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133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29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352篇
  1篇
中国医学   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建立了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格列美脲的浓度.采用C18色谱柱,以格列齐特为内标,流动相为2 mmol/L乙酸铵溶液(含0.5%甲酸).甲醇(27:73),电喷雾离子化源,选择性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检测离子分别为m/z 491.2→m/z352.0(格列美脲)和m/z 324.1→m/z 127.2(格列齐特).结果格列美脲在1~4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对回收率大于99.1%,提取回收率大于95.7%,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10.1%.  相似文献   
92.
目的评价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45例,口服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治疗12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各项生化指标和胰岛功能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2周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由(8.8±1.0)%降低至(5.9±0.8)%,达标率为86.7%(39例);空腹血糖(FBG)由(9.6±1.4)mmol/l降低至(5.7±0.9)mmol/l,达标率为93.3%(42例);餐后2小时血糖(2hPG)由(14.3±2.8)mmol/l降低至(8.7±1.9)mmol/l,达标率为82.2%(37例)。治疗12周后,胰岛B细胞功能及空腹、餐后2小时C肽水平明显升高。结论两药合用能很快控制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提高达标率,亦可改善胰岛功能,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单药或二联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达格列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将服用格列奈类药物治疗者纳入对照组,将服用格列奈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药物治疗者纳入观察组,均41例。统计两组患者BMI、FPG、2hPPG、HbA1c水平、胰岛功能、血脂、肾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BMI、FPG、2hPPG、HbA1c水平,P>0.05,治疗后,两组BMI、FPG、2hPPG、HbA1c水平均下降,组间比较,观察组BMI、FPG、2hPPG、HbA1c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FINS、2hPINS、HOMA-β水平,P>0.05,治疗后,两组FINS、2hPINS、HOMA-β水平均下降,组间比较,观察组FINS、2hPINS、HOMA-β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TG、TC、Scr、BUN、ACR、eGFR水平,P>0.05,治疗后,两组TG、TC、Scr、BUN、ACR水平均下降,eGFR水平上升,组间比较,观察组TG、TC、Scr、BUN、ACR水平均较对照组高,eGFR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单药或二联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达格列净,效果理想,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4.
格列美脲片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国产格列美脲片剂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18名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国产与进口格列美脲4mg,采用柱前衍生化HPLC-紫外法测定其血药浓度.结果国产片与进口片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分别为3.44±0.92和2.97±0.88h,Cmax分别为296.1±108.4和331.8±103.3μg·L-1,t1/2ke分别8.03±3.01和7.73±2.79h,AUC0-t分别为2307.9±800.9和2302.8±794.8μg·h·L-1,AUC0-∞分别为2672.7±990.5和2589.1±752.5μg·h·L-1.国产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4%±19.7%.结论统计学结果显示,两种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95.
格列美脲片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格列美脲片 (Glimepiride)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对57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受试者治疗12周。结果 :治疗组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 ,餐后血糖及HbAlc水平均降低 ,胰岛素水平升高。空腹血糖降低 (2.49±1.61)mmol/L ,餐后2h血糖降低 (2.90±3.03)mmol/L ,HbAlc85.7%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12周中 ,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未见有临床意义的变化。研究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7% ,主要为低血糖反应和胃肠道症状 ,均为轻、中度。结论 :格列美脲片为一安全和有效的降糖药物。  相似文献   
96.
97.
98.
目的:评价国产格列美脲胶囊(glimepiride,GMD胶囊)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0例2型糖尿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20例,口服GMD治疗,对照组20例,口服进口格列美脲(Amaryl)剂量-28mg;Qd疗程8周,治疗前后测定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治疗8周后,试验组空腹血糖(FBG)下降3.14mmol/L(32.31%),HQ RG 2IH JF T  相似文献   
99.
格列吡嗪和格列美脲与其他降糖药物比较,具有高效、长效、用药量小、不良反应少的特点.我们对这二种药物进行了随机对比研究,以评价格列吡嗪和格列美脲对2型糖尿病降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比较和探讨甘精胰岛素与格列美脲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收治的9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甘精胰岛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等指标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个月后的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与格列美脲均为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理想药物,但甘精胰岛素的降糖效果更好,血糖达标时间较短,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