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277篇
  免费   2753篇
  国内免费   1409篇
耳鼻咽喉   617篇
儿科学   264篇
妇产科学   483篇
基础医学   1925篇
口腔科学   1364篇
临床医学   14436篇
内科学   3207篇
皮肤病学   512篇
神经病学   816篇
特种医学   24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6篇
外科学   11950篇
综合类   36548篇
预防医学   6095篇
眼科学   947篇
药学   16452篇
  251篇
中国医学   5079篇
肿瘤学   1989篇
  2024年   396篇
  2023年   1429篇
  2022年   1260篇
  2021年   1862篇
  2020年   1960篇
  2019年   2003篇
  2018年   913篇
  2017年   2018篇
  2016年   2159篇
  2015年   2636篇
  2014年   4909篇
  2013年   4795篇
  2012年   5967篇
  2011年   6412篇
  2010年   6060篇
  2009年   5950篇
  2008年   6948篇
  2007年   6248篇
  2006年   5654篇
  2005年   6011篇
  2004年   4999篇
  2003年   4808篇
  2002年   3872篇
  2001年   3252篇
  2000年   2462篇
  1999年   1924篇
  1998年   1636篇
  1997年   1445篇
  1996年   1184篇
  1995年   1049篇
  1994年   859篇
  1993年   544篇
  1992年   410篇
  1991年   374篇
  1990年   310篇
  1989年   422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92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 毫秒
71.
1846年10月16日,美国牙科医生Morton首次给病人实施乙醚麻醉,开创了全身麻醉的新纪元(图)。在纪念吸入麻醉160周年之际,我们一方面怀念老一代麻醉学家的艰苦创业,另一方面也立志为未来麻醉学的发展作出贡献。如今麻醉已跨入新时代,麻醉学已由临床麻醉发展成为危重医学和疼痛治疗等综合性的学科,建立起老中青结合,庞大的临床、教学和科研队伍,并提出了构建“无痛医院”的奋斗目标。现就当前全麻的热点问题进行回顾与探讨。  相似文献   
72.
持续骶管阻滞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手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尿道下裂手术多见于小儿,最小者仅为1岁,且手术难度大、要求高、时间长,故此类手术对麻醉的方法、实施和管理要求也很高,是手术成败的重要组成部分[1]。若选用全身麻醉,则具有药物用量大、副作用多、苏醒延长、管理困难等缺点,且不便行术后镇痛[2]。作者采用骶管阻滞复合浅全身  相似文献   
73.
患者男,54岁,肛周肿痛12d,加重伴发热、肛门坠胀、排便困难3d入院。查体:T:39.20℃,P110次/min,截石位肛周红肿明显,以右侧为甚,触痛,肤温较高,无明显波动感,肛口稍变形,向左侧偏移,指检见有大量脓性分泌物自肛内流出,扪及610点位直肠内巨大包块,触痛明显,有波动感,加压时见有脓液溢出,肛门括约功能差。急查血常规:WBCl8.6X109/L,NEUT0.892。诊断为:肛周脓肿。当日在腰俞穴麻醉下行一期切开引流术,术中消毒肛内时见大量金黄色脓液流出,9点位肛周5cm处切口,可见大量脓液,右食指探入深约8cm处直肠右壁一溃口,左食指自切口探入与肛内相通,…  相似文献   
74.
黎笔熙  陈利民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1):2302-2304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Remi)及丙泊酚静脉靶控输注(TCI)用于控制性降压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鼻内窥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R组)和对照组(S组),每组20例。两组均以丙泊酚维持麻醉,R组微泵输注瑞芬太尼用于麻醉和降压,S组微泵输注芬太尼维持麻醉,硝普钠控制性降压。观察并记录降压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监测动脉血气和乳酸值。结果:两组均达到了预期的降压目标。s组患者降至目标血压时间较R组短,降压开始后心率逐渐增快,与术前相比差异存在显著性,术毕仍快于术前心率,血乳酸浓度和剩余碱绝对值均较降压前增高;S组患者降压30min和术毕心率均较R组显著增快,术毕血压明显高于R组,并有部分病例出现反跳性血压增高;R组术中和术毕血乳酸含量和BE绝对值均较S组低。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TCI控制性降压麻醉可控性强,复压后无高血压反跳,能有效控制鼻内镜手术的出血情况。  相似文献   
75.
