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20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1077篇
耳鼻咽喉   81篇
儿科学   66篇
妇产科学   40篇
基础医学   1020篇
口腔科学   387篇
临床医学   1149篇
内科学   536篇
皮肤病学   98篇
神经病学   303篇
特种医学   2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731篇
综合类   2888篇
预防医学   330篇
眼科学   423篇
药学   628篇
  3篇
中国医学   345篇
肿瘤学   20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491篇
  2010年   444篇
  2009年   501篇
  2008年   629篇
  2007年   688篇
  2006年   662篇
  2005年   666篇
  2004年   779篇
  2003年   617篇
  2002年   487篇
  2001年   401篇
  2000年   271篇
  1999年   242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201篇
  1996年   165篇
  1995年   174篇
  1994年   141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张衍国  刘玉峰 《医学争鸣》1997,18(2):162-164
目的:研究抗角蛋白自身抗体(AK auto Ab)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发角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角朊细胞无血清培养方法,以^3H-TdR标示角朊细胞增殖程度,检测IL-1β刺激角朊细胞及AKauto Ab处理角朊细胞的增殖代谢。结果:1600U/ml及以上浓度IL-1β对角朊细胞增殖作用有明显促进作用(P〈0.01),正常血清浓度AK auto Ab对IL-1β引起的角朊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92.
人肝癌裸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7例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标一分别移植于BALB/c裸小鼠皮下,1例获得成功,并能在裸鼠体内连续传代。11个月内已传了10代。其潜伏期为11d左右,荷瘤鼠血清可测得甲脂蛋白、γ-谷氨酰转肽酶和酸性同工铁蛋白三种有意义的肝癌血清标记物。移植癌病理结构与瘤原相似,其遗传学特征与人类恶性肿瘤相同。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建立一种从腹腔灌注消化液分离鼠腹膜间皮细胞的培养模型。方法 :用 0 .12 5 %的胰蛋白酶 - 0 .0 1%EDTANa2 消化液注入鼠腹腔 ,抽取腹腔灌注液进行培养 ,采用相差显微镜、电镜和免疫组化鉴定间皮细胞。结果 :分离并培养的细胞融合后在相差显微镜下呈铺路卵石状 ,纯度达 95 %以上。电镜下可见丰富的微绒毛。免疫组化鉴定角蛋白和波形蛋白阳性 ,Ⅷ因子和白细胞CD4 5抗原阴性。结论 :鼠腹膜间皮细胞培养模型建立成功 ,该模型可为进一步研究腹膜透析并纤维化的防治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在体外诱导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梯度离心法和全骨髓法,利用含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β-巯基乙醇诱导其向神经元样细胞方向分化。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培养细胞及其分化细胞进行鉴定。结果骨髓细胞培养至第10d时,全骨髓法收获的细胞数为(1.73±0.44)×107/ml,而梯度离心法收获的细胞数为(7.65±0.52)×107/m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种方法所得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没有差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β-巯基乙醇诱导后细胞形态发生改变,伸出突起并交织成网;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显示54.76%±3.65%的细胞表达神经元特异性蛋白NSE,同时36.28%±4.27%的细胞表达神经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GFAP。结论梯度离心法较全骨髓法收获细胞数量大。在体外条件下,利用β-巯基乙醇和适宜的培养液可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  相似文献   
995.
精原干细胞位于雄性哺乳动物曲细精管生精上皮基膜内,是一群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它同时能向下一代传递遗传信息。然而生精上皮的复杂性使得从分子水平研究精原干细胞的行为非常困难,生精小管内存在多种类别的细胞加大了纯化精原干  相似文献   
996.
不同种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体外培养条件下不同种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贴壁法和离心法,对小鼠、大鼠、家兔和人BMSC进行分离培养。采用光镜和电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测定生长曲线,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和流式细胞仪分析表面分子Stro-1的表达,并通过试剂盒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免疫组化检测骨钙素表达以及Von Kossa法显示钙盐沉积等手段评价BMSC对成骨诱导液(10 nmol/L地塞米松,10 mmol/L磷酸甘油和50 mg/L抗坏血酸)的反应性。结果贴壁法细胞得率是离心法的10余倍。各种属BMSC光镜下形态不同,电镜下形态相似;生长曲线基本一致。人原代贴壁细胞Stro-1阳性率为(91.4±8.3)%,小鼠为(83.5±6.2)%。在成骨诱导液中,小鼠BMSC向脂肪细胞分化,家兔BMSC死亡,大鼠和人BMSC可被成功诱导为成骨细胞。BMSC在培养中有自发分化现象。结论小鼠、大鼠、家兔和人BMSC可在体外被大量扩增,所得到的细胞是以低(未)分化细胞为主、不同分化程度的细胞混合物。不同种属BMSC在形态学和对同一诱导液的反应性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介绍一种直接、简便并且成功率高的肺组织细胞培养方法。方法 用低血清培养液消化处理乳鼠肺组织进行单层细胞和组织块培养。结果 镜下见细胞生长情况良好 ,呈圆形或梭形 ,界限清楚 ,胞浆丰富透亮。培养的组织块周围有生长晕出现 ,呈放射状扩展。结论 采用此种方法培养肺组织细胞简便易行 ,成本低 ,成功率高 ,生长稳定 ,增殖快 ,可进行传代培养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对大鼠腺垂体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进而确定腺垂体细胞在体外生长的最佳时机,为垂体移植细胞库的建立以及垂体移植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大鼠腺垂体细胞做体外培养,动态观察培养细胞的生长状态,通过RIA和免疫化学染色技术,评价体外培养的垂体细胞的功能状态.结果培养液中GH、LH的含量在培养的第7天最高,为9.49±2.21(ng/ml)和7.83±1.51(ng/ml),以后逐渐下降.免疫化学染色证实分散培养后的垂体细胞中有多种激素细胞的生长.结论培养至第7天的腺垂体细胞分泌GH、LH的功能状态为最佳,提示适于进行移植或保存.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氧合dispase及胶原酶组酶消化法从屠宰成年猪肝脏高效分离肝细胞的方法及分离肝细胞的生物活性。【方法】部分肝叶逆行灌注、氧合组酶dispase及胶原酶消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肝细胞 ,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肝组织细胞的收获量达10× 10 6 个 / g ,细胞平均存活率可达 92 5 % ,且无泡状变性的发生 ,原代培养生物活性与原代培养鼠肝细胞一致 ,随时间的延长而减退。【结论】氧合组酶dispase及胶原酶消化、密浓度梯度离心法自屠宰成年猪分离肝细胞产量高、且保持着良好的生物活性 ,可作为生物人工肝的理想肝细胞源用于肝脏终末性疾患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探讨了PHA、CD_3单克隆抗体、IL-2体外诱导正常人脾细胞培养上清液抗肿瘤效应及其对LAK细胞抗肿瘤效应的增强作用。结果显示,IL-2诱导脾细胞的培养上清液在体外不仅具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效应,并且能增强LAK细胞的抗肿瘤作用。PHA、抗CD_3单克隆抗体和IL-2联合刺激可增强脾细胞培养上清液杀伤肿瘤细胞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