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74篇
  免费   757篇
  国内免费   68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22篇
妇产科学   297篇
基础医学   38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175篇
内科学   989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64篇
特种医学   9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3542篇
综合类   5926篇
预防医学   880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057篇
  38篇
中国医学   630篇
肿瘤学   734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486篇
  2022年   399篇
  2021年   521篇
  2020年   522篇
  2019年   532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385篇
  2016年   479篇
  2015年   536篇
  2014年   897篇
  2013年   913篇
  2012年   1175篇
  2011年   1162篇
  2010年   1153篇
  2009年   1123篇
  2008年   1226篇
  2007年   1081篇
  2006年   991篇
  2005年   1039篇
  2004年   843篇
  2003年   782篇
  2002年   713篇
  2001年   657篇
  2000年   482篇
  1999年   394篇
  1998年   328篇
  1997年   317篇
  1996年   317篇
  1995年   252篇
  1994年   176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目的探讨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手术应用在腹股沟疝气治疗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气患者78例,采取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9例,A组给予传统疝气修补手术治疗,B组采取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效果、术后并发症(含血肿、肠梗阻、尿潴留、肠道损伤、术后感染)炎症因子变化、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方面,B组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手术并发症方面,B组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手术治疗后B组炎症因子浓度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后B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手术应用在腹股沟疝气治疗中较传统疝气修补手术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程度,有助于生活质量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 探讨营养风险与腹膜后肿瘤患者住院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新入院腹膜后肿瘤患者60例,采用营养风险筛查表评估患者营养风险,收集患者体质指数、围术期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住院天数、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和首次进食时间。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不同患者住院时间,采用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的60例腹膜后肿瘤患者中,40例患者(66.7%)术前存在营养风险,52例患者(86.7%)术后存在营养风险;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术前、术后营养风险 (术前P<0.001,术后P=0.043)、术前白蛋白 (P=0.019)、术后血红蛋白 (P=0.019)、术后白蛋白(P=0.025) 水平以及术后恶心呕吐 (P=0.001) 均会影响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住院时间与围术期营养风险筛查工具评分、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具有相关性,且相关性强(r=0.759~0.770; 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营养风险是腹膜后肿瘤患者住院时间的重要预测因素(β=0.399)。结论 术前营养风险是腹膜后肿瘤患者住院时间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8-12间收治的24例PR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患者中,17例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为(145.0±72.0)min,术中出血量为(118.2±155.0)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1±0.4)d,术后出院时间为(7.5±2.1)d。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7例患者因肿瘤体积较大且与重要血管、脏器关系紧密难以分离而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为(178.0±83.9)min,出血量为(414.3±729.0)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0±0.6)d,术后住院时间为(11.0±1.9)d。1例因术中出血过多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所有病例均无死亡,顺利出院。结论对肿瘤直径≤10 cm且无明显周围组织侵犯的良性肿瘤,行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术前通过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合理把握手术适应证,对手术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婴幼儿脐疝非手术治疗方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儿脐疝是由于腹腔壁肌肉和腱膜在脐部留下来的先天性发育缺陷,使腹膜等组织从脐环向外突出而形成疝。绝大多数没有闭锁的脐环在2岁时能自行闭锁,因此除了嵌顿或穿破等紧急情况外均可采取非手术疗法。现将改进的婴幼儿脐疝非手术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53岁,于2004年5月健康体检作B超检查时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为排除包虫病到我院就诊。查包虫皮试阳性,血包虫酶标阳性,以肝脏占位性病变性质待查、肝包虫病待排收住院。  相似文献   
18.
19.
胃癌腹膜转移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临床上诊治的胃癌多为进展期胃癌,根治性手术之后的5年生存率仍然徘徊不前,其主要原因是术后肿瘤复发转移问题,其中约50%左右的患者存在腹膜复发转移。发生腹膜转移患者的疗效差,生存率低,因此,如何提高胃癌腹膜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们收治了2例腹膜后纤维化致急性肾衰竭患者,现报告如下。患者 1,女,57岁,因“浮肿一周、无尿4d”来我院治疗。患者于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不适,颜面部及双下肢浮肿,4d前开始出现无尿。查体:左腹可触及左肾;左肾区叩击痛(++)、右肾区(-),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浮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