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6篇
  免费   409篇
  国内免费   4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648篇
基础医学   427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330篇
内科学   89篇
皮肤病学   43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156篇
外科学   198篇
综合类   850篇
预防医学   372篇
药学   325篇
  1篇
中国医学   127篇
肿瘤学   80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399篇
  2013年   344篇
  2012年   396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277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4篇
  197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研究雌激素、孕激素、胰岛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nsulin -likegrowthfactorⅠ ,IGF -Ⅰ )对内膜癌细胞中孕激素受体 (Progesteronereceptor,PR )亚型表达的调节 ,探讨内膜癌细胞中PR亚型表达的意义。方法 体外培养高分化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 ,按实验目的分别加入雌激素、孕激素、雌激素孕激素联合、胰岛素及IGF -Ⅰ刺激 2 4h、 4 8h后 ,采用Westernblot方法测定各个条件下内膜癌细胞中两种孕激素受体亚型的表达。结果 内膜癌细胞Ishikawa在自然状态下 ,PR -A和PR -B均阳性表达 ;细胞经血清限制后 ,总PR及两种亚型都明显下调。雌激素可以上调细胞中PR -A和PR -B表达水平 ,但在高血清时明显。孕激素单独或雌、孕激素联合应用在 4 8h时都可以降低Ishikawa细胞中PR表达。胰岛素 /IGF -Ⅰ在 2 4h时可以上调PR -B水平 ,4 8h时此上调作用消失。结论 ①雌激素对PR的上调作用与血清浓度有关 ,血清中可能含有雌激素作用所需要的某些因子 ;②孕激素对内膜癌细胞Ishikawa中PR有下调作用 ;③胰岛素 /IGF -Ⅰ可以上调内膜癌细胞中PR表达 ,主要是PR -B表达 ,但此作用持续时间短  相似文献   
52.
子宫内膜癌中p16、E-cad mRN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16及E 钙粘附蛋白 (E cad)基因mR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RT PCR技术检测 3 0例子宫内膜癌及 8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p16及E cadmRNA的表达。结果 :①子宫内膜癌p16mRNA的阳性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 (P <0 .0 1) ,但p16mRNA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病理分级无关 ;②E cadmRNA在子宫内膜癌中呈低表达 ,正常组织内呈强阳性表达 ,二者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并且在子宫内膜癌中E cadmRNA的阳性表达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呈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p16、E cadmRNA的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及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3.
51例老年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老年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及处理方法 ,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对 13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 6 0岁 5 1例 (老年组 )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与同期≤ 5 0岁的 35例 (中青年组 )做对照分析。全部手术切除的标本均经病理检查确诊。结果 :老年组与中青年组临床分期 ,Ⅱ期以上的分别为 2 9 4 %(15 / 5 1)和 11 4 %(4/ 35 ) ;组织分级G2 -G3分别为 6 8 6 %(35 / 5 1)和 45 7%(16 / 35 ) ;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大于 1/ 2的分别为 43 1%(2 2 / 5 1)和 2 0 0 %(7/ 35 ) (P <0 0 1) ;5年存活率分别为 6 6 6 %和 91 4 %(P <0 0 5 )。结论 :老年子宫内膜癌的预后较中青年妇女的子宫内膜癌差 ,与临床分期晚和组织分化差有关。  相似文献   
54.
子宫内膜癌PTEN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第 10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 -张力蛋白基因 (PTEN)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复发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PTEN蛋白在 5 0例子宫内膜癌、12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 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表达。结果 :5 0例子宫内膜癌中PTEN蛋白表达率为 5 6 0 0 % ,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以及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10 0 0 0 %、91 0 0 % ) (P <0 0 5 )。PTEN蛋白在无肌层浸润或肌层浸润≤ 1/ 2的子宫内膜癌中阳性表达率为 76 0 0 % ,肌层浸润 >1/ 2或有淋巴结转移者为 36 0 0 % ,与肌层浸润程度显著相关 (P <0 0 5 ) ,且Ia Ib期与Ic期相比也有统计学差异 ;但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级、有无复发无关 (P >0 0 5 )。结论 :抑癌基因PTEN蛋白表达缺失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复发过程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1~1997年收冶的14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全部随访。结果:147例患者、平均年龄56.1岁;5年生存率72.8%;临床表现不规则阴道出血135例、盆腔包块81例、白带增多38例及腹痛23例;绝经前病例为39.5%,已占相当比例,有年轻化趋势;临床病理分期愈晚,预后愈差;肌层侵犯的深度与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深肌层浸润者,易淋巴结转移、病理组织学分级也差;手术为主、放疗、化疗为辅助治疗的综合治疗预后好、并发症少;孕激素对改善预后有一定的价值。结论: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治疗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治疗措施;绝经前后的妇女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等非特异性的妇科症状时,必须警惕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临床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病理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孕激素的应用都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56.
