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源性ghrelin在大鼠SAP肾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n=24)、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组(SAP组,n=24)和ghrelin干预组(G组,n=24)。 SAP组、G组均用3.5%牛磺胆酸钠(1ml/kg)按胰胆管逆行注射法制成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G组在制模前30min和制模后3h腹腔内注射ghrelin(10nmol/kg),SO组、SAP组于相同时间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实验组大鼠于制模后6h、12h和24h分批取材。光学显微镜下对胰腺和肾脏组织进行病理学评分,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淀粉酶,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6、TNF-α、肌酐。结果①SAP组6h、12h、24h血清淀粉酶、肌酐、TNF-α、IL-6,胰腺及肾脏病理评分均较同时间点SO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G组6h、12h、24h血清淀粉酶、肌酐、TNF-α、IL-6,胰腺及肾脏病理评分均较同时间点SAP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较同时间点SO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ghrelin通过降低TNF-α、IL-6的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来减轻SAP的严重程度,同时保护肾脏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2.
动态MRI联合排粪造影在出口梗阻型便秘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盆底动态MRI联合排粪造影技术研究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盆底功能失调情况,评价其对诊断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敏感性、可行性.方法 选取2007年7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109例临床表现有排便频率改变和排便困难、盆部坠胀痛等的盆底功能失调的女性患者.对患者进行盆底MRI和排粪造影检查,评价盆底解剖结构.结果 盆底动态MRI共诊断膀胱膨出54例(49.6%)、直肠子宫陷窝疝11例(10.1%),会阴脱垂29例(26.6%)、直肠前膨出71例(65.2%),外括约肌萎缩19例(18.2%)、耻骨直肠肌痉挛综合征32例(29.4%).排粪造影检查结果发现直肠前膨出和耻骨直肠肌痉挛综合征的诊断符合率为100%.但排粪造影检出骶直分离征33例(30.3%)、直肠黏膜脱垂和(或)套叠41例(37.7%),盆底动态MRI未能显示直肠黏膜的脱垂和套叠.结论 盆底动态MRI能够较全面的评价盆底功能性疾病,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其不足可通过排粪造影来弥补.  相似文献   
3.
小麦纤维素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麦纤维素用于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全国8家临床协作医院选择24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口服小麦纤维素治疗2周,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的方法,观察服药前后便秘症状及大便性状情况,并进行量化评分比较。结果全组病例均获随访,服药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治疗14d时,排便不尽感和肛门阻塞感改善情况与治疗前相比,P〈0.05;排便困难、粪便形状和排便频次改善情况与治疗前相比,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口服小麦纤维素7d时总有效率为82.1%;14d时,总有效率为90.7%。医生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率为83.8%,不满意率为2.9%;患者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率为83.3%,不满意率为3.8%;患者比较满意率为最高(53.3%)。结论小麦纤维素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4.
进一步提高慢性便秘的诊治水平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慢性便秘是由不同病理过程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常见症状,因为他很少导致住院治疗或死亡,因而他对健康的危害常被忽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便秘患者越来越多,对其的诊治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自1980年我国开展结、直肠及盆底动力学的检测以来,对慢性便秘的诊治有了较大的进步,并对一些导致慢性便秘的疾病采用了外科手术治疗。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曾组织有关专家于1990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便秘诊治标准”研讨会,制定了“便秘诊治暂行标准”,至今已逾10年,对便秘的研究有了不少进展,为此最近,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  相似文献   
5.
藏毛窦(pilonidal sinus)是一种少见的皮肤上含有毛发的窦道,这类窦道最常见于肛门后尾骨处背侧,称为尾部藏毛窦(coccygeal pilonidal sinus)。本院自2003~2006年共收治尾部藏毛窦37例。本文结合该37例病人,对尾部藏毛窦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进行探讨,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便秘诊治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便秘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症状,不是一种病,是多种疾病的一种症状,病人一般存在排便次数减少(每周〈3次)、排便困难、粪便呈干硬球状,或有排便不尽感,甚至需用手法辅助排便等,上述症状若同时存在两种以上时,可诊断为症状性便秘。在美国便秘的发生率为2%,英国为10%,日本为4%,我国天津为4.4%,女性发病概率是男性的3倍。很多便秘患者可经改善饮食及药物治疗治愈或改善症状,但有部分患者为“慢性”、“难治性”或“顽固性”便秘,指经一般药物及非手术治疗很难奏效,常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肛瘘瘘道截断内口切开、外括约肌挂线、外括约肌以外脓腔或瘘道截断挂引流线手术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2 0 0 3年 8月至 2 0 0 3年 12月用瘘道截断内口切开、外括约肌挂线、外括约肌以外脓腔或瘘道挂引流线方法治疗肛瘘病人 2 3例。外括约肌外侧截断瘘道 ,脓腔或瘘道过长或弯曲时可多次截断多段挂引流线引流。其中挂一根引流线 14例 ,挂二根引流线6例 ,挂三、四根引流线各 1例。对照组为同期外括约肌挂线、括约肌外瘘道切开手术治疗病人 2 2例。结果 门诊复查及问卷调查加电话随访 4 5例。治疗组愈合后瘢痕较小 ,肛门形态较好 ,无复发。对照组愈合后瘢痕较大 ,1例 (结核性脓肿 )复发。平均痊愈时间、总体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分别为 0 .0 2 7、0 .0 2 4 )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两组疼痛、外括约肌挂线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两组均无肛门失禁。结论 本组手术 ,保障肛门功能、减少了手术创伤 ,避免了肛门周围的一些组织结构的损伤 ,避免单纯切开引流造成的较大的肛门瘢痕及肛管移位、变形 ,有效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8.
硝酸甘油软膏治疗肛裂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硝酸甘油软膏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从7个临床中心入组240例慢性肛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硝酸甘油软膏,120例)和对照组(凡士林软膏,120例),疗程为8周。比较两组肛裂愈合率、肛裂疼痛强度VAS评分、肛管静息压的变化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结果共有221例(92.1%)完成了试验,其中试验组114例,对照组107例。治疗终点(56d),试验组和对照组肛裂愈合率分别为78.9%(90/114)和29.0%(31/107),排粪后肛裂疼痛VAS评分下降率分别为(94.8±15.7)%和(61.2±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2例和6例患者接受了肛门直肠测压,首次用药前后肛管静息压下降值试验组为(20.2±18.5)mmHg,对照组为(7.1±14.7)mmHg,但两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152)。试验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2.1%(48/114)比913%(10/107),P〈0.05],但不良反应事件主要为轻度的头痛、头胀,可自行缓解。结论硝酸甘油软膏可有效缓解肛裂疼痛,促进肛裂愈合,且使用安全、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9.
两院1970~1990年间手术治疗有外科并发症的 Meckel 氏憩室37例,其中憩室炎性溃疡大出血11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3例,除1例36岁男性外,其他均为2—14岁婴幼儿。1例患儿在术前4个月曾做肠套叠复位术,今以肠套叠复发再次入院。既往有复发性便血6例,因大量便  相似文献   
10.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便秘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于2007年4月讨论制订了《我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草案)》,对客观诊断便秘、合理治疗便秘、提高和改善便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指导意义。但在该草案中,对于外科诊治便秘方面的内容涉及不多。因此,制订一个既符合我国现状、又具有可操作性的便秘外科诊治指南很有必要。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参考《我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草案)》,在复习“罗马Ⅲ”有关便秘的诊断标准和国际便秘诊治流程的基础上,讨论制定了便秘的外科诊治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