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35篇
  免费   488篇
  国内免费   196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854篇
口腔科学   262篇
临床医学   596篇
内科学   174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26篇
特种医学   507篇
外科学   3091篇
综合类   1524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7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24篇
  15篇
中国医学   348篇
肿瘤学   71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307篇
  2020年   338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193篇
  2017年   307篇
  2016年   359篇
  2015年   326篇
  2014年   645篇
  2013年   593篇
  2012年   620篇
  2011年   577篇
  2010年   436篇
  2009年   392篇
  2008年   360篇
  2007年   395篇
  2006年   314篇
  2005年   314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hirty-two patients with gonadal or non-sacrococcygeal extragonadal teratomas who underwent operation in childhood were evaluated for different late sequelae. Follow-up times ranged from 5.0 to 40 years. Physical abnormalities resulting from surgery were seen in eight patients who had had oral or mediastinal primary teratomas. Radiographs revealed multiple spina bifida occulta lesions in three patients. The males, but not the females, showed signs of gonadal dysfunction. Impaired semen quality or abnormal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testosterone or gonadotrophins were found in five of 10 adult men who had had testicular or mediastinal teratomas. Thus, some late sequelae may be predicted from the site of the primary teratoma, but gonadal dysfunction in males and vertebral anomalies may occur irrespective of where the teratoma is situated.  相似文献   
992.
DCS在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动力髁螺钉(Dynamic Condylar Screw,DCS)治疗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的价值和作用。方法对18例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行切开复位DCS内固定。骨折按AO/ASIF分型,A3型7例,C2型5例,C3型6例。结果18例随访6~34个月,平均18.5个月,所有病例骨折均愈合,无1例发生钢板螺钉松动、断裂、骨不连等并发症。术后膝关节功能按Kolment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优9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3.3%。结论DCS操作简单,可提供有效的稳定性,是治疗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疗效。方法:应用全椎板减压椎弓根钉杆系统复位和固定椎间隙置入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38例。对所有病例进行术前和术后的X线检查,对滑脱程度、滑脱角、椎间隙后高等进行测量及评估。结果:术后所有患者滑脱均有不同程度复位,椎间隙后高、滑脱率、滑脱角均得到明显改善,生理曲度恢复。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并椎间融合器的治疗方法能使腰椎滑脱得到较为确实的复位和固定,有效恢复腰椎的生理曲度。  相似文献   
994.
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颈椎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龚遂良  戴嘉平 《中国骨伤》2005,18(10):599-600
目的:探讨钉棒系统经颈椎椎弓根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颈椎损伤的适应证,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2月-2004年2月共收治颈椎损伤41例,对其中不稳定型25例采用钉棒复位内固定系统经椎弓根行复位、减压、固定,男16例,女9例;年龄28~67岁,平均47.4岁。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A级7例,B级7例,C级3例,D级3例,E级5例。共经椎弓根植入螺钉116枚。观察复位情况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全组病例无神经、血管损伤,1例并发切口感染,复位和脊髓压迫解除满意。随访时间9个月~2年6个月,平均2年。18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者Frankel功能评定改善1~3级。无内固定松动和复位丢失。结论:采用颈椎后路经椎弓根钉棒复位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可获得即刻复位、减压,并有良好的稳定性,适用于多柱受损和需后路复位、减压的不稳定型颈椎损伤。  相似文献   
995.
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和椎间融合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系统和椎间融合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1997年9月至2002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32例退变性脊柱侧弯的矫正效果、并发症和随访结果。结果:全组病例术后平均侧弯矫正率为47.9%,疼痛缓解率90.6%,假关节形成1例,腔隙性脑梗塞1例。平均随访15个月(6-57个月),随访期间矫正度数及椎间隙高度无丢失,融合器无移位。结论: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6.
The technique of lumbar vertebral body screw insertion is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exposure, starting point determination, and direction of insertion are all discussed. The specifics of the use of the joystick or gear shift followed by the nuances of the insertion of the screw itself are detailed.  相似文献   
997.
