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464篇
  免费   10443篇
  国内免费   6703篇
耳鼻咽喉   1297篇
儿科学   1174篇
妇产科学   2158篇
基础医学   9555篇
口腔科学   8161篇
临床医学   38465篇
内科学   13785篇
皮肤病学   1016篇
神经病学   4391篇
特种医学   1066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9篇
外科学   36753篇
综合类   80601篇
预防医学   24135篇
眼科学   2422篇
药学   34623篇
  499篇
中国医学   21299篇
肿瘤学   4461篇
  2024年   1450篇
  2023年   5424篇
  2022年   4516篇
  2021年   6035篇
  2020年   6307篇
  2019年   6310篇
  2018年   2973篇
  2017年   5418篇
  2016年   6571篇
  2015年   8008篇
  2014年   14493篇
  2013年   14336篇
  2012年   18397篇
  2011年   19732篇
  2010年   18277篇
  2009年   17053篇
  2008年   19597篇
  2007年   17664篇
  2006年   16022篇
  2005年   16428篇
  2004年   12681篇
  2003年   11501篇
  2002年   9157篇
  2001年   7881篇
  2000年   5954篇
  1999年   4373篇
  1998年   3720篇
  1997年   3182篇
  1996年   2762篇
  1995年   2345篇
  1994年   1747篇
  1993年   1103篇
  1992年   912篇
  1991年   940篇
  1990年   696篇
  1989年   823篇
  1988年   237篇
  1987年   185篇
  1986年   178篇
  1985年   98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对医院制剂通鼻消涕颗粒对慢性鼻窦炎鼻黏膜功能是否有调控作用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收集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患者,采用单盲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通鼻消涕颗粒组)和对照组(克拉霉素片组)。分别给予口服通鼻消涕颗粒和克拉霉素片治疗4周,并对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的患者进行糖精试验、鼻部症状VAS评分与鼻内镜Lund Kennedy评分。并采用t检验统计分析。比较服药前、服药后的评分变化。结果 VAS评分提示:治疗组中,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的各个阶段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Lund Kennedy评分提示:治疗组在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但在治疗4周后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则在治疗后各个阶段无明显变化(P>0.05)。糖精试验提示2组在治疗后2周患者糖精清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在治疗4周后患者糖精清除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鼻消涕颗粒对慢性鼻窦炎的鼻黏膜形态与传输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可以促进鼻黏膜纤毛功能的恢复,并优于克拉霉素片组,且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在遂平县人民医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压、心率及体位舒适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压及心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位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甲状腺手术患者血压及心率的波动,并且利于提高患者体位舒适度,为手术顺利完成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3.
《中国医药科学》2019,(24):103-106
目的探讨并分析阴道镜下定位活检方案对于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进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11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387例阴道镜下定位活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将结果根据WHO女性生殖器肿瘤分类(2014)建议采用与细胞学分类相同的二级分类法(即LSIL和HSIL),将患者分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慢性宫颈炎共三组。对相应的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对病情进行分析确诊,并研究其相应的临床价值。结果经检查,慢性宫颈炎占44.19%,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占55.81%,其中LSIL 156例、HSIL 60例。醋酸白色上皮、点状血管、镶嵌等为患者阴道镜的异常图像表现。SIL病变级别与阴道镜图像的合并病变严重程度成正比,且出现阴道镜下2级病变的几率越大,HSIL组显著高于LSIL组,LSIL组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对于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具有重要的应用诊断价值,可作为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重要判断手段,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84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组选择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双侧切口双侧解剖钢板内固定组选择双侧切口双侧解剖钢板内固定。分析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失血、平均住院天数以及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和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僵硬发生率。结果双侧切口双侧解剖钢板内固定组视觉模拟评分和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失血、平均住院天数以及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僵硬发生率和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比较有优势,P<0.05。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双侧切口双侧解剖钢板内固定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5.
96.
97.
98.
目的:分析比较"F"形空心钉与传统倒三角3枚平行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38例,根据置入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A组18例,采用"F"形空心钉固定,男12例,女6例,年龄37~5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3 d。B组20例,采用传统倒三角3枚平行拉力螺钉固定,男12例,女8例,年龄35~5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3 d。比较两组患者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股骨颈短缩,空心螺钉退出情况,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为15~31个月。两组患者在骨折不愈合,股骨颈短缩,股骨头坏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螺钉退出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及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形与传统倒三角3枚平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中短期疗效相似,但"F"形空心钉退钉率较低。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单相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症状发生至股动脉穿刺时间为6~10 h的大脑中动脉M1段急性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与血管内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的61例大脑中动脉M1段急性闭塞致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症状发生至股动脉穿刺时间均为6~10 h。根据入院时单相CTA检查结果,采用区域软脑膜评分(regional leptomeningeal score,rLMC)将入选患者分为侧支循环不良组(21例)与侧支循环良好组(40例),以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为主要疗效指标,以90 d全因死亡率为主要安全性指标。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对影响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侧支循环良好组患者90 d mRS评分、90 d全因死亡率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侧支循环不良组(均P <0.05),90 d mRS 0~2分患者占比和入院时Alberta卒中操作早期急性卒中分级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评分均显著高于侧支循环不良组(均P <0.05)。两组患者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术后颅内高密度灶发生率和血管再通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年龄、高血压病史、入院时NIHSS评分、入院时ASPECTS、rLMC评分均为大脑中动脉M1段急性闭塞6~10 h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 <0.05)。r LMC为大脑中动脉M1段急性闭塞6~10 h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OR=1.352,95%CI:1.110~1.647,P=0.003)。结论对于发病至穿刺时间为6~10 h的大脑中动脉M1段急性闭塞的AIS患者,应用rLMC量表对单相CTA侧支循环结果进行判读能够预测血管内治疗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与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疗效及对应激反应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清创术+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清创术+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应激指标水平、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术后7 d,两组患者Tf水平均比术前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CER、Hp、CRP水平均比术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应激指标NE、Cor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两组患者P1NP、BGP、BALP的水平均高于术前,研究组较对照组高,两组患者β-CTX水平均低于术前,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对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行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疗效确切,可更有效减轻骨折创伤并促进骨折愈合,提高骨折愈合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