韩俊庆  李冠贞 《山东医药》2003,43(33):55-56
近几年来 ,放疗新技术使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 C)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同时为 NSCL C放疗效果的进一步提高展示了广阔的前景。1 非常规分割放疗1.1 超分割放疗 (HFRT) 复旦大学在 2 0世纪 90年代做了HFRT随机对照的临床 期试验 ,方法为每天 2次 ,每次1.2 Gy,总剂量 6 9.6 Gy,共治疗 10 5例。 ~ a期和 b期的2年生存率分别为 32 %和 7%。而对照的常规分割放疗 (CF)6 0 Gy组的 2年生存率 I~ a期为 12 %、 b期为 7%。上述结果再次证实 HFRT仅对“有利型”患者 (健康指数 KPS>70 ,体重减轻 <5 % )有益 ,然而…  相似文献   
76.
20世纪是肛肠外科迅速发展的时期,对于其早期经典学说或具有争议的问题,近年来都有了新的认识和解释。即使对一些很常见疾患的认识,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长期盛行的痔静脉曲张学说,已被否定;常见的慢性便秘症状,用肛肠动力学解释, 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公认。尤其是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因其可明显降低直肠癌局部复发率,提高  相似文献   
77.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胶质瘤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胶质瘤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胶质瘤术后患者进行CT灌注成像,测量术后复发残余病灶、术后未复发病变区、残腔病灶及脑组织正常区域的CT灌注参数值[包括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脑血管表面通透性(PS),以及其各相对参数值(rCBF、rCBV、rPS)],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复发残余组10例,CBF值、CBV值及PS值均升高,rCBF值为1.99±0.72,rCBV值为2.57±0.79,rPS值为10.79±5.85。未复发组11例,CBF值及CBV值均降低,rCBF为0.36±0.99,rCBV为0.76±0.41。8例PS值接近正常值,3例术后早期CT灌注检查PS值较明显升高,8~10个月再次复查PS值接近正常。术后残腔2例,CBF值略降低,CBV值略升高,PS值较明显升高。胶质瘤术后复发残余组与术后未复发组比较,二者的CT灌注参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脑组织区域比较,二者的CT灌注参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后残腔组比较,CB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V值及P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复发组与脑组织正常区域比较,CB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B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复发病例组与术后残腔组比较,CB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V值及PS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T灌注成像能准确地反映脑肿瘤术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在确定肿瘤术后是复发残余还是未复发上有重要价值;PS值大小能较准确反映血脑屏障的破坏程度,但在鉴别肿瘤术后为复发残余还是残腔上无特异性。  相似文献   
78.
阿托品局部治疗宫颈水肿。在分娩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观察用阿托品治疗宫颈痉挛,同样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使部分边缘性难产转为顺产。  相似文献   
79.
临床麻醉与监护信息系统的功能特点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医院信息系统(HIS)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逐步覆盖了医院的人、财、物以及医疗等主要业务部门,成为医院提高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有效工具。但是,麻醉医生记录和管理临床麻醉和监护信息一直延用“手记笔描”的方法,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容易出现疏漏。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麻醉学科的发展。围术期医学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临床麻醉信息系统(clinic anaesthesia information system,CAIS)。我们于2001年参加了总后卫生部“军卫一号”工程扩展研究中手术麻醉与监护系统的研制,目前该系统已在多家医院应用,在此我们对该系统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80.
系统饮食干预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仕善 《医学文选》2006,25(3):464-465
近年随着剖宫产术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而由于手术麻醉等因素而需术前及术后的禁食,同时由于产妇知识缺乏等导致饮食不当,影响泌乳量及时间、纯母乳喂养率、产后恢复等问题,为了使剖宫产术后产妇能够顺利康复、新生儿能健康的成长,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饮食护理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