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3篇
  免费   481篇
  国内免费   208篇
耳鼻咽喉   61篇
儿科学   87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269篇
口腔科学   73篇
临床医学   1192篇
内科学   970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311篇
特种医学   4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587篇
综合类   1667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322篇
眼科学   281篇
药学   573篇
  9篇
中国医学   188篇
肿瘤学   19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221篇
  2021年   298篇
  2020年   296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255篇
  2016年   333篇
  2015年   343篇
  2014年   705篇
  2013年   563篇
  2012年   544篇
  2011年   581篇
  2010年   484篇
  2009年   401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376篇
  2006年   304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9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Nontraumatic primary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PIVH) is characterized by direct bleeding into the neuroventricular system. A very rare condition, PIVH accounts for 3% of all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 Hypertension is a major cause of PIVH. Reports about PIVH in the literature are infrequent and it appears to be a relatively benign condition. Between 1998 and 2001, 15 patients with PIVH were evaluated in the Departments of Neurosurgery of Yüzüncü Yil and Pamukkale Universities; their prognosis and results of treatment with 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age (EVD) were recorded. The diagnosis was established easily and rapidly with computed tomography. Prognoses of the patients were made by the Glasgow Coma Score (GCS). Hypertension was the most common etiology (n=9, 60%); the prognosis for survivors (73.3%) was good (mortality, 26.6%). Elderly patients, who scored low on the GCS, and patients with coagulopathy had poor prognoses. All patients with PIVH underwent surgery with EVD within 24 hours of their hospital admission. Applying EVD had positive results and influenced the prognosis and early and late complications of PIVH accordingly.  相似文献   
992.
CT引导下咽旁区经皮穿刺切割活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咽旁区经皮穿刺切割活检术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临床疑鼻咽癌咽旁区侵犯或咽旁区复发患者32例,均在CT引导下行咽旁区经皮穿刺切割术。对前、中、后咽旁间隙病灶,分别选取上颌窦外后侧脂肪间隙、下颌切迹、乳突前3条不同穿刺路径,采用16~18G切割针,经皮穿刺直达咽旁病灶区,行切割活检,95%无水酒精固定标本,送病检。结果 32例均1次穿刺成功,并获得足够的组织用于病理诊断。其中30例阳性,鳞癌21例,术分化癌5例,腺癌4例;另外2例阴性患者,经临床随访证实为放疗后纤维化。诊断准确率为100%1例患者术中穿剌点出血较明显,压迫20min后出血停止。3例患嚣术后出现痰中带血,经止血药物治疗后症状消失。全部穿刺活检患者均未出现神经损伤症状。结论 在CT引导下,根据病灶部何不同选取不同路径行咽旁区穿刺切割活组织检查安全、快捷。  相似文献   
993.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儿童肢体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儿童肢体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肢体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儿的临床特征和VSD的治疗效果。对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儿创面进行彻底清创后,有活性脱套伤皮肤修整后回植,根据患者创面形状和大小合理设计VSD敷料覆盖,5~7 d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继续使用VSD或进行植皮。结果 15例创面中,2例皮肤脱套伤,原位回植成活;1例部分坏死,点状植皮后愈合;4例1次使用VSD后,肉芽生长新鲜,植皮成活;3例仍有少量渗出,植皮后VSD覆盖成活;3例使用后仍有肌腱外露,再次安装VSD后,肌腱完全被新鲜肉芽组织覆盖,植皮存活;2例仍有骨外露,行二期皮瓣转移修复创面。所有病例随访2~18个月,成活皮肤弹性色泽良好,而且供区和受区的并发症、远期功能、外观等明显优于成人。结论 VSD用于治疗儿童肢体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能明显缩短病程,有效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94.
