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65篇
  免费   2918篇
  国内免费   1092篇
耳鼻咽喉   1026篇
儿科学   623篇
妇产科学   309篇
基础医学   3613篇
口腔科学   1157篇
临床医学   3032篇
内科学   3862篇
皮肤病学   590篇
神经病学   1610篇
特种医学   13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6807篇
综合类   4517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1054篇
眼科学   645篇
药学   2609篇
  15篇
中国医学   1157篇
肿瘤学   2437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428篇
  2022年   640篇
  2021年   998篇
  2020年   1250篇
  2019年   1124篇
  2018年   953篇
  2017年   1074篇
  2016年   1171篇
  2015年   1175篇
  2014年   1993篇
  2013年   2381篇
  2012年   1956篇
  2011年   2046篇
  2010年   1758篇
  2009年   1801篇
  2008年   1683篇
  2007年   1622篇
  2006年   1417篇
  2005年   1386篇
  2004年   1211篇
  2003年   1088篇
  2002年   877篇
  2001年   867篇
  2000年   756篇
  1999年   637篇
  1998年   589篇
  1997年   548篇
  1996年   451篇
  1995年   386篇
  1994年   332篇
  1993年   246篇
  1992年   215篇
  1991年   188篇
  1990年   146篇
  1989年   137篇
  1988年   110篇
  1987年   91篇
  1986年   77篇
  1985年   98篇
  1984年   78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66篇
  1981年   54篇
  1980年   51篇
  1979年   41篇
  1978年   29篇
  1977年   26篇
  1976年   18篇
  197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凹槽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多段骨折(附1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交锁髓内钉-凹槽交锁股骨髓内钉(Biorigid nail femur,简称BNF)治疗股骨多段骨折的方法。方法自2002年3月~2003年10月应用德国aap公司生产的BNF治疗骨折多段骨折18例。结果本组经过3~18个月、平均9个月的随访。骨折均愈合,膝、髋关节恢复良好。结论BNF具有设计独特、内固定可靠、主钉全程均可交锁的特点,能满足自股骨转子下到股骨髁之间一处或多处骨折内固定需要。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与异体脱抗原松质骨(allogeneic antigen-extracted cancellous bone,AACB)复合后修复股骨头坏死(femoral head necrosis,FHN)病灶清除区缺损,评价bFGF对FHN的再血管化作用及其与钙含量的关系。[方法]取18只杂种犬共36侧股骨头,建立液氮冷冻诱导性犬股骨头缺损坏死模型,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12侧。A组为空白对照,B组植入AACB/BMP,C组植入AACB/BMP/bFGF。每个股骨头内植入AACB约0.33g,BMP约12.5mg,bFGF约2000U。术后3、6和12周分批处死动物,每组每次处死2只。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血管计数和血管面积图像分析、钙含量测定、并分析再血管化作用与钙含量间的关系。[结果]组织学观察,12周时A组以纤维结缔组织为主,B组多量新生骨组织形成,密度不均,C组股骨头骨缺损完全修复。血管计数和血管面积,C组术后3周移植物孔隙内大量血管增生,6和12周时血管数量和血管面积进一步增加,各时间点都大于A、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含量,C组术后3周钙含量小于B组,12周时大于B组(P<0.05)。再血管化作用与钙含量的关系,C组与B组比较,术后3周时再血管化与钙含量呈负相关,12周时呈正相关。[结论]AACB是生长因子的良好吸附载体,适宜新生血管长入。吸附有bFGF及BMP的AACB具有较强的再血管化能力,bFGF促进植骨材料吸收,加速新骨形成。这一疗法有望成为FHN治疗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临床特点。方法将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38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形成原因及易发条件,比较各种防治措施的效果。结果迟发性血肿、手术处理不当、急性脑肿胀等是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形成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手术处理、缓慢的降低颅内压、控制性低血压、过度换气等是防治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有效措施。