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96篇
  免费   345篇
  国内免费   452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53篇
妇产科学   56篇
基础医学   1219篇
口腔科学   226篇
临床医学   1566篇
内科学   701篇
皮肤病学   124篇
神经病学   179篇
特种医学   2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501篇
综合类   3332篇
预防医学   509篇
眼科学   273篇
药学   871篇
  9篇
中国医学   307篇
肿瘤学   488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225篇
  2014年   399篇
  2013年   397篇
  2012年   544篇
  2011年   584篇
  2010年   541篇
  2009年   473篇
  2008年   819篇
  2007年   586篇
  2006年   464篇
  2005年   746篇
  2004年   439篇
  2003年   433篇
  2002年   356篇
  2001年   303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171篇
  1997年   204篇
  1996年   203篇
  1995年   188篇
  1994年   242篇
  1993年   180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126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通过探讨大型不染色细胞的升高情况在乙型肝炎患者病程进展中的诊断价值,得出结论:LUC%(大型不染色细胞百分比)在健康人群和HBSAG阳性肝功能正常者人群中无差异,而在乙肝重病者人群中存在显著性差异,经统计发现乙肝重病者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和乙肝病毒携带者肝功能正常人群,而且LUC%的值会随肝病的恶化程度而增高.  相似文献   
99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作为病理诊断的一种常规技术手段,在病理科疑难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单一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降低了病理诊断和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必要时进行免役组织化学和组织化学双重染色可以帮助确诊.我们在实践中摸索了免疫组织化学和天狼猩红双重染色方法,染色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993.
目的通过检测P53、Bc1-2蛋白在胰腺癌及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芯片中P53、Bc1-2蛋白在88例胰腺导管腺癌和11例正常胰腺组织的表达情况。应用人工读片和激光扫描细胞仪两种方法检测分析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结果 P53和Bcl-2蛋白在正常胰腺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0和100%(11/11),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3.6%(56/88)和54.5%(48/88),两种蛋白在胰腺癌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中的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者表达与原发性胰腺导管腺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经Spearman秩相关检验,P53蛋白和Bc1-2蛋白相关系数为-0.2254,成负相关表达(P〈0.05)。Cox风险分析提示,P53蛋白、Bc1-2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生存时间明显缩短(P〈0.05),生存单因素分析胰腺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P53蛋白和Bc1-2蛋白表达有关(P〈0.05)。结论 P53、Bc1-2蛋白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P53、Bc1-2蛋白表达的联合检测有助于胰腺癌的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994.
刘焱  刘霖  吕晓梅 《河北医药》2012,34(11):1658-1659
目的 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浆膜腔积液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收集2009至2011年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临床科室送检浆膜腔积液转移性腺癌65例(胸水49例、腹水15例、心包积液1例)患者及活检证实肺腺癌45例,乳腺癌9例,卵巢癌4例,结肠癌4例,胃癌2例,胰腺癌1例的临床资料.制作细胞块切片对其进行HE染色和TTF-1免疫组化染色(SP法).结果 45例肺腺癌中有39例TTF-1阳性表达,敏感性(86.67%),20例肺外腺癌有1例TTF-1阳性表达,特异性为(95%).结论 应用细胞块免疫化学染色针对TTF-1在浆膜腔积液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排除甲状腺癌的可能性后,TTF-1阳性表达很大程度上提示腺癌原发于肺.  相似文献   
995.
万东  祝慧凤  罗勇  谢鹏 《中国药理学通报》2012,28(11):1515-1521
目的观察梓醇对局灶脑缺血大鼠梗死灶周围大脑皮质(peri-infarction cortex,PIC)锥体神经元树突生长及突触素p38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促脑卒中后神经修复作用及机制。方法 57只清洁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梓醇低、中、高剂量(分别为1、5、10 mg·kg-1)组和胞磷胆碱(0.5 g·kg-1)对照组。开颅电凝右侧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永久性脑缺血模型。于造模后24 h开始腹腔注射不同剂量梓醇或胞磷胆碱,每日1次,连续7d。术后1、4、7和15 d采用角落实验评估神经缺失功能恢复状况;术后1 d和15 d磁共振成像测量脑梗死体积;术后15 d,断头取脑,Golgi-Cox染色显示PIC区锥体神经元树突变化,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PIC区突触素p38蛋白表达。结果梓醇各剂量组和胞磷胆碱组术后7 d和15 d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术后1 d、15 d,各实验组脑梗死体积差异无显著性(P>0.05);梓醇中剂量组PIC区锥体神经元树突分支数和树突棘密度均比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和胞磷胆碱组明显增加(P<0.05);梓醇各剂量组PIC区突触素p38表达均比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和胞磷胆碱组明显上调(P<0.05)。结论梓醇可增强局灶脑缺血大鼠PIC区锥体神经元树突可塑性,上调突触素p38表达,促进神经缺失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使用革兰染色、真菌培养两种方法检测的有效率,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0 年8月至2011 年8 月收治的260 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患者阴道分泌物分为两组,一份采用革兰染色方法检验、一份采用真菌培养方法检验,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检测阳性率,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60 例患者采用革兰染色方法检验,其中阳性者167 例(64.23%);真菌培养阳性者184 例(70.77%),真菌培养的阳性率高于革兰染色,P < 0.05.结论 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患者给予革兰染色、真菌培养均有较高的检出率,但真菌培养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997.
刘洁  张午艳  孙俊红  徐路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43(11):868-869,886,887
目的研究电击死大鼠的心脏在HE染色和Alcian blue-核固红染色下的形态学变化,为电击死和电损伤的鉴定提供一定依据。方法自行设计电击系统一套,雄性Wistar大鼠12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电击死组,每组各6只。电击死后取大鼠心脏中性甲醛固定,制成切片后分别进行HE染色和Alcian blue-核固红染色。结果与正常组大鼠心肌染色相比,电击死组光镜下HE染色仅可见心肌纤维明显断裂,间质水肿、出血,而Alcian blue-核固红染色法可见心房和房间隔的特定区域组织蓝染。结论电击前后心脏HE染色与Alcian blue染色差异对电流损伤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8.
陈恩斌 《中国热带医学》2012,(4):430-431,F0003
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为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内脏真菌病。肺隐球菌病如其名,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其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临床诊断比较困难,常常难以及时做出诊断,易漏诊或误诊为肺癌、肺结核、肺吸虫等其它肺部疾病,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了解基层疟原虫镜检人员的镜检技术、血片制作和染色水平,提高镜检质量,为海南省2018年前实现消除疟疾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8~2010年对琼海市、琼中县等16个市县"三热"病人血片抽样复检。结果复检血片21 817张,复检符合率为99.3%;其中阴性血片和阳性血片复检符合率分别为99.99%、93.14%;血片制作和染色优中等级血片分别占92.33%和88.89%。结论镜检符合率都达到了较高水平,但漏检、假阳性、虫种错检及染色效果不佳的问题仍然存在。因此,有针对性的加强基层镜检人员的培训,提高其镜检技术、血片制作和染色水平,以及镜检人员的责任心,是目前疟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一种经HE染色后的细胞学涂片行免疫组化染色更为简便可行的方法.方法 经HE染色后 的细胞学涂片,经二甲苯脱胶、梯度乙醇水化后,无需褪色和抗原修复处理,直接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用此方法细胞学涂片中阳性细胞免疫组化结果表达清晰,定位准确.结论 HE染色后细胞学涂片直接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清晰,方法简便易行,很值得在组织学与病理学、免疫组化研究与临床诊断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