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6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蝶腭孔入路到达翼腭窝圆孔手术治疗三叉神经上颌支痛的可行性及优缺点.方法 选择原发性三叉神经上颌支痛患者15例,病程7个月~20年,中位病程4年;其中伴有眼支疼痛者8例,伴有下颌支疼痛者2例,三支均疼痛者1例.设计鼻内镜下微创手术方法 ,经鼻腔蝶腭孔入路,进入翼腭窝,探查圆孔,在上颌神经出圆孔的位置作高频电切或射频热凝处理.根据Brisman的术后评价方法 ,对比手术前后症状的改善,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6~1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15例患者中治愈13例,有效2例.1例患者术后7个月出现眶上神经疼痛,再次行眶上神经射频热凝术,症状缓解.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术后出现麻痹性疼痛,随访1个月后症状消失.与术前相比,所有患者均无鼻或眼的主观不适症状.结论鼻内镜下经鼻腔蝶腭孔入路行原发性三叉神经上颌支痛微创手术,手术进路较直接,解剖距离短,视野清,创伤小,不易出现严重并发症,手术初步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蝶腭孔入路到达翼腭窝圆孔手术治疗三叉神经上颌支痛的可行性及优缺点.方法 选择原发性三叉神经上颌支痛患者15例,病程7个月~20年,中位病程4年;其中伴有眼支疼痛者8例,伴有下颌支疼痛者2例,三支均疼痛者1例.设计鼻内镜下微创手术方法 ,经鼻腔蝶腭孔入路,进入翼腭窝,探查圆孔,在上颌神经出圆孔的位置作高频电切或射频热凝处理.根据Brisman的术后评价方法 ,对比手术前后症状的改善,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6~1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15例患者中治愈13例,有效2例.1例患者术后7个月出现眶上神经疼痛,再次行眶上神经射频热凝术,症状缓解.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术后出现麻痹性疼痛,随访1个月后症状消失.与术前相比,所有患者均无鼻或眼的主观不适症状.结论鼻内镜下经鼻腔蝶腭孔入路行原发性三叉神经上颌支痛微创手术,手术进路较直接,解剖距离短,视野清,创伤小,不易出现严重并发症,手术初步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蝶腭孔入路到达翼腭窝圆孔手术治疗三叉神经上颌支痛的可行性及优缺点.方法 选择原发性三叉神经上颌支痛患者15例,病程7个月~20年,中位病程4年;其中伴有眼支疼痛者8例,伴有下颌支疼痛者2例,三支均疼痛者1例.设计鼻内镜下微创手术方法 ,经鼻腔蝶腭孔入路,进入翼腭窝,探查圆孔,在上颌神经出圆孔的位置作高频电切或射频热凝处理.根据Brisman的术后评价方法 ,对比手术前后症状的改善,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6~1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15例患者中治愈13例,有效2例.1例患者术后7个月出现眶上神经疼痛,再次行眶上神经射频热凝术,症状缓解.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术后出现麻痹性疼痛,随访1个月后症状消失.与术前相比,所有患者均无鼻或眼的主观不适症状.结论鼻内镜下经鼻腔蝶腭孔入路行原发性三叉神经上颌支痛微创手术,手术进路较直接,解剖距离短,视野清,创伤小,不易出现严重并发症,手术初步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蝶腭孔入路到达翼腭窝圆孔手术治疗三叉神经上颌支痛的可行性及优缺点.方法 选择原发性三叉神经上颌支痛患者15例,病程7个月~20年,中位病程4年;其中伴有眼支疼痛者8例,伴有下颌支疼痛者2例,三支均疼痛者1例.设计鼻内镜下微创手术方法 ,经鼻腔蝶腭孔入路,进入翼腭窝,探查圆孔,在上颌神经出圆孔的位置作高频电切或射频热凝处理.根据Brisman的术后评价方法 ,对比手术前后症状的改善,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6~1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15例患者中治愈13例,有效2例.1例患者术后7个月出现眶上神经疼痛,再次行眶上神经射频热凝术,症状缓解.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术后出现麻痹性疼痛,随访1个月后症状消失.与术前相比,所有患者均无鼻或眼的主观不适症状.结论鼻内镜下经鼻腔蝶腭孔入路行原发性三叉神经上颌支痛微创手术,手术进路较直接,解剖距离短,视野清,创伤小,不易出现严重并发症,手术初步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T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T1,GSTT1)基因多态性与喉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全面检索ISI Web of Knowledge、Pubmed、Embase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并按照种族类别和对照来源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15篇,GSTT1空白基因型与喉癌易感性通过综合定量分析无统计学关联(Z =1.84,OR=1.44,95%CI:0.97-2.12)。