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8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神经内镜下和传统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评价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或联合神经内镜引导下脑室腹腔分流术(EVPS)与传统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 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02年6月至2009年6月共手术治疗299例脑积水患者,其中神经内镜组(98例)患者行神经内镜下ETV或联合EVPS(20例梗阻性脑积水患者仅行ETV,78例行ETV联合EVPS),传统分流组(201例)患者行传统分流术(196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5例行脑室心房分流术),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其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与传统分流组比较,神经内镜组远期疗效好、堵管发生率低、置管位置准确率高、置管次数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神经内镜治疗不同原因脑积水是有益的手术方法,具有远期疗效好、堵管发生率低、置管位置准确等优势.  相似文献   
52.
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改良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手术器械的改进与应用,提高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效率,总结手术配合的经验.方法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自2004年3月至2009年4月采用经单鼻孔鼻中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288例,术前改进各种手术器械(单极电凝器、吸引器的形状和功用)并应用,总结分析手术的疗效.结果 本组垂体瘤全切除204例,次全切54例,大部分切除30例.手术时间最短30 min,术中无脑脊液漏患者手术时间平均70 min;术后并发脑脊液漏3例,鼻黏膜迟发性出血3例,经治疗后控制.结论 手术器械的改进与正确应用,加上默契的手术配合,可以提高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鼻中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效率.  相似文献   
53.
Zhao P  Zong XY  Li CZ  Gui SB  Wang XS  Zhang YZ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1):2198-2200
目的 探讨脑脊液电影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部造瘘术前后引起的脑脊液动力学方面改变.方法 本组病例共146例经CT和核磁共振证实为脑积水,给予内镜下三脑室底部造瘘术.其中随机选取36例进行脑脊液电影检查(磁共振相位对比电影法),判断造瘘术前后脑脊液动力学变化.同时在3个月至1年随访中应用脑脊液电影进行评价.结果 146例病人均成功进行了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部造瘘术,其中121例(83%)术后症状明显好转.比较术前术后的脑脊液电影检测,显示脑室缩小、造瘘口流速、流量正常,脑脊液流动通畅.病人出院后随访表明症状明显改善的占110例(75.3%).结论 利用脑脊液电影评估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部造瘘术的疗效,可以定量分析脑脊液动力学改变,为评价脑积水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4.
Zhang X  Fei Z  Zhang JN  Fu LA  Cao WD  Qu Y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3):2342-2344
目的 评价应用神经内镜辅助、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PAs)的微侵袭手术技术、鞍底重建与疗效.方法 从2001年4月至2009年3月,对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连续收住院的426例PAs患者行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本组病例根据Hardy's PAs分类标准:Ⅰ型54例(12.7%),Ⅱ型105例(24.6%),Ⅲ型181例(42.5%),Ⅳ型86例(20.2%).结果 肿瘤切除根据术术中所见及术后MRI或CT扫描进行评估,370例(86.9%)肿瘤获全切除,32例(7.5%)达次全切除,余24例(5.6%)纤维性肿瘤获部分切除.本组术后3例死亡(0.7%),24例(5.6%)发生CSF漏而须行修补术,6例(1.4%)有蝶窦黏膜炎和脑膜炎,用药物治疗得以控制.结论 质地稍软的PAs无论有无鞍上扩展、但未侵及血管者,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术中将内镜变换角度,可获得安全而满意的切除.  相似文献   
55.
应用神经内窥镜治疗自发性脑出血(附4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神经内窥镜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价值。方法 应用神经内窥镜治疗自发性脑出血 4 2例(有明确高血压病史者 2 6例 )。出血部位在基底节 2 8例 ,脑叶 5例 ,丘脑 7例 ,血肿破入脑室 1 8例 ,单纯脑室出血 2例。出血量 2 0~ 1 2 0 ml,平均 5 2 .1± 3 5 .6ml。术前 GCS3~ 5分 1 8例 ,6~ 8分 8例 ,>8分 1 6例。手术时机为发病 7h以内 1 2例 ,7~ 72 h2 7例 ,超过 72 h3例。结果 根据 ADL评分标准 ,本组 级 5例 , 级 8例 , 级 1 0例 , 级 6例 , 级 4例 ,死亡 9例。除术中发生吸入性肺炎及术后切口脑脊液漏各 1例外 ,未发生其它与手术直接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神经内窥镜治疗脑出血具有创伤小、血肿清除比较彻底、并能确切止血的优点 ,扩大了手术指征 ,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辅助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巨型垂体腺瘤的经验及体会。方法对我院2001年2月-2006年10月收治的10例大、巨型垂体腺瘤患者行神经内镜辅助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术。结果肿瘤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切除3例。术后无死亡,无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5年,原有症状均有所改善。9例视力受损病人中改善8例。6例激素水平异常增高病人中降至正常4例。2例次全切除的患者术后接受γ刀治疗,大部切除3例中1例再次经鼻蝶窦内镜手术全切除了肿瘤,另一例行普通放疗控制症状。所有病例随访期间均未发现有明显复发迹象。结论神经内镜辅助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巨型垂体腺瘤损伤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锁孔神经内镜下颅内微血管减压术的应用优势。方法锁孔开颅在神经内镜下对1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施行微血管减压术。结果神经内镜下能更好地进行责任血管的判断,评价神经根部减压情况及垫棉的放置位置,简化操作时间,术后并发症少,效果好。结论锁孔神经内镜下显微血管减压术比较通常显微镜下手术具有更大优势,能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手术治疗阻塞性脑积水与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相比较是否有优势。方法通过分析1999年1月至2003年10月所做的阻塞性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68例,与2003年10月至2007年5月所做阻塞性脑积水神经内镜手术45例的疗效、并发症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阻塞性脑积水疗效相近,但并发症、手术时间等明显不相同。结论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脚间池造瘘术治疗阻塞性脑积水的并发症及复发率明显降低,手术时间短,住院费用减少,应作为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小儿分流调整失败后应用神经内镜技术治疗的方法和体会。方法应用单纯内镜手术方法,对6例脑室-腹腔分流调整失败患儿进行分流管调整术,脉络丛烧灼术,第三脑室造瘘术。结果5例先天性梗阻性脑积水、1例松果体区占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发生堵塞患儿,应用神经内镜技术进行治疗,手术过程顺利;3例患者有不同程度发热,持续时间2~7d;随访6个月至24个月病情明显好转,脑积水改善,分流管通畅。结论神经内镜对脑室-腹腔分流调整失败患儿进行治疗,具有微创、安全、准确、并发症少、经济等优点,是神经外科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的显微外科技术对治疗岩斜区表皮样囊肿的重要意义,就其手术入路选择和术中注意事项进行讨论。方法:应用神经内镜辅以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岩斜区表皮样囊肿28例,显微镜直视下力争切除绝大部分肿瘤,神经内镜辅助寻找显微镜无法看到的残余肿瘤组织并切除之。结果: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后,对残存的肿瘤组织经神经内镜辅助均可做到全部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的显微外科技术,可提高对岩斜区表皮样囊肿的手术全切率,减少并发症.对该病的预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