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48篇
  免费   3189篇
  国内免费   1848篇
耳鼻咽喉   135篇
儿科学   2074篇
妇产科学   406篇
基础医学   2357篇
口腔科学   71篇
临床医学   9515篇
内科学   6533篇
皮肤病学   101篇
神经病学   4884篇
特种医学   27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84篇
外科学   2036篇
综合类   22234篇
预防医学   4404篇
眼科学   637篇
药学   9577篇
  102篇
中国医学   7916篇
肿瘤学   608篇
  2024年   572篇
  2023年   1965篇
  2022年   1621篇
  2021年   2028篇
  2020年   1845篇
  2019年   2003篇
  2018年   905篇
  2017年   1668篇
  2016年   1785篇
  2015年   1953篇
  2014年   3280篇
  2013年   3156篇
  2012年   4196篇
  2011年   4502篇
  2010年   3971篇
  2009年   4066篇
  2008年   4425篇
  2007年   4192篇
  2006年   3941篇
  2005年   3891篇
  2004年   3401篇
  2003年   3011篇
  2002年   2394篇
  2001年   2134篇
  2000年   1736篇
  1999年   1484篇
  1998年   1243篇
  1997年   1124篇
  1996年   943篇
  1995年   740篇
  1994年   633篇
  1993年   382篇
  1992年   297篇
  1991年   310篇
  1990年   203篇
  1989年   194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AMI并发严重心律失常的救治(附1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严重心律失常见[1]于75%~95%的病人,多发生于起病后的24小时内,由于心肌急性缺血缺氧、心电极不稳定,可发生各种心律失常。以心室颤动最为危险,是AMI猝死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急性心梗的救治过程中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积极救治是降低AMI死亡率的关键。现将我院  相似文献   
72.
CT分度评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2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远 《中国临床康复》2003,7(5):834-835
  相似文献   
73.
带血管蒂的腓骨瓣逆行转移治疗距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带血管蒂的腓骨瓣移植治疗距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2001年4月~2004年9月收治15例距骨骨折患者,其中6例伴距下或胫距脱位,7例伴内踝或外踝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带血管蒂的腓骨瓣逆行转移治疗距骨骨折,术后石膏托外固定踝关节3~6个月。结果所有患者获6个月~2年(平均10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无一例发生缺血性坏死。踝关节平均背伸20°,跖屈35°,内翻300°,外翻17°。1例患者术后9个月行走仍感疼痛,另1例伴胫距、距下关节脱位患者术后1年踝关节中度畸形,外翻肌力仅达3级,踝关节功能按照Hawkins评定标准:优6例,良7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6.7%。结论带血管蒂的腓骨瓣血运丰富,不需内固定,是治疗距骨颈、体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4.
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影响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及中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因素。方法对1994年1月~2004年1月间应用空心螺钉治疗的11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将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骨折复位情况、外伤至手术时间与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及中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6例患者获平均(3.2±2.5)年(1~11年)随访。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骨折内固定失败6例,骨折周围再骨折2例,感染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年龄是引起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的主要因素之一;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还与骨质情况及内固定技术有关。本组16例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坏死率为13.8%。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因素主要是骨折类型,其次为骨折复位情况。结论①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股骨颈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相对多。②对于骨折移位严重的高龄患者,建议行人工关节置换术。③内固定术应尽可能解剖复位、坚强牢靠,以减少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75.
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是导致患者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重型脑血管病。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恶化是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主要与血肿的占位效应、毒性产物的释放、继发性脑水肿形成有关,还可能与血肿周围的缺血性损害有关。本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6.
ADV120全血细胞分析与显微镜形态检查结果在儿科疾病临床应用价值的比较;网织红细胞参数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价值;网织红细胞多参数分析在地中海贫血患者中测定的意义;仪器法与目测法网织红细胞计数的比较;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末梢血有核红细胞的变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77.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对23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23例患者中智能障碍23例(100%),言语功能障碍17例(73.9%),另有共济失调精神障碍帕金森综合症及尿失禁等。头部CT和MRI主要表现为皮层下脑白质异常信号及基底节区或苍白球区异常信号,极少累及大脑皮质脑干和小脑。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症状,MRI比CT更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观察大剂量纳洛酮对肝性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8例肝性脑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均予以去除诱因,及支链氨基酸等一般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0.8mg纳洛酮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静滴,每天3次,观察72小时.对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氨水平及β-内啡肽水平进行比较,观察肝肾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53.1%,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前后两组β-内啡肽水平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纳洛酮治疗肝性脑病疗效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9.
目的总结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有关临床特征。方法对本院2003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46例DEACMP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脑电图、心电图、治疗及预后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6例均有意识障碍(主要表现为意识内容改变,少数表现为意识水平受损)持续时间(12.5±5.8)h,假愈期(10.5±6.2)d;36例有锥体外系功能障碍,部分病例有锥体系功能障碍,心电图检查异常率为43.5%(20/46),脑电图异常率为100%(32/32),CT异常率为69.6%(32/46),MR I 92%(23/25)。全组痊愈32例,好转13例,死亡1例。结论DEACMP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锥体外系和锥体系功能障碍,一经发生治疗较困难,致残率高。  相似文献   
80.
庞启颖  罗朝志 《四川医学》2006,27(7):685-687
异丙酚对多种组织器官的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异丙酚的抗氧化作用使其有保护肝脏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但同时异丙酚使肝细胞氧摄取增加,产能减少,在缺氧复氧损伤时会加重失衡。因此异丙酚对肝脏缺氧复氧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存在争议。影响异丙酚保护在体肝脏缺氧复氧损伤的因素主要有:肝脏对异丙酚的代谢,异丙酚浓度,肝血流,肝外代谢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