低钙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7.
乳晕小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附548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最佳切口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7年间采用乳晕小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54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通过手术切除了乳房肿瘤,对手术切口的选择均表示满意。结论乳晕小切口乳房肿块切除术不仅能切除良性肿瘤,而且无明显瘢痕,满足了相当部分患者对美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48.
电视胸腔镜辅助胸壁小切口肺叶切除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辅助胸壁小切口与胸部单纯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64例按手术先后顺序编号,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电视胸腔镜辅助胸壁小切口(A组)和单纯小切口开胸手术(B组)进行肺叶切除术. 结果 A组切口长度(5.3±0.6)cm比 B组(8.9±0.5)cm显著缩短(t=-24.360,P=0.000);A组术中出血量(279.7±74.0)ml显著少于B组(331.7±42.5)ml(t=-3.330,P=0.002);A组手术当日引流量(162.5±47.4)ml显著少于B组(202.0±49.2)ml(t=-3.220,P=0.002);A组并发症5例,B组11例(χ2=4.099,P=0.043);A组术后住院(8.0±2.2)d显著短于B组(9.7±1.9)d(t=-3.280,P=0.002);2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t=-1.130,P=0.262).57例随访6~12个月,术后6个月A组1例Ⅲa期鳞癌局部复发,B组2例Ⅲa期小细胞肺癌、1例腺癌术后7~8个月远处转移、局部复发,上述4例均于1年内死亡.3例死于与手术无关的其他疾病,余50例无局部复发、远处转移. 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胸壁小切口比单纯微创小切口进行肺叶切除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直切口锁孔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价值。方法根据CT提示血肿在头皮的投影设计手术切口部位,通过4~5cm皮肤直切口,直径2cm的骨窗,切开皮层到达血肿腔清除血肿。结果血肿完全清除17例,18例清除率达到90%,4例清除率达到80%。术后再出血2例。4例术后3周内死亡:2例死于循环呼吸功能衰竭,1例死于脑干功能衰竭,1例死于消化道出血,手术死亡率10.2%(4/39)。35例随访0.5—3年,平均2.1年,术后6个月ADL分级:1级9例,2级12例,3级9例,4级4例,5级1例,死亡4例。结论显微镜下直切口锁孔微创技术是一种快速、有效和安全的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可以解除血肿的占位压迫效应,有效止血,防止再出血,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0.
 Intracellular pH (pHi) is known to modulate contraction. Neonatal tissues can differ from adult tissue in contractile response to stimuli known to alter pHi e.g. hypoxia. Changes of pH are attenuated by buffering, thus any difference in buffering power (β) between tissues could affect their functional response to pHi perturbation. Similarly the extent to which any extracellular pH (pHo) alteration is transmitted into a pHi change will also influence function. We have therefore determined the intrinsic β and effect of pHo change on pHi in neonatal and adult ureteric, uterine and gastric smooth muscles using the pH-sensitive fluorophore carboxy-SNARF. β was found to be similar in the three adult tissues, bu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neonatal tissues. In contrast, we found little difference in the amount of pHi change produced by pHo change between neonatal and adult tissues from the same smooth muscle, but a difference between smooth muscles. These data highligh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smooth muscles and their developmental state, which may contribute to different degrees of protection when pH is perturbed. Received: 17 October 1997 / Received after revision: 27 November 1997 / Accepted: 28 November 19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