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7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55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227篇
内科学   150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448篇
预防医学   126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69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赵广兰 《养生月刊》2007,28(10):880-882
动脉硬化是指人体的大型及中型动脉(如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等)的管腔内膜沉积了不等量的脂质,特别是胆固醇,它使动脉内膜表面凹凸不平,有的还伴有钙质沉淀物及纤维形成。很显然,动脉管壁内膜增厚,加上纤维化及钙质沉着,使血管也变硬了。目前,世界上每年约有800万~1000万人死于动脉硬化所引起的心血管病和中风。动脉硬化是个隐形杀手,发生时不知不觉,进展缓慢,难以引起人们重视,一旦发生脑卒中或急性心肌梗死,以突发形式使人致残甚至致命。那么,有没有办法及早地发现动脉硬化呢?医学专家进行了深入观察研究,发现耳、眼、舌部出现的一些"蛛丝马迹"常预示着动脉硬化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2.
蒋小勤 《浙江实用医学》2007,12(2):86-86,102
目的探讨超声对胆囊壁增厚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将不同病因引起胆囊壁增厚的超声声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癌、急性病毒性肝炎、低蛋白血症等均可引起胆囊壁增厚,因病因不同,超声声像各不相同。结论超声检查在胆囊壁增厚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3.
MRI对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磁共振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磁共振检查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和动态增强.结果 胆囊壁局限性增厚1例,弥漫性增厚5例,增强后胆囊壁及部分肉芽肿性结节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至延迟期强化逐渐明显,仅有少许坏死结节未见强化,胆囊轮廓存在.结论 多时相动态增强MR胆囊壁延迟强化,胆囊轮廓存在对本症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84.
儿童时期的动脉粥样硬化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粥样硬化症可致心肌梗死和脑梗死,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症不只是老年人的疾病,据Stary(1989年)对1160例足月婴儿到29岁成人的尸体解剖发现,婴儿中已有45%可见到动脉内膜增厚,散在的巨噬细胞所形成的泡沫细胞,所以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实质上是在青少年,随年龄增长而加重。尽管我国人群冠心病事件(包括致死性和非致死性的心肌梗死,冠心病猝死和慢性冠心病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于国际水平,但北京地区急性冠心病事件标化发病率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7%,呈上升趋势,且该地区人群冠心病危险因素水平有所增加。这些结果提示,加强人群冠心病预防工作势在必行。近年来,随着我国儿童食物结构向高脂肪发展,单纯性肥胖儿童增多,要求儿科工作者必须重视动脉粥样硬化症对青少年的影响。从儿童开始采取预防措施,从而降低我国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钩藤碱(rhnchophylline,Rhy)对多巴胺(dopamine,DA)诱导NT2细胞凋亡的防护作用.方法:以LDH的漏出率反映细胞的生存率;用TUNEL染色法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观察NT2神经元凋亡情况;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Bcl-2蛋白表达.结果:Rhy在5和50μmol/L的浓度下能显著地抑制由DA所致的乳酸脱氢酶的漏出,以及明显地提高以PMS试剂转化为指标的生存率(P<0.05,P<0.01);在分化的NT2细胞神经元中,转染bcl-2基因的神经元凋亡率明显低于未经bcl-2基因转染的神经元,而Rhy使DA诱导的转染bcl-2基因神经元和未转染bcl-2基因神经元的凋亡率均明显减少;Rhy能抑制DA所致的DNA降解,但Phy对NT2细胞Bcl-2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Rhy能对抗DA诱导的NT2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急性病毒肝炎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与胆囊壁厚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98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前后的ALT值及60例健康体检者的ALT值进行检测,同时进行腹部B超检查,测定其胆囊壁厚度.结果 98例患者在ALT高峰期有76.23%出现不同程度的胆囊壁增厚,经治疗后ALT值恢复正常时,仅有2.04%患者胆囊壁增厚.ALT高峰期患者胆囊壁厚度与ALT恢复后患者及健康检查者胆囊壁厚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体内血清ALT水平与胆囊壁厚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7.
1病例报告 患女性,69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30余年。发热和黄疸1周于2006年2月6日入院。体检:皮肤巩膜黄染,上腹部和右上腹部触痛,胆囊肿大并触痛。CT和B超检查提示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肝外胆管扩张。胆总管直径2cm。胆囊和胆总管可见直径1.5cm以下多枚结石。化验血总胆红索48umo/L。临床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2006年2月10日在气管插管全身吸入麻醉下进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手术(Laparoscopic choledocholithotomy T—tube Drainage.LCHTD)。患取头高左倾仰卧位。脐孔右上缘做15mm小切口,放入10mm套管,置入3洲捷腔镜作为观察孔。注入CO2气体,压力保持在13mmHg。  相似文献   
88.
目的了解非胆系疾病的胆囊壁变化。方法选择无症状非胆系疾病患者200例,禁食12小时以后,行胆囊B超检查,胆囊壁≥3.5mm为增厚。结果病毒性肝炎58例;肝硬化51例;肺心病11例;浅表性胃炎39例;慢性肾炎5例;肝内占位26例;酗酒8例;重度贫血2例。结论非胆系疾病的胆囊壁增厚,不一定是胆囊本身的疾病,而是某些疾病的病理反应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9.
萎缩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之一,本病在解放前及50年代较多见,现在已明显减少,但贫困地区发病率仍较高。轻鼻粘膜萎缩,重粘膜下组织、下鼻甲骨质也萎缩。病因尚不明确,学说较多,有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营养不良、环境因素及免疫缺陷等。女青年发病多见,不发达国家发病率高。病理检查可见:上皮化生为复层鳞状上皮,粘膜下纤维组织增生,腺体萎缩,杯状细胞明显减少,血管壁增厚闭塞,周围有炎细胞浸润,鼻粘膜变薄而干燥。  相似文献   
90.
IgA肾病高血压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IgA肾病高血压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93例IgA肾病患者,其中高血压36例,血压正常57例。对2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其高血压发生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IgA肾病的小动脉增厚表现为肌层增厚或玻璃样变性,管腔狭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蛋白尿程度、血肌酐水平及肾小动脉管壁增厚为IgA肾病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蛋白尿程度、血肌酐水平及肾小动脉管壁增厚与IgA肾病高血压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