结论应根据形成原因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治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甲基强的松龙、纳洛酮对内毒素所致急性肺损伤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内毒素吸入性ALI模型 (LPS ,3mg/kg气管内注射 ) ,85只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内毒素损伤组、甲基强的松龙组 (内毒素 甲基强的松龙 )、纳洛酮组 (内毒素 纳洛酮 )、联合用药组 (内毒素 甲基强的松龙 纳洛酮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大鼠血清TNF -α、IL - 8水平 ,并观察动脉血气分析及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内毒素损伤组较生理盐水组TNF -α、IL - 8水平明显增高 ,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降低 ,肺组织可见肿胀、淤血、炎细胞浸润。联合用药组各项指标较内毒素损伤组均轻。结论 联合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和纳洛酮可降低气管内注入内毒素致大鼠ALI血清TNF -α、IL - 8升高水平 ,减轻肺损伤病理改变程度 ,对大鼠ALI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目的以股骨头骨坏死样本的Micro-CT断层图像为基础,对其进行空间结构评估。方法2003年11月~2005年6月,收集股骨头骨坏死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取出的股骨头样本6个,对样本进行Micro-CT断层扫描,获取股骨头骨坏死样本的计算机三维图像,图像空间分辨率为36μm×36μm×36μm。手工选取兴趣区,随后采用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间隙(Tb.Sp)、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目(Tb.N)、骨表面积体积比(BS/BV)、结构模型指数(SMI)、骨小梁模型因子(Tb.Pf)等三维空间参数分别对股骨头骨坏死标本的正常区域、硬化带和塌陷区进行评价。结果晚期股骨头骨坏死硬化区和塌陷区的骨小梁空间结构明显改变:硬化区Bv/Tv明显增加,Tb.Th明显增厚,Tb,Sp变窄,SMI与正常区域的骨小梁无差别;而塌陷区Bv/Tv明显减少,BS/BV增大,Tb.N和Tb.Pf增加,Tb,Th改变不明显。结论Micro-CT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手段,能够在不损伤样本的条件下快速获取股骨头骨坏死样本断层图像,具有精度高、检测快、可进行三维重建分析的优点。晚期股骨头骨坏死不同区域的骨三维结构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08.
肩关节外科领域的发展与现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肩关节外科作为骨科学的一个分支,在国外发达国家发展迅速,但国内至今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体系,只有少数大医院成立了独立的肩关节外科专科。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完善及人工肱骨头置换的应用,使肩关节外科的治疗手段更加多元化,以往那些所谓的禁忌证逐渐都可以进行手术得到解决。本期《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介绍了肩关节外科部分的治疗方法与经验,包括肩关节脱位、肩胛骨骨折、肩峰撞击征、肩关节不稳等手术治疗。在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的前提下,微创、最佳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是医生及患者的追求与目标。  相似文献   
109.
成人正常股骨解剖测量及其在膝关节置换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为膝关节置换准确截骨和获得良好的下肢力线,对中原地区成人股骨干进行相关测量。[方法](1)选取47根成人正常股骨标本,拍摄正、侧位数码照片,进行定点、划线、测量五角。(2)实体上确定股骨髓内定位杆进针点的位置:[结果](1)各角度值反映了股骨远端在冠状位和矢状位的解剖形态。(2)进针点与股骨滑车中心水平距离平均为6.21mm,与后交叉韧带止点前缘距离平均为6.70mm。[结论](1)股骨远端1/3段与股骨近端1/3段向外侧、前侧成角,且前倾角度大于外翻角度。所以股骨远端在决定股骨髓内定位杆的位置时,冠状面上的力线对位和矢状面上的对位均很重要。(2)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确定进针点可参考股骨滑车中心和股骨髁后交叉韧带止点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0.
栾杰  尹立岩  马燕  李东 《山东医药》2006,46(22):3-4
目的 探讨支原体肺炎肺外损伤患儿细胞免疫、细胞因子状况和胸腺肽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和酶标仪检测31例支原体肺炎肺外损伤组患儿急性期、恢复期血中CD3CD4、CD8、CD4/CD8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与支原体肺炎组比较。结果 ①急性期支原体肺炎肺外损伤组和支原体肺炎组比较,CD3、CD4显著降低(P〈0.05),TNFα显著升高(P〈0.01),CD8、IFNγ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支原体肺炎肺外损伤组急性期和4周后比较,CD3、CD4、IFNγ升高(P〈0.05),TNFα显著降低(P〈0.01),CD8无变化。用胸腺肽治疗患者以上指标变化更明显。结论 支原体肺炎肺外损伤患儿细胞免疫功能低于支原体肺炎患儿;细胞因子中TNFα早期升高,而IFNγ不明显;恢复期TNFα下降,而IFNγ升高明显。用胸腺肽治疗能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