目的通过对ProSpace加腰椎椎弓根钉固定术后病人随访,探讨ProSpace在腰椎固定中的作用。方法ProSpace加椎弓根钉固定腰椎手术病人41例,男21例,女20例,平均57.5岁,手术部位L3、43例,L4、527例,L5S19例,L4、5、L5S1同时固定2例。测量所有病人术前、术后一周及复查时的X线片侧位片,记录间盘间隙中点连线高度与上一椎体中点连线高度的比值,并行CT扫描观察椎体间融合情况。结果41例病人随访37例,占90.2%。平均随访时间14.5个月。按照Yuan术后评价标准,37例病人中神经功能改善95%(35/37),无改善5%(2/37);脊柱活动改善97%(36/37),无改善3%(1/37);腰背痛改善92%(34/37),无改善5%(2/35),加重3%(1/37);下肢疼痛改善95%(35/37),无改善5%(2/37)。其中假体滑脱2例2个。X线片测量结果显示术前与术后、复查时的结果比较间盘高度有明显差异(P<0.001),术后与复查时的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T扫描结果显示在终板之间有“等密度”影像出现,提示椎间的骨性融合。结论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椎体间ProSpace的植入,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加假体与椎体终板的接触,减少术后椎间隙的塌陷可能。达到脊柱三维融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8.
椎动脉型颈椎病推拿前后颅脑多普勒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前后推拿手法进行颅脑多普勒(TCD)的临床对比研究。方法:选取本病100例为治疗组,并与颈复康冲剂组、脑电仪治疗组进行疗效比较。分别对以上各组治疗后总疗效、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椎动脉系、颈动脉系等即刻、一疗程后的收缩峰(Vs)、舒张末(Vd)、平均血流速度(Vm)及血管搏动指数(Pi)变化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研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对照1组(颈复康冲剂组)86%,对照2组(脑电仪治疗组)82%,三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症状体征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亦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1、2组治疗前后即刻、一疗程后的Vs、Vd、Vm、Pi变化差异显著,P<0.01~0.001。结论: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效果确实。  相似文献   
999.
对称性可调节式椎弓根钻孔导向器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制一种椎弓根钉钻孔导向器供术中使用,提高椎弓根螺钉置入的成功率及置入质量。方法:根据术前CT及X线片测定的水平面椎弓根钉置入角(TSA)、矢状而椎弓根钉置入角(SSA)及进钉点间距的数据,应用该钠孔导向器引导术中椎弓根螺钉钻孔操作。临床应用于21例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患者,置入椎弓根钉84枚。结果:术后CT及X线片显示全部椎弓根钉置入位置准确,两侧椎弓根螺钉对称,具有相同或相近的SSA及TSA。结论:该钻孔导向器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提高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可提高固定钉的安置质量。  相似文献   
1000.
逆行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逆行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取半骨盆标本20个,自髋臼切迹至髋臼上缘每隔5.0 mm作系列截骨面,找到最小截骨面,用圆盘法确定其圆心及直径,用斯氏针由该截面的圆心逆行打入,在髂骨后外侧穿出。将该截面下方的系列截面解剖复位,再将斯氏针顺行打入前柱,由耻骨上支前外侧穿出,该穿出点为P,P即为逆行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入钉点。测量其在髋臼前柱骨皮质内的长度,将耻骨结节命名为A,将髂耻隆起命名为B,测量AB及PA的距离,并观察该斯氏针的方向。[结果]最小截骨面位于髋臼切迹上方15.0 mm处,该截面平均直径为(4.9±1.7)mm,髋臼前柱骨皮质内斯氏针长度为(86.8±7.2)mm,P位于耻骨上支前缘闭孔嵴上,P距耻骨结节(A)的距离PA为(2.3±0.4)mm,耻骨结节(A)距髂耻隆起(B)的距离AB为(4.7±0.3)mm,P约为AB的中点,该斯氏针与弓状线平行。[结论]逆行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入钉点P位于耻骨上支耻骨结节与髂耻隆起中点处的闭孔嵴上,P距耻骨结节(2.3±0.4)mm,该螺钉最大直径为(4.9±1.7)mm,最大长度为(86.8±7.2)mm,该螺钉与弓状线平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