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145篇
  免费   11731篇
  国内免费   7472篇
耳鼻咽喉   310篇
儿科学   880篇
妇产科学   981篇
基础医学   6723篇
口腔科学   550篇
临床医学   43552篇
内科学   47865篇
皮肤病学   358篇
神经病学   1893篇
特种医学   53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60篇
外科学   13166篇
综合类   93495篇
预防医学   24766篇
眼科学   4216篇
药学   43583篇
  530篇
中国医学   43283篇
肿瘤学   6456篇
  2024年   1790篇
  2023年   6982篇
  2022年   5808篇
  2021年   7701篇
  2020年   7776篇
  2019年   7929篇
  2018年   3831篇
  2017年   7382篇
  2016年   8189篇
  2015年   10451篇
  2014年   19887篇
  2013年   18111篇
  2012年   22026篇
  2011年   23485篇
  2010年   21792篇
  2009年   19582篇
  2008年   19504篇
  2007年   16981篇
  2006年   15293篇
  2005年   14680篇
  2004年   12680篇
  2003年   10716篇
  2002年   9226篇
  2001年   8294篇
  2000年   7086篇
  1999年   5620篇
  1998年   4899篇
  1997年   4513篇
  1996年   3718篇
  1995年   3139篇
  1994年   2506篇
  1993年   1788篇
  1992年   1415篇
  1991年   1163篇
  1990年   957篇
  1989年   837篇
  1988年   204篇
  1987年   141篇
  1986年   118篇
  1985年   66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廖婕  马利 《吉林医学》2015,(3):479-480
目的:调查探讨五家渠地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其中视网膜病变患者(病例组)40例,非视网膜病变患者(对照组)160例,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关危险性。结果: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病程、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肌酐值是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五家渠地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比较常见,要积极根据其发病因素加强对症干预。  相似文献   
102.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等。糖尿病可引起全身多系统损害,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呈上升趋势,20岁以上成年人标化糖尿病患病率达9.7%,而10.7%的糖尿病患者未被  相似文献   
103.
104.
目的观察中药菩人丹对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SDR)患者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视野、视觉电生理的影响。方法 2016年1—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收治SDR患者48例(96眼)。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观察组24例(48眼),给予中药菩人丹粉剂口服,每次9 g,2次/d;对照组24例(48眼),给予羟苯磺酸钙分散片口服,每次500 mg,3次/d。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眼底照相、FFA、视野平均敏感度(MS)、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ERG-QPs)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眼底照相及FFA的改变情况(出血、渗出、微血管瘤、视网膜循环时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野平均敏感度均显著提高(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6. 893,P<0.01),对照组仅ERG-OPsO1潜伏期缩短(P<0.05),余指标均无改善(P>0.05),观察组ERG-OPsO1、O2潜伏期缩短,振幅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菩人丹可明显改善SDR患者的眼底出血、渗出、微血管瘤,提高视野MS值,缩短ERG-OPsO1、O2潜伏期,增加振幅,有效治疗SDR。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目的 探讨糖尿病前期的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特点。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三大数据库中收录的自建库以来有关糖尿病前期证型的临床研究文献,对中医证型进行规范整理,建立数据库,提取证素,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分析、聚类分析探究证素分布规律。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总有效病例1620例,证型经规范处理后整理为18个,主要证型为脾虚痰湿证。共提取证素13个,主要病位证素为脾,主要病性证素为气虚、湿和痰,关联分析显示脾—湿支持度和置信度最高,聚类分析结果可得到3个聚类组。结论 糖尿病前期病位在脾,气虚、脾、痰、湿是常见证素,临床诊治糖尿病前期应注重从脾论治,需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08.
109.
目的 探讨餐后不适综合征(PDS)患者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治疗临床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收治的PDS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模拟TEAS治疗,观察组为TEAS治疗,采用经皮电刺激对相应穴位或模拟穴位进行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症状、胃容受性、胃排空以及心率变化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组织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结果 共52例患者纳入到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临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消化不良症状严重程度指数量表(DS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初始饱腹感量(ISV)以及最大耐受量(MTV)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高频段(HF)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低频段/高频段(LF/HF)显著降低(P<0.05);PDS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6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PDS患者在...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