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77篇
  免费   399篇
  国内免费   27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18篇
妇产科学   61篇
基础医学   34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249篇
内科学   660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1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147篇
综合类   3108篇
预防医学   129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57篇
  14篇
中国医学   1268篇
肿瘤学   52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227篇
  2015年   257篇
  2014年   521篇
  2013年   498篇
  2012年   614篇
  2011年   675篇
  2010年   559篇
  2009年   570篇
  2008年   592篇
  2007年   561篇
  2006年   542篇
  2005年   492篇
  2004年   438篇
  2003年   346篇
  2002年   320篇
  2001年   320篇
  2000年   244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176篇
  1996年   171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观察病毒性肠炎并发乳糖不耐受症短期去乳糖饮食治疗的疗效。方法将吴忠市人民医院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发乳糖不耐受症的患儿9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继续母乳或配方奶粉喂养,加用利巴韦林抗病毒和补液治疗;治疗组全部停止含乳糖食品改用雀巢去乳糖奶粉A110喂养,豆浆或米汤混合喂养,其他治疗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明显高于对照组(72.9%),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6,P=0.002)。结论去乳糖饮食辅助治疗病轮状毒性肠炎并发乳糖不耐受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2.
100例轮状病毒肠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表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的100例轮状肠炎患儿,按年龄分为2组。对其发病率、入院时临床表现、离子、心肌酶、血气分析、心电图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甲组发病率、脱水、电解质紊乱、心肌损害高于乙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两组的神经系统损害(惊厥)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除消化系统损害外,还可造成其他系统损害,常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其临床表现较重,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心肌损害的发生率较高,但神经系统损害与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33.
目的 研究利福昔明对比环丙沙星治疗急性肠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 ,共治疗 5 1例急性肠炎。利福昔明治疗 2 5例 ,环丙沙星 2 6例 ,用药时间方法相同。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大便性状、大便次数、便常规、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 ,以了解其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利福昔明组 (治疗组 )与环丙沙星组 (对照组 )相比 ,显效率分别为 92 .0 %和 80 .8% ,总有效率分别为 92 .0 %和 96 .2 % ,止泻时间治疗组 2 8.6 7± 15 .92h ,对照组 36 .12± 2 0 .70h ,均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以上各项指标及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大便次数变化、大便常规复常率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利福昔明可用于治疗急性肠炎 ,与环丙沙星比较 ,疗效相仿 ,但耐受性好 ,口服不吸收 ,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4.
刘仕昌教授临证治病善用前贤名方,随证临床化裁,如胃脘痛方、头痛方、蒿芩藿苡汤、痹证基础方、慢性肠炎方、冠心病基础方等,均有佳效。  相似文献   
35.
孙建华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9):3127-3127
我院于2004年9月至2007年2月收治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继发肠套叠21例,现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6.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脱水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世界范围内估计每年有9百万人发病,导致87300人死亡,是发展中国家婴幼儿死亡的主要病因。因此快速、准确检测轮状病毒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对2001年1月至2004年4月新华医院住院和门诊急性水样或蛋花样便腹泻患儿的粪便用乳胶凝集试验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炎琥宁注射液联合思连康片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用炎琥宁注射液联合思连康片治疗,对照组44例用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7%,对照组总有效率63.6%。两组治疗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炎琥宁注射液联合思连康片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应急服务流程在群体性轮状病毒性肠炎抢救中的作用。方法 对一起共14例暴发性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者,按照应急服务流程,通过立即成立隔离区,及早隔离,切断传播途径;认真做好流行病学报告工作;制定护理计划做好各项治疗和护理等措施,进行规范、及时、有效的急救与护理。结果 14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而且没有引起院内交叉感染。结论 在群体性轮状病毒性肠炎抢救中,按照应急服务流程,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的抢救和护理,对于疾病的治疗,防止疾病的传播扩散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9.
肛周克罗恩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34年Bissell首先报道了同时有小肠局限性肠炎和肛周肉芽肿的病变。1938年Penner等描述了1例克罗恩病患者的肛瘘表现,包括无痛的肛裂、多发性肛瘘、脓肿、溃疡和皮赘,常伴有活动性肠道克罗恩病,亦可单独表现;其典型的特征是不断进展的肛周病变,不管是否得到足够的外科处理,状况仍可能愈来愈糟。  相似文献   
40.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5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9月~2006年9月,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9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96例患儿均符合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诊断标准[1],其中男51例,女45例;小于1岁62例,1~3岁34例;伴发热58例;轻度脱水38例,中度脱水36例,重度脱水17例。9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对照组45例,病程分别为5.4天和5.3天,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情及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方法两组均常规口服思密达(每包含量3g),≤1岁,2/3包/次;>1岁,1~1.5包/次;每天3次。并均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纠正酸中毒并予进食指导。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