亚组分析表明在高加索人群(Z=0.90,OR =1.12,95%CI :0.87-1.45)和亚洲人群(Z =1.96,OR=5.63,95%CI :1.00-31.83)中均无统计学关联;在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Z =1.48,OR=2.17,95%CI :0.78-6.02)和社区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Z =0.13,OR=1.03,95%CI :0.71-1.49)中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STT1空白基因型与喉癌发生风险无关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蝶腭孔入路到达翼腭窝圆孔手术治疗三叉神经上颌支痛的可行性及优缺点.方法 选择原发性三叉神经上颌支痛患者15例,病程7个月~20年,中位病程4年;其中伴有眼支疼痛者8例,伴有下颌支疼痛者2例,三支均疼痛者1例.设计鼻内镜下微创手术方法 ,经鼻腔蝶腭孔入路,进入翼腭窝,探查圆孔,在上颌神经出圆孔的位置作高频电切或射频热凝处理.根据Brisman的术后评价方法 ,对比手术前后症状的改善,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6~1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15例患者中治愈13例,有效2例.1例患者术后7个月出现眶上神经疼痛,再次行眶上神经射频热凝术,症状缓解.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术后出现麻痹性疼痛,随访1个月后症状消失.与术前相比,所有患者均无鼻或眼的主观不适症状.结论鼻内镜下经鼻腔蝶腭孔入路行原发性三叉神经上颌支痛微创手术,手术进路较直接,解剖距离短,视野清,创伤小,不易出现严重并发症,手术初步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蝶腭孔入路到达翼腭窝圆孔手术治疗三叉神经上颌支痛的可行性及优缺点.方法 选择原发性三叉神经上颌支痛患者15例,病程7个月~20年,中位病程4年;其中伴有眼支疼痛者8例,伴有下颌支疼痛者2例,三支均疼痛者1例.设计鼻内镜下微创手术方法 ,经鼻腔蝶腭孔入路,进入翼腭窝,探查圆孔,在上颌神经出圆孔的位置作高频电切或射频热凝处理.根据Brisman的术后评价方法 ,对比手术前后症状的改善,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6~1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15例患者中治愈13例,有效2例.1例患者术后7个月出现眶上神经疼痛,再次行眶上神经射频热凝术,症状缓解.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术后出现麻痹性疼痛,随访1个月后症状消失.与术前相比,所有患者均无鼻或眼的主观不适症状.结论鼻内镜下经鼻腔蝶腭孔入路行原发性三叉神经上颌支痛微创手术,手术进路较直接,解剖距离短,视野清,创伤小,不易出现严重并发症,手术初步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临床特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合并肺结核(LTB)患者临床特点。方法对50例DM合并LTB患者(DM组)与同期住院64例非DMLTB患者(非DM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DM组无呼吸道症状和病情属重度的比例均高于非DM组(P<0.05),DM组空洞发生率显著高于非DM组(P<0.01)。结论DMLTB患者缺乏呼吸道症状的比例和空洞发生率高,病灶范围大,病情重。  相似文献   
10.
彭桂平  黄若飞  高媛  刘敏  陈灵芝  项梅 《海南医学》2012,23(15):128-129
目的 分析我省干部健康体检结果,提出预防保健措施.方法 收集我省1218名干部的体检结果,随后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我省干部人群疾病谱,并提出防治建议.结果 97.45%的受检者检出异常,78.66%患有两种及以上疾病或指标异常.低龄组干部高脂血症及脂肪肝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高龄组(P<0.05),高龄组干部白内障、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及糖代谢异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低龄组(P<0.05).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干部人群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应加强干部人群的健康管理,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