子宫内膜癌前病变中K-ras与MTS1/p16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K ras激活与MTS1/ p16基因突变 /缺失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发生发展关系。 方法 对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组织K ras与MTS1/p16蛋白的免疫组化测定并用PCR技术对MTS1/ p16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纯合性缺失进行检测。结果 K ras、p16蛋白广泛存在于子宫内膜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 ,癌前病变K ras表达为 11.9% ,癌组为 6 2 .96 % (P <0 .0 5 ) ,而p16表达分别为 76 .5 9%与5 1.85 %。 13例 p16蛋白表达阴性子宫内膜癌PCR扩增 ,7例显示外显子 1缺失。K ras表达与细胞恶性程度呈正相关 ,p16表达则呈负相关。 结论  (1)K ras基因激活与MTS1/ p16基因突变 /缺失导致细胞周期增殖失控 ,是内膜癌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2 )子宫内膜癌中p16基因外显子 1纯合子缺失可能是p16蛋白表达降低的机制之一 ;(3)动态观测内膜增生组织中的p2 1ras表达阳性者 ,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发现可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p53、ER和PR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5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进行检测,结合临床病理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p53、ER和PR在56例子宫内膜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4.6 %,66.1 %和64.3 %。p53的阳性表达率在子宫内膜癌的不同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ER、PR在子宫内膜癌的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在组织分化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组织分化差的阳性表达率(P<0.05)。结论:p53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ER、PR的缺失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对分析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和指导临床内分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8.
p16基因突变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 p16基因的突变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PCR SSCP及DNA测序对 4 0例子宫内膜癌中 p16基因第二外显子缺失及序列改变进行研究。 结果  4 0例子宫内膜癌中 12例存在 p16基因的第二外显子 5 2 2bp的纯合缺失 ,10例存在点突变 (突变位点相同 ) ,突变位点之一为第 12 6密码子硷基GTC→AAT(错义突变 ) ,另一突变位点为第 12 7密码子GCA→GCG(同义突变 ) ,缺失及突变共占 5 5 %。结论 p16基因的突变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9.
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形态学观察与治疗机理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通过孕激素对子宫内膜腺癌治疗后的形态观察,而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对我院经孕激素治疗并手术切除的42例子宫内膜腺癌标本及34例未用孕激素治疗的子宫内膜腺癌诊刮标本,进行光镜、电镜的腺癌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孕激素治疗后的腺癌细胞分化趋向成熟,其分泌活跃,同时,还在癌组织中观察到凋亡的腺癌细胞。未经孕激素治疗的子宫内膜腺癌细胞,其组织排列紊乱,极性消失,有些腺体呈背靠背现象。结论:孕激素对肿瘤细胞有直接作用,使癌细胞生长受抑,促使其分化转向成熟,术前与术后应用孕激素治疗,可减少腹腔种植及转移,减少术后复发机会。  相似文献   
60.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and compare the mitogenic effect of peritoneal fluid (PF) from women with mild and severe endometriosis on the endometrial stromal cell proliferation.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 of PF from women with and without mild or severe endometriosis were added to primary endometrial stromal cell cultures and3H-thymidine incorporation was used to assess DNA synthesis in these cultures. PF from women with mild endometriosis induce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ose-dependent increase in stromal cell thymidine uptake ranged from 5.8 to 14.5 fold, whereas PF from women with severe endometriosis produced an average 51% inhibition of stromal cell proliferation of compared with cells exposed to non-endometriosis PF or exposed to nutrient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2.5% calf serum alone. PF samples from patients with stage I endometriosis induced a statistically dose-dependent increase in stromal cell proliferation, whereas PF from patients with stage IV endometriosis caused a significant inhib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