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16篇
  免费   1866篇
  国内免费   933篇
耳鼻咽喉   204篇
儿科学   199篇
妇产科学   55篇
基础医学   959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3527篇
内科学   1432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159篇
特种医学   8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4篇
外科学   361篇
综合类   9176篇
预防医学   1493篇
眼科学   18370篇
药学   3055篇
  51篇
中国医学   3774篇
肿瘤学   173篇
  2024年   274篇
  2023年   1167篇
  2022年   967篇
  2021年   1135篇
  2020年   1043篇
  2019年   1003篇
  2018年   671篇
  2017年   1031篇
  2016年   1093篇
  2015年   1102篇
  2014年   1787篇
  2013年   1646篇
  2012年   2211篇
  2011年   2335篇
  2010年   2381篇
  2009年   2274篇
  2008年   2359篇
  2007年   2220篇
  2006年   2260篇
  2005年   2142篇
  2004年   1926篇
  2003年   1591篇
  2002年   1349篇
  2001年   1290篇
  2000年   1034篇
  1999年   870篇
  1998年   784篇
  1997年   679篇
  1996年   632篇
  1995年   569篇
  1994年   464篇
  1993年   392篇
  1992年   380篇
  1991年   268篇
  1990年   235篇
  1989年   255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1.318 μm近红外激光视网膜损伤阈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1·318μm激光对视网膜的损伤效应,确定其损伤阈值。方法用输出波长1·318μm的Nd∶YAG激光为照射光源,固定照射时间0·2s,以不同剂量的激光照射散瞳后的家兔(25只)和大鼠(28只)眼睛,照射光斑直径分别为5mm和2mm,于照后1h和24h观察视网膜损伤发生率,用加权概率单位法计算损伤发生率为50%时所对应的激光剂量,即损伤阈值ED50。并于照后24h对损伤视网膜做病理切片观察。结果1·318μm激光致家兔和大鼠视网膜损伤的阈值角膜剂量分别为13·7J/cm2和10·4J/cm2,阈值角膜能量分别为2·69J和0·33J。受损视网膜可见清晰的白色凝固斑,损伤重者累及视网膜全层。结论1·318μm激光可导致家兔和大鼠视网膜损伤,损伤阈值ED50分别为13·7J/cm2和10·4J/cm2。  相似文献   
32.
近年来,随着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在临床的开展,对于治疗一些其他方法难以治愈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但眼内硅油会导致多种并发症。2004年8月-2005年12月,本院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26例,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3.
Jerry  A.  Shields  Ralph  C.  Eagle  Jr  Carol  L  Shields  Brian  P.  Marr  李学民 《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2006,18(1):33-39
众所周知,视网膜星形细胞瘤常伴有结节性硬化的表现。视网膜星形细胞瘤一般是发生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无蒂轻度隆起性病变。临床上可以是单侧发生,也可以是双侧发生。可以单个病灶,也可以多个病灶。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不透明的。可以有钙化,也可以没有钙化。视网膜星形细胞瘤相对固定的伴有眼内结节性硬化,很少表现为浸润性增长。在很少的情况下视网膜星形细胞瘤可以表现出浸润性增长,造成局部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34.
梁剑虹 《海南医学》2006,17(5):180-180
弱视是眼科常见病,临床上眼科医生将一些不明原因的视力下降归为弱视以致造成误诊误治.先天性视锥细胞营养不良是一种累及视锥细胞功能,表现为视力下降,畏光和色觉异常的视网膜变性疾病[1].由于眼科常规检查无明显的眼前节与眼底改变,且临床上十分少见,国内仅分散见个例报告[2,3],极易误诊为弱视.作者遇1例先天性视锥细胞营养不良患者,误诊为弱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散瞳详细检查眼底,对本组35例(55眼)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24眼单纯型显效;12眼Ⅱ期及1眼Ⅲ期有效;Ⅳ期2眼有效。结论DRP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加重,采用中西医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单纯型及Ⅱ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6.
《中国乡村医生》2006,22(7):24-24
罗格列酮可导致黄斑水肿,苯佐卡因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尼莫地平不能经消化道外给药。[编者按]  相似文献   
37.
GM6001的玻璃体代谢及视网膜毒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人工合成的金属蛋白酶抑制剂GM6001在玻璃体中的代谢及其眼内安全性。方法:选择健康成年的青紫蓝兔16只,随机分成4组,右眼分别玻璃体房注射GM6001各0.05mL(A组100μmol、B组75μmol、C组50μmol和D组25μmol)。左眼分别注射PBS0.05mL作为对照。各组术后不同时间取玻璃体样本,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检测其中GM6001的浓度。术前术后进行裂隙灯、间接检眼镜和视网膜电图(ERG)检查,最后处死动物对视网膜进行光镜及透射电镜的检查。结果:术后前3d,玻璃体房GM6001浓度下降迅速,而后保持缓慢降低至术后28d完全清除。术后裂隙灯、间接检眼镜、ERG检查、视网膜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均未发现异常改变。结论:GM6001在玻璃体房注射对视网膜是安全的。GM6001在单次玻璃体房注射后2wk可维持有效浓度。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迈之灵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设治疗组(迈之灵组)和对照组(尿激酶组),分别观察其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视力平均提高了3行,跟底出血吸收率达89.0%,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渗漏减轻82.0%,视野扩大40.0%,总有效率达89.0%;而对照组视力平均提高了1行,眼底出血吸收率达64.0%,跟底荧光血管造影渗漏减轻53.0%,视野扩大16.0%,总有效率达62.0%。结论:迈之灵疗效明显优于尿激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索自制一次性20G钩针在特发性黄斑裂孔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择16例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内界剥离术,术中应用自制的一次性20G钩针,在裂孔边缘以中心凹为中心,放射状侧向划开,钩住并扩大分离出视网膜为界膜,在视网膜内界膜镊铺助下,一次性连续完整撤除,通过内界膜划开、分离的可操作性,和手术中医源性视网膜出血、破裂的发生率,以及手术前后中心视力、中心视野的转变,客观评价自制钩针在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术中的适用性。结果 术中无一例发生医源性视网膜破裂和出血,裂孔边缘的侧向切开均一次性成功,通过切开口,钩住内界膜并分离扩大,以便于内界膜镊钳夹和一次性撕除,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且操作方便。术后中心视力及中心视野均无显著下降。随访(5-8)月,87.5%(14/16)裂孔封闭,无一例裂孔复发。结论 自制一次性20G钩针有助于视网膜剥离术的完成。术中裂孔边缘内界膜侧向切开的深度控制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0.
胸痛和ST段抬高与无症状Brugada综合征患者发热相关:Brugada综合征中的发热与胸痛,先天性心脏病继发心衰的婴儿和儿童中循环大内皮素-1、内皮素-1和心房利钠肽水平升高,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一过性黑朦和视觉模糊是否提示视网膜血管微栓子形成?通过超声心动图自动心输出量测量确定肺循环输出量并量化心内分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