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639篇
  免费   7695篇
  国内免费   838篇
耳鼻咽喉   929篇
儿科学   8461篇
妇产科学   648篇
基础医学   7168篇
口腔科学   1632篇
临床医学   7222篇
内科学   5902篇
皮肤病学   645篇
神经病学   16961篇
特种医学   871篇
外科学   3738篇
综合类   7051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10327篇
眼科学   1116篇
药学   5942篇
  44篇
中国医学   1711篇
肿瘤学   797篇
  2024年   200篇
  2023年   1574篇
  2022年   1986篇
  2021年   3475篇
  2020年   3406篇
  2019年   3124篇
  2018年   2937篇
  2017年   3086篇
  2016年   3271篇
  2015年   2820篇
  2014年   4758篇
  2013年   6514篇
  2012年   4074篇
  2011年   4689篇
  2010年   3662篇
  2009年   3484篇
  2008年   3482篇
  2007年   3400篇
  2006年   2929篇
  2005年   2543篇
  2004年   2115篇
  2003年   1759篇
  2002年   1596篇
  2001年   1256篇
  2000年   993篇
  1999年   847篇
  1998年   936篇
  1997年   801篇
  1996年   659篇
  1995年   535篇
  1994年   509篇
  1993年   414篇
  1992年   364篇
  1991年   356篇
  1990年   315篇
  1989年   292篇
  1988年   260篇
  1987年   202篇
  1986年   189篇
  1985年   196篇
  1984年   142篇
  1983年   118篇
  1982年   133篇
  1981年   108篇
  1980年   86篇
  1979年   92篇
  1978年   71篇
  1977年   61篇
  1976年   84篇
  1975年   5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以行为-结构化-关系(BSR)干预模式对短期住院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干预疗效,为改善ASD儿童的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确诊为ASD的2~6岁儿童14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ASD儿童均接受BSR模式的短期课程训练,训练课程包括个别辅导、游戏课、运动课、音乐课等,每天训练时间6 h,持续1个月;对照组ASD儿童处于干预等待,接受随访观察和评估。所有ASD儿童干预前、后均接受儿童心理教育评估(第三版)(PEP-3)来进行各方面能力变化的评估。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干预前各副测验的原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SD儿童干预后认知、语言理解、模仿、情感表达、社会互动、行为特征-非语言、适应行为的原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1、2.02、4.14、3.69、4.42、2.69、2.96,P<0.05);但小肌肉、大肌肉、自理的原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3、-1.05、-0.84,P>0.05)。结论 BSR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改善短期住院ASD儿童的预后,可推广用于儿童ASD的治疗。  相似文献   
42.
43.
余韩  瞿航  赵义  潘钰  王苇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2,30(12):1350-1353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核心诊断特征是社会交流障碍以及受限和重复的行为和兴趣,症状常在生命的最初几年出现。过去的二十年内,神经成像揭示了许多“社会性”大脑的非典型活动和异常连通性的发现,包括梭状回对面部和凝视的分析、杏仁核的情绪处理、默认模式网络的心智化以及镜像神经元相关区域对他人行为的模仿和理解,但对于社交功能缺陷潜在的神经生理机制还未达成一致。除了方法学上的挑战以及聚焦于单个大脑网络的连通性研究以外,更深层次的问题是ASD的极强异质性。这种不一致的发现,可能是由于诊断标准的变化以及学龄前期的ASD患儿存在非典型的神经发育轨迹,因此,有必要进行孤独症亚型的队列研究和大样本的纵向队列研究。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 了解平顶山市8岁学龄儿童龋病流行状况,探讨影响龋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方法 参考“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的标准,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 762名适龄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和问卷调查。 结果 平顶山市8岁学龄儿童患龋率84.68%,龋均4.79,城乡结合区域及农村儿童患龋率和龋均明显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恒牙患龋率分别为83.65%、25.77%;城乡类型(OR=22.42)、家庭收入(OR=10.21)、睡前是否有吃零食习惯(OR=8.01)、吃完零食是否刷牙(OR=6.00)、进食甜食频率(OR=8.28)、刷牙方法(OR=8.88)、家长是否检查刷牙效果(OR=9.15)是影响患龋率的因素。 结论 平顶山市农村及城乡结合区域儿童患龋率较高,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和龋病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46.
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 in psychiatric illnesses has been clinically tested over the past 20 year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DBS to the superolateral branch of the medial forebrain bundle in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ed patients—one of several targets under investigation—has shown to be promising in a number of uncontrolled open label trials. However, there are remain numerous questions that need to be investigated to understand and optimize the clinical use of DBS in depression, including, for examp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ymptoms, the biological substrates/projections and the stimulation itself. In the context of precision and customized medicine, the current paper focuses on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medial forebrain bundle DBS in depression or in animal models of depression, demonstrating how clinical and scientific progress can work in tandem to test the therapeutic value and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s of this experimental treatment. As one of the hypotheses is that depression engenders changes in the reward and motivational networks, the review looks at how stimulation of the medial forebrain bundle impacts the dopaminergic system.  相似文献   
47.
48.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