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74篇
  免费   757篇
  国内免费   579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158篇
妇产科学   52篇
基础医学   775篇
口腔科学   109篇
临床医学   1172篇
内科学   1450篇
皮肤病学   397篇
神经病学   313篇
特种医学   2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51篇
综合类   3571篇
预防医学   549篇
眼科学   56篇
药学   1573篇
  31篇
中国医学   1338篇
肿瘤学   452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310篇
  2022年   288篇
  2021年   378篇
  2020年   433篇
  2019年   439篇
  2018年   219篇
  2017年   443篇
  2016年   474篇
  2015年   511篇
  2014年   749篇
  2013年   677篇
  2012年   788篇
  2011年   913篇
  2010年   774篇
  2009年   670篇
  2008年   669篇
  2007年   588篇
  2006年   552篇
  2005年   579篇
  2004年   424篇
  2003年   381篇
  2002年   346篇
  2001年   286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李淑英 《河北医学》2011,17(6):791-794
目的:观察脂肪酸对糖尿病及非糖尿病人成熟脂肪细胞分泌白介素-6(IL-6)的影响及罗格列酮(RSG)干预的效果.方法:实验所需的网膜及皮下脂肪组织来自12例外科手术的患者,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纯化成熟脂肪细胞.每一次细胞培养采用1名患者的标本.细胞在脂肪酸和/或加用RSG的培基中培养.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培...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DAR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机制。方法实验动物为160只SD大鼠。用5%牛黄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法制备SAP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6 h和12 h DAR组、对照组、单药给药组[D(地塞米松)组、A(山莨菪碱)组、R(生大黄)组]和联合给药组[DA(地塞米松+山莨菪碱)组、DR(地塞米松+生大黄)组、AR(山莨菪碱+生大黄)组],每组均10只。DAR组地塞米松(2 mg/kg)腹腔内注射,山莨菪碱(2 mg/kg)腹腔内注射,6 h后重复给药,生大黄粉混悬液(200mg/kg)灌胃。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替代地塞米松、山莨菪碱和大黄,用法同DAR组。单药给药组和联合给药组按DAR组相应药物的剂量和方法单独或联合给药。结果 DAR组较单药给药组和联合给药组可显著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DAR组较单药给药组可显著降低血浆TNF-α和IL-6含量,并显著低于部分联合给药组中TNF-α和IL-6含量。结论 DAR疗法可能通过地塞米松、山莨菪碱和大黄三者分别作用于SAP病理生理进程的不同环节,功能上相互补充、加强,发挥对SAP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白介素-2(IL-2)联合干扰素(IFN)与单用IL-2治疗晚期肾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重要的学术论文网站关于IL-2联合IFN与单用IL-2治疗晚期肾癌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 handbook制作Meta分析,用Rev Man5.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随机对照试验(共842例患者)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IL-2联合IFN与单用IL-2相比治疗晚期肾癌在有效率〔RR=1.35,95%CI(0.59,3.09)〕和1年病死率〔RR=0.90,95%CI(0.72,1.12)〕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结果提示,与单用高剂量IL-2相比,常规剂量的IL-2联合IFN治疗在有效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2.11,95%CI(1.14,3.90)〕;而相同剂量的IL-2联合IFN治疗并不能提高患者的有效率〔RR=1.09,95%CI(0.35,3.39)〕。结论当前研究证据表明与单用IL-2相比,IL-2联合...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判断MMP-9是否可以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方法 用双抗体"夹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炎组)、3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15例健康义务献血者(健康对照组)血清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并分析肝炎组及肝硬化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与TNF-α及IL-6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肝硬化组、肝炎组患者血清MMP-9、TNF-α、IL-6水平均显著高于肝炎组,且肝硬化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又显著高于肝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炎组及肝硬化组患者血清TNF-α、IL-6表达水平与MMP-9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0.05);但TNF-α的表达水平与IL-6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MMP-9表达升高,可作为判断肝纤维化程度的参考指标;TNF-α及IL-6对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MMP-9的表达影响小.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壳聚糖磷脂酰胆碱对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血清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海马脑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从潍坊市老人院按照MCI诊断标准选取MCI患者18例(MCI组),同时选取性别、年龄与MCI患者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17例作为对照组。