Iliopsoas abscess (IPA) is rare in children, particularly in neonates. A male neonate was born at 38 weeks of gestation with a weight of 2915 g. On day 22 after birth, his family noticed that his right thigh was swollen. Abdominal computed tomography showed a mass extending to the right iliopsoas from the right thigh with thick septa. Puncture to the right groin yielded purulent fluid, and so a diagnosis of abscess was made. The puncture was followed by surgical drainage through a small inguinal incision, and the abscess cavity was irrigated thoroughly using normal saline. Culture of abscess fluid was positive for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so intravenous ABPC infusion was continued. The postoper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dicate that the IPA was derived from arthritis of the hip, and the patients received Riemenbügel for the incomplete hip dislocation. He is doing well at 2 years of age.  相似文献   
995.
目的通过聚氨酯发泡制备出能应用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聚氨酯敷料。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设计聚氨酯泡沫一步法发泡工艺,并对制备的聚氨酯泡沫进行物理机械性能测试和表面形态观察,从中选取出一组综合性能最佳的聚氨酯泡沫配方,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对优化配方制备的聚氨酯泡沫进行细胞毒性和溶血实验生物学评价。结果制备的聚氨酯泡沫的表观密度为20~35 kg/m3,拉伸强度为16~21 N。细胞体外毒性测试所得细胞相对增殖率为90.1%,符合国家细胞毒性安全标准。聚氨酯泡沫溶血率为2.53%,低于5%的国家标准。一步法发泡所制备的聚氨酯泡沫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结论聚氨酯泡沫作为医用负压引流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还需对负压引流效果及其他生物相容性进行进一步的测试。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分析探讨在超声介入下经皮肝脏穿刺置管引流术对肝脓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2月期间行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与2007年4月-2008年7月期间在我院行剖腹置管引流(对照组)治疗肝脓肿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WBC恢复正常的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费用等,并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治愈例数及并发症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WBC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较短,平均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也相对较少,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为100%,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患者临床治愈率为82.60%,并发症发生率为26.10%,两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不仅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而且对患者创伤小,帮助患者缩短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也相应减少,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8年至2010年收治的23例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采用清创、置管冲洗加负压封闭引流的方法进行治疗,18例保留内固定装置,5例更换外固定支架。结果23例患者中21例在术后获得10~36个月(平均18个月)的随访,全部感染获得控制,其中20例无复发,骨折最终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约6.5个月,无一例出现畸形愈合、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结论清创、置管冲洗加负压封闭引流是治疗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2005年11月-2010年11月对115例CT确诊脑室出血,其中重型脑室出血25例,根据患者脑室出血部位和体积选择性穿刺侧脑室额角,采用双侧或单侧脑室引流,术后尿激酶灌注冲洗,直至脑脊液正常,头颅CT确认血肿消失。结果住院期间治愈或好转88例(76.5%),植物状态11例,死亡16例。98例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78例复查头颅CT示脑室大小正常,再出血8例,继发性脑积水5例,死亡7例。结论脑室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冲洗,能尽快清除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腔积血,对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术中预防性留置皮下负压引流管在防治肥胖患者腹部纵切口术后脂肪液化的必要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10月期间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和妇产科的342例肥胖腹部纵行切口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置管组及无管组,比较2组间切口甲级愈合率、脂肪液化发生率、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切口平均愈合时间、患者满意度、局部异物感及直接医疗成本。结果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32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置管组165例,无管组163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脂肪厚度、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BMI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组与无管组脂肪液化发生率分别为3.6%(6/165)和5.5%(9/163),P>0.05;异物感分别为50.3%(83/165)及3.7%(6/163),P<0.01;患者满意度分别为(6.8±1.7)分及(9.2±2.8)分(P<0.05)。甲级愈合率、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切口平均愈合时间及直接医疗成本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肥胖患者腹部纵切口术中不必常规放置负压引流管预防切口脂肪液化。  相似文献   
1000.
负压封闭引流在骨科复杂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在骨科复杂创面修复的适应证与疗效。方法对52例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VSD治疗,负压吸引直至创面新鲜后经直接缝合、植皮或转移皮瓣覆盖修复。结果 52例创面均愈合良好。并发症:引流通路堵塞6例,膜下积液4例。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处理复杂软组织缺损疗效显著,是显微皮瓣技术的辅助及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