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70篇
中国医学   4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81.
目的:分析中药足浴在DPN(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0例DPN患者,均先行基础治疗,治疗组(50例)同时采用中药足浴方式治疗,对照组(40例)同时使用甲钴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情况、神经传导速度以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在FPG与2h PPG两项血糖指标上改善均更显著;治疗后胫神经、腓浅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增加更明显;另外,治疗组临床显效率52.0%,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临床显效率25.0%,总有效率为72.5%;治疗组效果更理想(P〈0.05)。结论:中药足浴在 DPN 治疗中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实现较为彻底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1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84与对照组86例。对照组予甲钴胺片500μg/次,3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穴位注射治疗,穴取双侧太溪、昆仑、三阴交、足三里、丰隆、阳陵泉、合谷、曲池、肾俞。进针得气后注射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0.5~1.0 ml。40天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采用肌电图机检测两组的双侧正中神经以及胫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CV)和运动传导速度(MCV)。结果:①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2%,经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治疗后正中神经与胫神经的MCV及SCV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且比较治疗后的MCV及SCV提高水平,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经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注射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可有效改善神经症状以及神经电生理,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血栓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内科住院和门诊的130例DPN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甲钴胺联合血栓通治),对照组63例(单用甲钴胺),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3%,81.9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的MCV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治疗组F波缩短也较对照组明显。结论甲钴胺联合血栓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可作为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比较理想的方案以推广。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均给予糖尿病教育,控制饮食,胰岛素或药物严格控制血糖稳定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与甲钴胺片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59.7%(P<0.05);肌电图检测相关神经治疗前后传导速度,治疗组前后有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与甲钴胺片联用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明显且安全。  相似文献   
85.
津力达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津力达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在控制血糖的同时,给予甲钴胺500μg,tid,po,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津力达颗粒9g,tid,po,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vs60%,P〈0.01)。治疗组SCV增加幅度〉对照组(P〈0.05)。结论津力达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优于单用甲钴胺。  相似文献   
86.
阮园  马建华  谢晓竞  郭宁  王敏 《江苏医药》2012,38(3):278-280
目的评价依帕司他与甲钴胺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CNKI数据库,收集以依帕司他与甲钴胺联合应用为干预措施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随机对照研究。对纳入的研究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提取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96例。试验组为基础治疗加依帕司他与甲钴胺联合应用,对照组为基础治疗加B族维生素。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在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有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OR=3.58,95%CI=2.26-5.66)。结论依帕司他与甲钴胺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DPN患者40例,均给予α-硫辛酸0.6g静脉滴注每天1次,依帕司他50mg口服,每天3次,甲钴胺500μg口服,每天3次,连用4周。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血生化指标改变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达92.5%,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除丙氨酸转氨酶有轻度升高外(P<0.05),其他生化指标均无明显改变。出现头晕、恶心,均自行缓解。结论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及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DPN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8.
赵汉儒 《中国药房》2011,(8):710-711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08年2月-2009年11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在给予甲钴铵的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对照组只给予甲钴铵。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包括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60.00%)(P〈O.01);治疗后试验组的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对照组的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协同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89.
周明龙 《临床医学》2010,30(10):10-11
目的观察弥可保联合法舒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治疗时间、降糖药物及饮食与治疗前保持不变,治疗组给予弥可保联合法舒地尔治疗,对照组给予弥可保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弥可保联合法舒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配合甲钴胺穴位注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梅花针叩刺拔罐组和梅花针叩刺拔罐配合甲钻胺穴位注射组各40例。2组疗程均为20d。结果梅花针叩刺拔罐配合甲钴胺穴位注射组与梅花针叩刺拔罐组均能有效的治疗PHN,但梅花针叩刺拔罐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梅花针叩刺拔罐配合甲钴胺穴位注射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梅花针叩刺拔罐配合甲钴胺穴位注射组与梅花针叩刺拔罐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二者具有可比性。梅花针叩刺拔罐配合甲钴胺穴位注射组与梅花针叩刺拔罐组治疗前后情况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梅花针叩刺拔罐配合甲钴胺穴位注射组与梅花针叩刺拔罐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说明梅花针叩刺拔罐配合甲钴胺穴位注射组治疗PHN明显优于梅花针叩刺拔罐组。说明二者均可有效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说明梅花针叩刺拔罐配合甲钴胺穴位注射组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疼痛程度方面明显优于梅花针叩刺拔罐组,可有效消除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