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80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105篇
耳鼻咽喉   30篇
儿科学   47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166篇
口腔科学   140篇
临床医学   1574篇
内科学   350篇
皮肤病学   77篇
神经病学   205篇
特种医学   8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028篇
综合类   2767篇
预防医学   530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972篇
  8篇
中国医学   479篇
肿瘤学   156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423篇
  2013年   413篇
  2012年   492篇
  2011年   591篇
  2010年   508篇
  2009年   518篇
  2008年   600篇
  2007年   568篇
  2006年   570篇
  2005年   678篇
  2004年   680篇
  2003年   370篇
  2002年   306篇
  2001年   248篇
  2000年   221篇
  1999年   222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严重胸外伤伴多发伤345例早期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胸外伤是临床常见的急诊、在我国每年因创伤等意外死亡人数已上升至第一位,胸部创伤仅次于颅脑损伤,居第二位。1990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科收治胸外伤1109例.其中严重胸外伤合并多发伤345例、应用心脏-呼吸-腹部-脊柱-头颅-骨盆-肢体-动脉-神经(CRASHPLAN)顺序检查和通气.输注.搏动.控制出血(VTPC)方法进行诊治,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患者男,46岁,工人。因腹胀、消瘦5个月,呕吐3个月,发热3d入院。腹水检查见多量单核细胞,腹水结核菌素(PPD)-IgG( ),拟“结核性腹膜炎”予正规抗结核治疗2个月,效果欠佳。3个月前曾到当地医院诊治,腹部CT发现大量腹水,盆腔多个囊状肿物,考虑腹腔肿瘤(囊腺性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单臂外固定架在严重多发创伤患者骨折早期固定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月,按伤害控制骨科学(DCO)原则治疗伴有主要骨折的多发创伤患者34例,ISS评分平均29.4分,GCS评分平均12.5分;单发骨折24例,多发骨折10例,其中股骨骨折17处,胫腓骨14处,肱骨7处,前臂6处,复杂骨盆骨折3处。人院后均予以快速复苏,按照伤害控制性手术方案实施单臂外固定架临时固定骨折,完成复苏后行确定性的骨折内固定。结果开放性骨折平均每处骨折清创、外固定手术时间65min(30~140min),出血量185mL(70~250mL);闭合性骨折平均每处手术时间45.8min(31~65min),出血量30mL(10~50mL)。平均间隔14.2d(5~45d)更换内固定,确定性骨折固定每处平均手术时间142min(60。171min),出血量420mL(200~490mL)。2例复苏期间死亡,1例针道感染,1例深部感染。余32例出院后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8~32个月),骨折均获得愈合。未出现急性呼吸功能障碍、脂肪栓塞、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单臂外固定架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早期骨折固定的方法,正确运用可以控制手术规模和减少手术时间,为确定性手术创造了必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25.
多发伤合并骨折、脱位,病情严重、复杂,若处理失误,轻则造成病人不同程度的功能丧失,重则危及生命。现对1998年8月至2005年5月收治28例多发伤中的骨折脱位诊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的处理原则及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来收治的76例严重多发伤病人的救治情况。结果76例病人都得到了及时救治,先后都实施了不同类型的手术治疗。死亡7例,术后并发症7例。结论严重多发伤在基层医院经常遇到,重视院前救护,规范入院后的处理程序,强调术中的治疗原则及治疗过程的注意点,对提高救治成功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7.
随着交通运输及建筑业的发展,创伤日趋增多,且严重而复杂的多发性骨折发生率大幅度上升,我们对四肢多发骨折156例患者进行分析,提出早期全面诊断和早期骨折内固定的治疗观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8.
脊柱复合性损伤的救治风险与早期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估脊柱复合性损伤的特点和救治风险,探讨风险控制与最佳治疗的方法。方法采用AIS、ISS、TRISS及APACHEⅡ等评分方法对273例脊柱复合性损伤患者进行定量评价与救治分类,并依据伤后的损伤分级、参数评定及计量评分等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和统计处理。结果颈椎合并伤115例,胸椎合并伤141例,胸腰椎合并伤294例,腰骶椎合并伤181例;患者的救治风险和脊椎伤的治疗选择或手术时机与其合并伤的解剖伤势及由此所构成的整体伤情密切相关(P<0.01或<0.05);高风险性伤员往往综合伤势严重,生存概率(Ps)趋低,并发症和死亡率高(P<0.01或<0.05)。结论脊柱脊髓损伤常合并有严重的多发伤,高危伤情不仅可增加其救治风险和脊柱伤的处理难度,且还易于丧失手术最佳时机。分类救治对伤员的风险控制和脊柱伤的专科治疗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观察应用脑脉泰治疗多发梗死性痴呆后对改良简易心理状况检查(MMSE)及修订的Barthel指数评分(MBI)的变化。方法将60例多发梗死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12周分别进行MMSE及MBI评分对比。结果2组治疗后MBI评分比治疗前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周后MMS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脑脉泰治疗多发梗死性痴呆可显著提高MMSE评分,疗效可靠,作用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