MCI组给予壳聚糖和磷脂酰胆碱,共服用2个月。对照组不服药。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被检者的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采用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检查海马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酐(Cr)、胆碱(Cho)/Cr、肌醇(MI)/Cr的值。MCI患者分别在服用药物前后采集血标本进行检测及进行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查。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 MCI组治疗前血清IL-1β、TNF-α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MCI组治疗后血清IL-1β、TNF-α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NAA/Cr较对照组降低(P<0.05),MI/Cr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NAA/Cr及MI/Cr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Cho/Cr,对照组与MCI组比较...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术前和术后血清胱抑素C(CysC)、白介素6(IL-6)的变化在早期预测对比剂肾病(CIN)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9年9月-2010年8月在我院接受PCI的老年ACS患者共190例,患者均采用低渗非离子型造影剂.根据传统的方法定义CIN,测定术前、术后12 h、24 h、48 h的血清肌酐(Cr)值.190例患者中,发生CIN的患者20例为CIN组,在同期未发生CIN的患者(共170例)中随机选取20例作为非CIN组.留取术前、术后2 h、8 h、24 h的血清样本,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ysC值,ELISA法检测IL-6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CIN组中,术后2 h的IL-6水平开始升高,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 h、24 h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术后8 h、24 h的IL-6水平较非CIN组相应时间点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中,术后2 h、8 h的CysC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的CysC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与非CIN组比较,术后24 h患者的CysC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中,血清IL-6及CysC水平与造影术后的Cr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在老年ACS患者PCI术后,IL-6于术后8 h、CysC于术后24 h即明显升高,时间更早于血清Cr上升,可联合作为老年ACS患者PCI术后发生CIN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97.
曹波  杨乐  李志  邓文玲 《中国药房》2011,(35):3333-3334
目的:比较苗药枳稿倒纳米制剂与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疗效的优劣。方法:随机选取UC患者80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柳氮磺胺吡啶(SASP)口服,每次4片(1g),bid;试验组使用枳稿倒纳米制剂保留灌肠,每晚1次。2组疗程均为3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患者血清中TNF-α、IL-1β、SOD水平及MDA含量,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1β水平及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枳稿倒纳米制剂保留灌肠治疗UC效果优于西药SASP。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补康灵对Lewis肺癌小鼠癌性恶病质的改善作用。方法:在小鼠腋后线第6肋间胸膜腔接种Lewis肺癌细胞悬液复制C57BL/6小鼠癌性恶病质模型,观察补康灵对恶病质小鼠的生存状况(体重、摄食量、饮水量、生存期)的影响;检测分析与癌性恶病质相关的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IL-6)的水平变化。结果:补康灵能显著增加癌性恶病质小鼠摄食量及饮水量,抑制其体重下降(P<0.01或P<0.05),显著降低TNF-α、IL-1、IL-6水平(P<0.05)。结论:补康灵对Lewis肺癌小鼠的癌性恶病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TNF-α、IL-1、IL-6等细胞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盐酸千金藤碱(cepharanthine hydrochlo-ride,CH)联合FAP对肝癌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CH和维拉帕米对耐药细胞的无毒剂量;MTT法检测H22/FAP肝癌细胞对多柔比星、顺铂、5-氟尿嘧啶的耐药倍数;生命延长率评价CH联合FAP的药效;定磷法检测P-gp ATP酶活性。结果细胞毒性检测结果提示,CH和VER剂量分别为1.0、0.15 g.L-1时,对H22/FAP细胞的抑制率<10%;MTT检测显示,H22/FAP瘤细胞对多柔比星、顺铂、5-氟尿嘧啶的耐药倍数分别为27.75、10.20、11.20;生命延长率结果显示CH 10、5 mg.kg-1联合FAP组能有效延长小鼠生存时间;动力学分析提示CH能够提高ATP酶活性,Vmax值约为184 nmol.min-1.mg-1,与阳性对照药维拉帕米相近。结论 CH联合FAP能够逆转肝癌多药耐药性,其机制之一可能为CH能够提高P-gpATP酶活性,抑制P-gp外排功能。  相似文献   
1000.
辛伐他汀对内皮细胞NADPH氧化酶表达和活性氧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内皮细胞NADPH氧化酶表达及活性氧生成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和10-8mol.L-1辛伐他汀不同处理时间培养内皮细胞,用RT-PCR检测NADPH氧化酶各亚单位(NOX4、NOX2、p67phox、p22phox、RAC)表达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浓度。结果辛伐他汀能下调NOX4、p67phox、p22phoxmRNA表达,同时下调细胞内活性氧浓度。结论辛伐他汀可能通过下调NADPH氧化酶表达,以减少活性氧生成从而达到抗氧化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